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与头孢呋辛酯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的研究

摘 要中西药联合体外抗菌研究近年备受关注。本论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甘草与头孢呋辛酯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依据。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首先,通过绘制相应的吸光度A-CFU标准曲线,使用光电比浊计数法来确定菌悬液的浓度。使用K-B纸片法对实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待测菌株对药物表现出敏感性。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甘草与头孢呋辛酯对待测菌株的单独抗菌作用,并测其MIC,最后,使用微量棋盘稀释法统计联合抗菌效果。实验显示,甘草和头孢呋辛酯结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协同抗菌作用,可提高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对于大肠埃希菌表现出相加抗菌作用。根据实验结果,甘草与头孢呋辛酯都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当两种药物联用抑菌杀菌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比例为4:1时抑菌杀菌效果最佳。
Keywords : Liquorice; Cefuroxime; In vitro combination; Antibacterial 目 录
1 绪论 1
1.1 抗菌药物概述 1
1.2 中西药体外联合抗菌的研究 1
1.3 头孢呋辛酯 2
1.4 甘草的研究概述 2
1.5 立题意义与背景 3
2 细菌计数 4
2.1 材料与仪器 4
2.1.1 试验菌株 4
2.1.2 试剂 4
2.1.3 LB液体培养基配置 4
2.1.4 LB固体培养基配置 4
2.1.5 实验主要仪器 4
2.2 实验方法 5
2.3 实验结果 5
2.3.1 ACFU标准曲线:金黄色葡萄球菌 5
2.3.2 ACFU标准曲线:大肠埃希菌 6
2.3.3 ACFU标准曲线:白色葡萄球菌 7
2.4 小结 8
3 细菌敏感性测定 9
3.1 材料与仪器 9
3.1.1 实验菌种 9
3.1.2 材料准备 9
3.1.3 主要实验仪器 9
3.1.4 培养基的配制 10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药敏试验方法 10
3.3 实验结果 11
3.4 小结 11
4 甘草与头孢呋辛酯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的研究 12
4.1 材料与仪器 12
4.1.1 实验菌种 12
4.1.2 药品与试剂 12
4.1.3 主要实验仪器 12
4.2 主要溶液的配置 13
4.2.1 甘草溶液的配制 13
4.2.2 抗菌药物溶液的配制 13
4.2.3 菌悬液的制备 13
4.3 实验方法 13
4.3.1 甘草与头孢呋辛酯单用MIC的测定 13
4.3.2 甘草与头孢呋辛酯药物联用MIC的测定 14
4.3.3 甘草与头孢呋辛酯药物最佳配比的选择 15
4.4 结果 16
4.4.1 甘草与头孢呋辛酯联合抗菌作用的考察 16
4.4.2 甘草与头孢呋辛酯联用最佳配比的选择 16
4.5 小结 16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绪论
1.1 抗菌药物概述
抗菌药物通常指直接来源于微生物及其它化学衍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各种类型的全合成抗菌药物和不具有或仅具有弱抗菌活性的化合物,也可以证明其他抗菌药物的活性[1]。
由于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抗菌药物迅速发展并被广泛使用,但它们伴随着毒副作用、不良药物反应和细菌生产。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越来越重要[2]。抗菌药物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果,由于它的过量,不对症,以及未严格规范的使用,这些不同程度滥用,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缺乏“因病治病”。
截至当前众多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中药的抗菌活性明显。不论是中药复方还是单味中药中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药的优点是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低。而中药具有逆转耐药性,与其他药物结合可以增强抗菌活性。一些中药除过本身就具有抗菌作用外,在和某些抗生素联用时也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
1.2 中西药体外联合抗菌的研究
近年来,较为提倡中西药结合,但绝对不是中药西药乱掺和[3]。中西药合理组合可以用来利用对方的优势,为疾病的治疗做出贡献。中西药联合使用已成为缓解和控制细菌抗生素耐药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
孙氏等[4]研究了大蒜素与盐酸小檗碱在体外联合抗菌。使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评估两种药物作用于实验菌株的结果。单独使用这两种药时,未能显示抗菌效应,而联用时具有协同或者相加作用。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大蒜素和盐酸小檗碱的组合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吴氏[5]研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通过感染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的中草药对细菌有肯定的抑菌作用,不过也有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并不突出的现象。中药联合头孢呋辛酯后对细菌的抑菌效果提高。
李氏[6]研究鱼腥草、黄连和大青叶的抑菌作用。采用药基法和棋盘实验法评估它们组合抗菌作用。对四种中药和三种西药联合作用抗三种菌。使用纸片法测出各药的抑菌效果。实验得出四种中草药和三种西药对3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是不同程度的。本研究表现出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化湿的功效,西药对敏感菌种的感染能有效抑制。
因此,开展中西药联合抗菌的临床研究和总结,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医学能更好地造福人类,传播世界。
1.3 头孢呋辛酯
头孢呋辛酯其杀菌力度强,毒性较低。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基础抗感染药,一般用来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单纯性尿路感染和脓包病等。据计算,头孢呋辛酯有效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软组织和皮肤病中同样能超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对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能有效控制多种细菌的产生。
头孢呋辛酯是口服活性前药,口服后被肠道吸收,并且在肠黏膜或血液中通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后释放出头孢呋辛以发挥其抗菌特性。头孢呋辛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和急性加重的支气管炎和肺炎,包括耳、鼻、咽喉感染,急性单纯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子宫炎等[7]。
1.4 甘草的研究概述
甘草是豆科甘草的一种,别名甜草[8]。它是中国医药管理部门作为医药产品收集和管理的四大药材之一,具有“中药王”的美誉[9]。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调和诸药、解毒、补虚、止咳润肺的功效。人们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并有很好的疗效。主要是因为调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心慌气短,咳嗽痰多,腹部及四肢腹痛,痰多,可缓解药物毒性和药效。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类化合物、各种类黄酮,此外,香豆素、氨基酸、生物碱、也能从甘草中分离出来[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