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附件)

摘 要延胡索是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能,本论文通过观察灌药(即分别灌生延胡索提取液、醋延胡索提取液、阿司匹林溶液和生理盐水)后的小鼠在55±0.5℃热板仪舔后腿或趾的时间和注射冰醋酸后5~15min之内出现扭体的次数,来观察延胡索不同炮制品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炮制过后的延胡索对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小鼠醋酸致痛引起的扭体次数有降低作用。其中醋延胡索对小鼠的痛阈值有明显的提高,扭体次数有明显的降低,故镇痛作用最强。故延胡索炮制过后醋延胡索的镇痛作用强于生延胡索。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 延胡索的概述 1
1.3延胡索的现代研究 2
1.3.1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 2
1.3.2 延胡索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3
1.3.3 延胡索的现代药理作用 3
1.3.4延胡索的临床应用 5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6
2.1.1实验药物 6
2.1.2实验动物 6
2.1.2试剂 6
2.1.3仪器 6
2.1.4炮制品制备 6
2.1.5实验样品制备 6
2.2 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实验方法 7
2.2.1热板法 7
2.2.2醋酸扭体法 7
2.3 延胡索醋制前后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引起痛感的影响 7
2.3.1 延胡索醋制前后对热板法引起痛感的影响 7
2.3.2延胡索醋制前后对醋酸扭体法引起痛感的影响 8
2.4 延胡索醋制前后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引起痛感反应的结果 8
3 讨论
3.1 对热板法引起痛感反应的结果分析 9
3.2 对醋酸扭体法引起痛感反应的结果分析 9
3.3 模型的建立 9
3.4 不同模型的镇痛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
3.5 延胡索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乙素影响 10
4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5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 对热板法引起痛感反应的结果分析 9
3.2 对醋酸扭体法引起痛感反应的结果分析 9
3.3 模型的建立 9
3.4 不同模型的镇痛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
3.5 延胡索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乙素影响 10
4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临床各科,常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之中。据调查显示,超半数以上的病人到医院就诊是因为某种疼痛,世界上超过1/3的人口患有持续性或周期性疼痛[1]。疼痛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具有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因而探讨致疼痛的机理,寻求显著有效防治疼痛的途径和方法是当前医学、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阿片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现代医学治疗疼痛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疗效高、起效快的同时,长期用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毒副反应。这就促使了广大医药工作者寻找其它治疗疼痛的途径,探索能够有效祛除疼痛的安全、方便、经济的新疗法。中医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广大研究者们对中医药治疗疼痛机制的研究正逐步深入研究表明,中药止痛涉及多个层次、多个靶点:一方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炎症反应,改善组织代谢,减少局部疼痛感受器的刺激;另一方面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影响伤害性冲动的传导和痛觉的产生;因此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疼痛。所以中草药在临床镇痛方面应用很广泛,在痛证治疗中发挥显著的作用,而且中草药对于痛证患者不易产生耐药性与成瘾性。
在中草药中,延胡索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据现代研究表明[2],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止痛和催眠等作用,且有抑制胃液分泌及抗溃疡作用,无论是复方煎剂还是研末口服,都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为了进一步提高延胡索的镇痛疗效,我们将着力研究延胡索炮制之前和延胡索炮制之后的镇痛作用的强弱,进一步为延胡索合理用药、疗效用药、安全用药做一定的基础依据。
1.2 延胡索的概述
延胡索,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本名“延胡”,宋朝时因避宋真宗赵延名讳而改为“玄胡索”,清代又避康熙大帝玄烨名讳改为“元胡索”,是罂粟科多年的生草本植物[3],入药的部位是干燥块茎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是大宗常用中药。主产于浙江及江苏南通,均系栽培。河北、安徽、山东、河南、
陕西等都有引种栽培。以5月中旬收获最为合适。延胡索的功效是活血,利气、止痛的功能,同时延胡索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胃溃疡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正是因为延胡索效果显著,临床应用较广泛,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近30%的复方制剂中用了延胡索这味药。
延胡索开始记载于《开宝本草》,这本书中说:“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者,妇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暴血,冲上,阴损下血,或洒摩及煮服”。而在《汤业本草》中说道:“治心气,小腹痛,有神”。《日华子本草》中说元胡能除风,治气,暖腰膝,止暴腰痛,破症癖,朴损瘀血,落胎[4]。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中医认为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使气畅血行,通则不痛!所以《本草求真》也记载载:“延胡索,无论是血还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雷公炮炙论》中也记载:“心痛,揪死,速嚼延胡”。可见元胡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本草汇言》中也详细记载了炮制延胡索的方法及对其功效的影响:“玄胡素,凡用之行血,酒制则行;用之止血,醋制则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调血,非炒用不神,随病制宜,应用无穷者也[5]”。
1.3延胡索的现代研究
1.3.1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延胡索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约有40多种,主要分为原小檗碱类、阿朴啡类、原阿片碱类、异喹啉苯并、菲啶类等。除过生物碱外,延胡索中含有大量淀粉,少量黏液质、树脂、挥发油,另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