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七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摘 要朱砂七,别名朱砂莲、鸡血莲、牛血莲等,是廖科植物毛脉蓼的干燥块根。因其根茎部位呈现朱砂色,故得此名。朱砂七在陕西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丰富的朱砂七资源,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分布。朱砂七根状茎膨大成块状,质地与木材相似,通常呈椭圆形,外表皮一般呈褐色,断截面呈黄红色,有多数纤维状根和瘤状突起;因外形和与何首乌相似,在没有对朱砂七有具体的理解时,经常会将俩者混淆,这也变相说明了再民间对朱砂七的利用中对其外貌特征和药用部位还是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认知。朱砂七是“太白七药”之一,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悠久广泛的应用。朱砂七味苦、微涩、性凉,归肺、大肠、肝经,能有效治疗各种疾病,包括对肿瘤和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的抑制,还能有效治疗炎症,溃疡和各种病毒引起的各类疾病,同时对肠胃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各种急慢性菌痢都能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是可以加强其治疗效果。是民间利用时间悠久,利用方式广泛,治疗范围广且有效的一种常用药材。朱砂七中大黄素和大黄甲醚是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大黄素蒽苷是药材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朱砂七含食物大黄甙及蒽醌类物质,蒽醌类物质是天然醌类的数量最多的一种化学成分。本文通过运用色谱分离的方法,将朱砂七的乙醇提取物中的正丁醇部位的化学物质分离出来,然后利用广谱技术鉴别该化学成分的结构与作用。
目 录
1.绪论 6
1.1主题的目的和依据...............................................6
1.2朱砂七的研究进展...............................................6
1.2.1朱砂七的形态 6
1.2.2朱砂七的分布 6
1.2.3朱砂七的栽培技术和采和加工 7
1.2.4朱砂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
1.2.5朱砂七的功效 7
1.2.6朱砂七的理化鉴别和生物学鉴别 7
1.3朱砂七的药理研究...............................................8
1.3.1主要成分与作用 8
1.3.2抗炎、抗溃疡作用 9
1.3.3抗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毒作用 9
1.3.4抗肿瘤和癌侵袭转移 9
1.3.5其他作用 9
1.3.6毒副作用的研究 10
1.4朱砂七的临床研究 10
1.4.1治疗慢性胃、肠道炎症 10
1.4.2治疗感冒 10
1.4.3治疗尿路感染 10
1.4.4治疗急性菌痢和肝炎 10
1.4.5其他作用 10
1.5朱砂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10
1.5.1化学成分的功效 11
1.5.2朱砂七正丁醇部位的分离和研究 11
2.实验部分 12
2.1材料与仪器....................................................12
2.1.1植物材料 12
2.1.2试剂 12
2.1.3仪器 12
2.2试验方法......................................................13
2.2.1提取 13
2.2.2正丁醇部位的提取和分离 13
2.3结果与分析....................................................15
2.3.1化学物1的结构与解析 15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8
1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朱砂七,别名有很多,如:朱砂莲、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等。由于疗效显著被《陕西卫生志》列为陕西地道名贵草药。始载于《图经本草》,因其根茎部位呈现朱砂色,故得此名。朱砂七药具有抗菌消炎、加强免疫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等证。经研究发现表明该药材中含有大黄苷、蒽醌类衍生物和鞣质等多种化学成分。本文通过对朱砂七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提纯和结构鉴别,希望能更有效更好的利用和开发本药材,为以后药材的资源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1.2朱砂七的研究进展
1.2.1朱砂七的外貌形态
