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影响(附件)
摘 要在传统中医药领域,中药炮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临床使用之前,大部分中药都需要进行炮制。女贞子是一种很常见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实验主要是探讨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其中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作为实验研究的指标成分。结合古今关于女贞子炮制方法的相关文献,本实验选用女贞子的生品、清蒸品、酒蒸品和酒炖品,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各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测得女贞子生品中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1.08 %,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0.256 %;清蒸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5 %和0.254 %;酒蒸品1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6 %和0.232 %;酒蒸品2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 %和0.229 %;酒蒸品3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3 %和0.251 %;酒炖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平均含量分别为0.95 %和0.226 %。综合比较以上各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可看出女贞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与女贞子生品比较,均稍低于生品的含量,但差异不明显,因而不同的炮制工艺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影响不显著。
目 录
1 绪论
1.1 女贞子概述 1
1.2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1
1.3.1 女贞子的药用价值 3
1.3.2 女贞子的食用价值 3
1.4 女贞子的药理作用 4
1.4.1 保肝作用 4
1.4.2 免疫调节作用 4
1.4.3 抗肿瘤作用 4
1.4.4 抗炎、抗菌作用 5
1.4.5 抗衰老作用 5
1.5 女贞子的炮制 5
1.5.1 古代炮制方法 5
1.5.2 现代炮制方法 6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7
2.2 主要仪器 7
2.3 样品的制备 7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
2.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2.6 色谱条件分析 8
2.7 方法学考察 8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1 线性关系考察 8
2.7.2 精密度试验 9
2.7.3 稳定性试验 9
2.7.4 重复性试验 9
2.7.5 加样回收率试验 9
2.7.6 样品含量测定 9
3 结果与分析
3.1 线性关系考察 11
3.2 精密度试验 11
3.3 稳定性试验 12
3.4 重复性试验 12
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12
3.6 样品含量测定 12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女贞子概述
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为木樨科常绿乔木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1]。在《本经》中其被称之为汝贞实,《分类草药性》中被称之为爆格蚤,《中药形状、经验、鉴别方法》中称之为白蜡树子,《济急仙方》中又被称之为冬青子,《广西中药志》中称之为鼠樟子[2]。从性状鉴定方面来看,女贞子呈卵形、肾形或椭圆形,长6 ~ 8.5 mm,直径3.5 ~ 5.5 mm。女贞子在未成熟时,表皮皱缩不平,颜色蓝色偏黑,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女贞子的果期为7月到下一年的5月,而5月到7月是女贞子的花期。女贞子体轻,最外层的果皮非常薄,中果皮相对较为松软,因而种皮间易剥离,内果皮则呈木质,颜色棕色偏黄,且具有纵棱,通常情况下女贞子只有1粒种子,呈油性。无臭味,味甘、微苦涩[36]。
女贞子是一种滋阴补阳的上等中药,在《本草蒙筌》里介绍到食用女贞子能让头发变得黑亮,也能牢固发根。在《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服用女贞子可以增强体魄、延长寿命,而且如果坚持服用,还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女贞子对人体几乎无毒副作用,这在诸多的中药中也是难能可贵的[7]。
女贞子的分布极为广泛,原主要种植于华夏南方各地和长江流域、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天气相对温和的地方也有,国外的话在朝鲜、印度也有分布。现在在中国的分布较广,野生的和家种的都有。大多都种植在院子里或者是在马路旁边,也是校园等公共场所里最常见的用于绿化的树种[8]。
由于女贞子的来源比较广泛、而且价格也比较低廉,所以用来开发的余地很大,近几年来对女贞子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器重,因此女贞子的综合利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有很多,现如今的文献表明,女贞子主要含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乙酰熊果酸是女贞子中的三萜类脂溶性成分,特女贞苷、女贞苷、10羟基女贞苷、红景天苷、异女贞苷、新女贞子苷是女贞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水溶性成分,槲皮素、芸香苷、芹菜素等是黄酮类成分。女贞子中还含有苯乙醇苷类、挥发油、磷脂、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9]。
