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器与超声波清洗器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比较(附件)

本文通过对多功能超声提取器与超声波清洗器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比较研究,优选出提取丹参酮含量高的设备,为丹参质量标准的优化及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两种提取设备提取丹参酮ⅡA的差异,优选提取效果较好的提取设备。多功能超声波提取的丹参酮的含量为0.497%,超声波清洗器提取丹参的含量为0.484%,多功能超声提取器的提取效率优于超声波清洗器,两种提取设备提取效果差异的内部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录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1.1丹参的药用历史考证 1
1.1.2丹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生长环境分布及资源状况 2
1.1.3 丹参提取方法的研究状况 2
1.2丹参的化学成分 5
1.3丹参的药理作用 5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药剂 7
2.1.1材料 7
2.1.2试剂与试药 7
2.1.3实验仪器 7
2.2实验方法及结果 7
2.2.1色谱条件 7
2.2.2对照品的配置 8
2.2.3供试品的制备 8
2.2.4精密度试验 8
2.2.5线性关系的考察 9
2.2.6稳定性试验 9
2.2.7重复性试验 10
2.2.8回收率试验 11
2.2.9含量测定 12
2.3讨论 13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瘍肿痛”[1],丹参根据其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上的记载,按功效分丹参在现代经常被用于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按人群分丹参被用于治疗小孩、成年以及中老年人的治疗并且治疗效果相当不错。伴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病发率也较高,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瘍肿痛”[1],丹参根据其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上的记载,按功效分丹参在现代经常被用于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按人群分丹参被用于治疗小孩、成年以及中老年人的治疗并且治疗效果相当不错。伴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病发率也较高,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时刻刻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据统计学显示: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有83.3%的老年人患有此类型的病。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都使用丹参这味药材,因为丹参能够治疗很多的妇科疾病。并且丹参资源广泛,药用价值很好,在治疗这类型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如何更好的开发和运用中药材丹参,需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实验,比较多功能超声波提取器与超声波清洗器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采用相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设备对丹参含量进行提取的比较研究,为优选适宜的提取设备提供参考数据。
1.1.1丹参的药用历史考证
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作为传统中药的丹参从古至今被各代医家所认可,并且在治疗疾病上运用十分的广泛。丹参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被分为上品药,大多分布于西北、西南、华北、华东等地,并且在《妇人明理论》《本草纲目》《本草图经》等古代医书上均有记载。古代医书上曾记载“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这一说话被历代医家所认可,丹参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丹参的常用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部,以形状粗长、颜色为内紫黑色并且有菊花状白色小点者为上好药材。对比古代医书记载和现代丹参的植物形态,丹参的古代形态特征与现在所用唇形科植物丹参基本相同。丹参在中国古代的运用十分的广泛,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历代医家都对丹参有很高的评价,并且在现代医疗临床上也有很广泛的运用。悠久的药用历史,和现代大规模的临床运用,充分说明了丹参这味传统中药材的价值。
1.1.2丹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生长环境分布及资源状况
唇形科鼠尾草属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植株高30~80cm。根茎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项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丹参生于阳坡,河岸,路边的草地或森林,能够承受冷,担心旱灾和涝灾,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十分的严格,PH在7左右的土壤均可栽培,古代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丹参现在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全国上下均有分布,资源相当丰富,且药用价值很高。
1.1.3丹参提取方法的研究状况
据文献报道,丹参中主要含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成分。目前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据报道有34种之多[2]。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均以丹参酮ⅡA为有效成分参考指标,水溶性成分以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为有效成分参考指标[3]。
李向军等[4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丹参水溶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大生产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依据。结果显示加11倍量水提取2次,第1次2h,第2次1.5h提取效率较高且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张荣泉等[5]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物丹参素含量为指标,考察水提取参数。结果以加水12倍量,提取时间1.5h,浓缩体积为1∶115gv1,醇沉时含醇量达50%,可以获得较高的丹参素含量(64~68) mgg1。刘重芳等[6]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研究传统的水煎煮法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添加水量对原儿茶醛与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结果显示,使用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是最合适的。顾娟等[7]以药典规定的水溶性总酚酸紫外吸收度为检测标准,把煎煮次数,水溶液用量,煎煮时间作为考察指标,考察了丹参酚酸的提取工艺。最后提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6倍水煎煮煎煮4次,每次煎煮时间不能超过0.5h。顾娟等[7]指纹分析丹参注射液和丹参水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论是:0.5g丹参分散在30ml的去离子水中,静置过夜热回流2h,过滤后,滤液pH值调为2.5,加入3倍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萃取物30℃下减压干燥,残渣溶解在甲醇中,此时得到的总酚酸含量较高。最近几年来,亚临界水提取法这一新兴的提取技术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徐志宏等[8]通过亚临界水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的研究,建立了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的亚临界水提取条件,并且分别对提取物颗粒度、提取时间、温度、压力等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的考察。其得出的亚临界水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样品颗粒度 (0.18~0.15)mm,5MPa,180℃保持10min。张玲莉等[9]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以乙醇浓度(A),乙醇加入量(B) (药材重量的倍数),回流时间(C),作为优选丹参提取的条件。徐淑卿等[10]采用正交试验法,把丹参中丹参酮ⅡA作为指标,优选提取的最佳条件,其得出的最终结果为:用80%乙醇提取2次,分别为1.5h,1.0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量且乙醇浓度大于80%。强风霞等[11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将乙醇作为溶剂回流提取,将提取频率,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作为因素,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作为参照指标,最终结果显示,溶剂的加入量是最重要参照指标,然后是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提取次数。最后得出的提取过程是: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75min。王介明等[12 ]采用使用不同的溶剂对丹参酮ⅡA进行提取,最终结果显示,当使用甲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时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比使用乙醇溶剂进行提取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高。再将乙醇作为溶剂单独进行考察,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做比较,最终结果显示,提取率和酒精浓度呈正相关,95%乙醇和无水乙醇提取率较高。增加溶剂的数量、提高提取时间可以明显的提高丹参的提取率。为了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工业生产上采用的最终结果方案为,三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1次2h,第2次1.5 h进行提取。郭增军等[13 ]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了丹参酮ⅡA的提取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强弱,最终结果显示影响因素的强弱顺序为,酒精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当选择加入8倍量的70%乙醇,提取2 次,每次2 h时提取的水平最高。另外杨巧巧等[14]使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将丹参酮ⅡA的浸出量作为考察参照指标,实验得出的最终结果为:乙醇量为药材的3倍,温度65 ℃,加热时间为1.5 h 时丹参酮ⅡA的有较高的浸出量。刘重芳等[6]把丹参酮ⅡA、丹参素、原儿茶醛作为指标成分,比较3种不同的提取工艺(95%乙醇50%乙醇水提取法,水95%乙醇提取法,95%乙醇水提取法),结果表明的提取工艺为95%乙醇50 %乙醇水提取法提取效果最佳,即先用12倍量95 %乙醇回流提取1.5h,药渣用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9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