朱砂七为寥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umcillinerve(Nakai)Ohwi]的干燥块根,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朱砂七根状茎膨大成块状,质地与木材相似,通常呈椭圆形,外表皮一般呈褐色,断截面呈黄红色,有多数纤维状根和瘤状突起,最上端有几个不完整的茎基,根支挺直。茎脉捆绑,高大,中空,尖端多分枝。叶片形状近椭圆形,互生,叶尖心形,边全缘或有波状浅齿;叶子的背面有许多小纤毛并且沿叶脉纹路下具有柔软质疙瘩状突起;叶柄基部的托叶向两侧发育类似薄膜状,褐色。是花梗上花呈圆锥状,生于叶基与花枝的结合部或生于枝条顶端,花较大;花梗上的花的分枝较为稀疏,一般花序中含有13朵花;花萼和花冠的颜色多为白色或者黄白色,5深裂,外侧的裂片主脉具翅;雄蕊8;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极短,柱头3,分展开呈片状,雌蕊下面的子房呈三棱形。果实球状三棱形,颜色为黑褐色,外表有亮度。
1.2.2朱砂七的分布
朱砂七在陕西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丰富的朱砂七资源,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分布,在国外的分布基本来源于日本和朝鲜。为“太白七药”之一,天然资源十分丰富。常生于山坡路旁、沟边或乱石滩,大致在海拔2002700米的地区有所生长。
1.2.3朱砂七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
朱砂七在栽培过程中,有许多病虫害的危险,在对危险进行处理时,应该按照方式方法进行定时、定量的防治,其中对朱砂七培育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有蚜虫,叶斑虫等。在防治蚜虫时,我们可以将乳油中加入更多的溶剂,使其浓度降低后装瓶,进行喷洒。另外。对于蚜虫的防治还可以使用溴氰菊酯乳油,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金龟子可以用辛硫磷乳剂或者敌百虫进行喷洒防治。
朱砂七全年都可以采收,加工时应除去其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许多须状根组成的根,然后洗去残留泥沙,切片晾干或制后再用蜜炙或醋炒用。
1.2.4朱砂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朱砂七是“太白七药”之一,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悠久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随着对朱砂七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直接面对病人、直接参与诊治病人和其的药物的作用机制中我们有了更深刻和更细致的了解,并在对其内在的化学成分和存在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朱砂七和何首乌在外在辨别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名间朱砂七经常和何首乌被人们混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朱砂七的外貌形态和药用部位的缺乏理解和认识所导致。此外,朱砂七存在的蒽醌类物质的分布和含量也没有见到有关人员的系统的报道和研究。因此,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朱砂七植物资源,仍然需要我们对朱砂七的各个部位和结构的生长规律以及其有药用价值的成分的关联进行研究和探索。
1.2.5朱砂七的功效
朱砂七味苦、微涩、性凉,归肺、大肠、肝经,块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和抑制菌落、损伤气滞血瘀、胸腹胀满作痛、降低血液温度使的血液流动速度恢复正常以免导致出血太快、减轻疼痛效果、治疗皮肤缺损导致的组织坏死,对于胃部疼痛有特效。盐制者补肾,醋制者补血,碱制者健胃等等[12]。
目 录
1.绪论 6
1.1主题的目的和依据...............................................6
1.2朱砂七的研究进展...............................................6
1.2.1朱砂七的形态 6
1.2.2朱砂七的分布 6
1.2.3朱砂七的栽培技术和采和加工 7
1.2.4朱砂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
1.2.5朱砂七的功效 7
1.2.6朱砂七的理化鉴别和生物学鉴别 7
1.3朱砂七的药理研究...............................................8
1.3.1主要成分与作用 8
1.3.2抗炎、抗溃疡作用 9
1.3.3抗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毒作用 9
1.3.4抗肿瘤和癌侵袭转移 9
1.3.5其他作用 9
1.3.6毒副作用的研究 10
1.4朱砂七的临床研究 10
1.4.1治疗慢性胃、肠道炎症 10
1.4.2治疗感冒 10
1.4.3治疗尿路感染 10
1.4.4治疗急性菌痢和肝炎 10
1.4.5其他作用 10
1.5朱砂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10
1.5.1化学成分的功效 11
1.5.2朱砂七正丁醇部位的分离和研究 11
2.实验部分 12
2.1材料与仪器....................................................12
2.1.1植物材料 12
2.1.2试剂 12
2.1.3仪器 12
2.2试验方法......................................................13