在女贞子的化学成分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这两种成分互为同分异构体[10],齐墩果酸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接着就是乙酰齐墩果酸和熊果酸[11],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重是最大的,它们都是女贞子的主要萜类成分,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长远的研究意义。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又叫做庆四素,它是一种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毒性较低,常以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或者是以游离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例如在女贞子、白花蛇舌草、丁香、枇杷叶、夏枯草等植物中[12]。齐墩果酸能抵御病毒,保护肝脏,改善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在上世纪70年代时,齐墩果酸初度被用于医治肝炎,随后研究者们也不断地发觉了它新的药理作用,并且经过深入探讨研究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女贞子不仅能减少抗结核药物对肝的损伤,还能恢复因得了恶性肿瘤而进行化疗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都表明了对齐墩果酸的研究很有前景。
熊果酸(Ursolic Acid)又被叫做乌索酸、乌苏酸,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大多植物里都有它的存在,比如女贞子、山楂、夏枯草等[13]。它作为一种新式的抗癌药物,还具有极高的灭毒效率。它能起到镇静,消炎,抗癌,灭菌,抗糖尿病和各种溃疡等作用,还可以抵抗血管的生成,同时还可以诱导F9 畸胎癌细胞分化。熊果酸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明显的安定及降温的功效,还含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此它不仅在医药行业应用广泛,在药妆领域也极为常见[14]。
很多研究者都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指标,进行了各种女贞子的质量及工艺的研究。戚志华[15]等用HPLC法对生产地和生长时期都不同的女贞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是2.04 % ~ 3.18 %,熊果酸的含量范围是0.66 % ~ 1.22 %。李涛[16]等对10批不同产地女贞子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其中齐墩果酸含量均在0.7 %以上,熊果酸含量均在0.1 %以上。应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时,样品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是6.39 ~ 13.40 mg/g,熊果酸的含量范围是1.68 ~ 3.77 mg/g,表明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较相近。罗朵生[17]等运用HPLC法和TLC法来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HPLC法测得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7.065 ~ 7.185 mg/g,而TLC法测得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10.153 ~ 11.317 mg/g,表明HPLC法比TLC法更适用于进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宋磊[18]等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54.96 ~ 268.67 μg/g,熊果酸的含量范围为12.06 ~ 129.88 μg/g。
目 录
1 绪论
1.1 女贞子概述 1
1.2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1
1.3.1 女贞子的药用价值 3
1.3.2 女贞子的食用价值 3
1.4 女贞子的药理作用 4
1.4.1 保肝作用 4
1.4.2 免疫调节作用 4
1.4.3 抗肿瘤作用 4
1.4.4 抗炎、抗菌作用 5
1.4.5 抗衰老作用 5
1.5 女贞子的炮制 5
1.5.1 古代炮制方法 5
1.5.2 现代炮制方法 6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7
2.2 主要仪器 7
2.3 样品的制备 7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
2.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2.6 色谱条件分析 8
2.7 方法学考察 8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1 线性关系考察 8
2.7.2 精密度试验 9
2.7.3 稳定性试验 9
2.7.4 重复性试验 9
2.7.5 加样回收率试验 9
2.7.6 样品含量测定 9
3 结果与分析
3.1 线性关系考察 11
3.2 精密度试验 11
3.3 稳定性试验 12
3.4 重复性试验 12
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12
3.6 样品含量测定 12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女贞子概述
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为木樨科常绿乔木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1]。在《本经》中其被称之为汝贞实,《分类草药性》中被称之为爆格蚤,《中药形状、经验、鉴别方法》中称之为白蜡树子,《济急仙方》中又被称之为冬青子,《广西中药志》中称之为鼠樟子[2]。从性状鉴定方面来看,女贞子呈卵形、肾形或椭圆形,长6 ~ 8.5 mm,直径3.5 ~ 5.5 mm。女贞子在未成熟时,表皮皱缩不平,颜色蓝色偏黑,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女贞子的果期为7月到下一年的5月,而5月到7月是女贞子的花期。女贞子体轻,最外层的果皮非常薄,中果皮相对较为松软,因而种皮间易剥离,内果皮则呈木质,颜色棕色偏黄,且具有纵棱,通常情况下女贞子只有1粒种子,呈油性。无臭味,味甘、微苦涩[36]。