2.2.1提取 13
2.2.2正丁醇部位的提取和分离 13
2.3结果与分析....................................................15
2.3.1化学物1的结构与解析 15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8
1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朱砂七,别名有很多,如:朱砂莲、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等。由于疗效显著被《陕西卫生志》列为陕西地道名贵草药。始载于《图经本草》,因其根茎部位呈现朱砂色,故得此名。朱砂七药具有抗菌消炎、加强免疫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等证。经研究发现表明该药材中含有大黄苷、蒽醌类衍生物和鞣质等多种化学成分。本文通过对朱砂七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提纯和结构鉴别,希望能更有效更好的利用和开发本药材,为以后药材的资源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1.2朱砂七的研究进展
1.2.1朱砂七的外貌形态
朱砂七为寥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umcillinerve(Nakai)Ohwi]的干燥块根,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朱砂七根状茎膨大成块状,质地与木材相似,通常呈椭圆形,外表皮一般呈褐色,断截面呈黄红色,有多数纤维状根和瘤状突起,最上端有几个不完整的茎基,根支挺直。茎脉捆绑,高大,中空,尖端多分枝。叶片形状近椭圆形,互生,叶尖心形,边全缘或有波状浅齿;叶子的背面有许多小纤毛并且沿叶脉纹路下具有柔软质疙瘩状突起;叶柄基部的托叶向两侧发育类似薄膜状,褐色。是花梗上花呈圆锥状,生于叶基与花枝的结合部或生于枝条顶端,花较大;花梗上的花的分枝较为稀疏,一般花序中含有13朵花;花萼和花冠的颜色多为白色或者黄白色,5深裂,外侧的裂片主脉具翅;雄蕊8;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极短,柱头3,分展开呈片状,雌蕊下面的子房呈三棱形。果实球状三棱形,颜色为黑褐色,外表有亮度。
1.2.2朱砂七的分布
朱砂七在陕西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丰富的朱砂七资源,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分布,在国外的分布基本来源于日本和朝鲜。为“太白七药”之一,天然资源十分丰富。常生于山坡路旁、沟边或乱石滩,大致在海拔2002700米的地区有所生长。
1.2.3朱砂七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
朱砂七在栽培过程中,有许多病虫害的危险,在对危险进行处理时,应该按照方式方法进行定时、定量的防治,其中对朱砂七培育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有蚜虫,叶斑虫等。在防治蚜虫时,我们可以将乳油中加入更多的溶剂,使其浓度降低后装瓶,进行喷洒。另外。对于蚜虫的防治还可以使用溴氰菊酯乳油,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金龟子可以用辛硫磷乳剂或者敌百虫进行喷洒防治。
朱砂七全年都可以采收,加工时应除去其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许多须状根组成的根,然后洗去残留泥沙,切片晾干或制后再用蜜炙或醋炒用。
1.2.4朱砂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朱砂七是“太白七药”之一,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悠久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随着对朱砂七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直接面对病人、直接参与诊治病人和其的药物的作用机制中我们有了更深刻和更细致的了解,并在对其内在的化学成分和存在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朱砂七和何首乌在外在辨别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名间朱砂七经常和何首乌被人们混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朱砂七的外貌形态和药用部位的缺乏理解和认识所导致。此外,朱砂七存在的蒽醌类物质的分布和含量也没有见到有关人员的系统的报道和研究。因此,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朱砂七植物资源,仍然需要我们对朱砂七的各个部位和结构的生长规律以及其有药用价值的成分的关联进行研究和探索。
1.2.5朱砂七的功效
朱砂七味苦、微涩、性凉,归肺、大肠、肝经,块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和抑制菌落、损伤气滞血瘀、胸腹胀满作痛、降低血液温度使的血液流动速度恢复正常以免导致出血太快、减轻疼痛效果、治疗皮肤缺损导致的组织坏死,对于胃部疼痛有特效。盐制者补肾,醋制者补血,碱制者健胃等等[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