女贞子是一种滋阴补阳的上等中药,在《本草蒙筌》里介绍到食用女贞子能让头发变得黑亮,也能牢固发根。在《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服用女贞子可以增强体魄、延长寿命,而且如果坚持服用,还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女贞子对人体几乎无毒副作用,这在诸多的中药中也是难能可贵的[7]。
女贞子的分布极为广泛,原主要种植于华夏南方各地和长江流域、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天气相对温和的地方也有,国外的话在朝鲜、印度也有分布。现在在中国的分布较广,野生的和家种的都有。大多都种植在院子里或者是在马路旁边,也是校园等公共场所里最常见的用于绿化的树种[8]。
由于女贞子的来源比较广泛、而且价格也比较低廉,所以用来开发的余地很大,近几年来对女贞子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器重,因此女贞子的综合利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有很多,现如今的文献表明,女贞子主要含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乙酰熊果酸是女贞子中的三萜类脂溶性成分,特女贞苷、女贞苷、10羟基女贞苷、红景天苷、异女贞苷、新女贞子苷是女贞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水溶性成分,槲皮素、芸香苷、芹菜素等是黄酮类成分。女贞子中还含有苯乙醇苷类、挥发油、磷脂、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9]。
在女贞子的化学成分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这两种成分互为同分异构体[10],齐墩果酸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接着就是乙酰齐墩果酸和熊果酸[11],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重是最大的,它们都是女贞子的主要萜类成分,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长远的研究意义。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又叫做庆四素,它是一种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毒性较低,常以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或者是以游离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例如在女贞子、白花蛇舌草、丁香、枇杷叶、夏枯草等植物中[12]。齐墩果酸能抵御病毒,保护肝脏,改善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在上世纪70年代时,齐墩果酸初度被用于医治肝炎,随后研究者们也不断地发觉了它新的药理作用,并且经过深入探讨研究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女贞子不仅能减少抗结核药物对肝的损伤,还能恢复因得了恶性肿瘤而进行化疗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都表明了对齐墩果酸的研究很有前景。
熊果酸(Ursolic Acid)又被叫做乌索酸、乌苏酸,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大多植物里都有它的存在,比如女贞子、山楂、夏枯草等[13]。它作为一种新式的抗癌药物,还具有极高的灭毒效率。它能起到镇静,消炎,抗癌,灭菌,抗糖尿病和各种溃疡等作用,还可以抵抗血管的生成,同时还可以诱导F9 畸胎癌细胞分化。熊果酸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明显的安定及降温的功效,还含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此它不仅在医药行业应用广泛,在药妆领域也极为常见[14]。
很多研究者都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指标,进行了各种女贞子的质量及工艺的研究。戚志华[15]等用HPLC法对生产地和生长时期都不同的女贞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是2.04 % ~ 3.18 %,熊果酸的含量范围是0.66 % ~ 1.22 %。李涛[16]等对10批不同产地女贞子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其中齐墩果酸含量均在0.7 %以上,熊果酸含量均在0.1 %以上。应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时,样品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是6.39 ~ 13.40 mg/g,熊果酸的含量范围是1.68 ~ 3.77 mg/g,表明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较相近。罗朵生[17]等运用HPLC法和TLC法来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HPLC法测得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7.065 ~ 7.185 mg/g,而TLC法测得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10.153 ~ 11.317 mg/g,表明HPLC法比TLC法更适用于进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宋磊[18]等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范围为54.96 ~ 268.67 μg/g,熊果酸的含量范围为12.06 ~ 129.88 μg/g。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