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提取黄芪中多糖及皂苷的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利用超声提取器进行超声提取黄芪中多糖及皂苷成分的工艺研究,从而为开发黄芪中治疗中风后遗症成分多糖和皂苷类物质提供依据。目标成分以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表,按照正交表项下条件进行超声提取操作,得到黄芪主要有效成分皂苷以及多糖;皂苷成分采用比色法;多糖成分用剩余碘量法,通过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消耗体积数换算出总糖和单糖的含量,利用多糖总量等于总糖量减去单糖总量,求出结果。通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提取溶剂对黄芪中皂苷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终将两种成分的测定结果以综合评分方法,得到提取工艺的最佳组合为提取功率为1000w、提取时间30min、乙醇浓度为60%,可以得到黄芪提取物中总皂苷和多糖综合值最大。实验最终讨论结果作为参考数据,可以对工业化提取黄芪多糖和皂苷类成分参考指导作用
目 录
1绪论 1
1.1黄芪的化学成分 1
1.1.1根部化学成分 1
1.2黄芪的药理作用 1
1.2.1黄芪现代药理研究 1
2实验部分 7
2.1材料、器材和试剂 7
2.1.1器材 7
2.1.2试剂 7
2.2方法和结果 7
2.2.1测定方法的建立 7
2.2.3提取工艺的优选 11
2.3讨论 14
2.3.1研究价值 14
2.3.2多糖测定原理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绪论
黄芪,又称黄耆,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s(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1]。植株叶片小,互生,羽状复叶且是奇数;通常黄芪在5、6两个月为花期,7、8两个月为果期,花为腋生花,花色为黄色或白色;子房密被绒毛,主根粗长为圆柱形,根的皮相颜色呈灰黄色或淡褐色,质地绵软;个子药材长约50100cm,有显著“空头”特征。切片的切面显粉性,皮质部稍松,木质部紧实,有放射状纹理,呈“菊花心”状,习称“皮松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紧”;气微,咀嚼时先有微甜味,后有较重豆腥味;植株主要生长于向阳的灌木丛或山坡。
1.1黄芪的化学成分
1.1.1根部化学成分
黄芪中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糖类成分[2]。本实验主要研究其治疗中风后遗症成分:黄芪皂苷和多糖成分的提取工艺。
1.2黄芪的药理作用
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脱毒排脓、敛疮生肌[2]。主治:气虚证、中风后遗证、消渴证等。治中风后遗症时,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药,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3];《本经》记载黄芪“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从各种时期的医药典籍和治病处方对黄芪的应用记载中,可见古人在黄芪治疗疾病研究方面也是比较深入而广泛的。
1.2.1黄芪现代药理研究
1.2.1.1调节免疫功能
黄芪多糖对于机体的自然免疫系统有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增加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数量,还能够使得人体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升高,能够缩短B细胞增殖分化的时间,提高免疫水平低下动物血清的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黄芪甲苷和多糖能够增强巨噬细胞酶蛋白合成系统及其吞噬的功能;黄芪水煎煮后黄芪液能够使小鼠吞噬指数也有所增加[4]。
1.2.1.2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实验模型角叉菜胶引起大鼠后肢肿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
1.2.1.3抗应激作用
用黄芪水煎提取液3g生药/ml的量给小鼠按照50g/kg的标准灌胃,实验研究表明黄芪水煎提取液可引起皮肤组织羟脯胺酸含量增大。另外,实验组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正常组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煎液亦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对于大鼠的游泳抗疲劳实验中也发现同样作用[6]。
1.2.1.4抗氧化作用
实验表明,黄芪可以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的过氧化脂质的水平;综合实验和黄芪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在此药中发挥抗氧化作用[7]。
1.2.1.5利尿作用
黄芪注射液的利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黄芪煎剂静脉注射0.5g/ml可以使麻醉犬尿量显著增加,11.5小时作用最明显[8,9]。
1.2.1.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2.1.6.1强心
黄芪能够使得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多,增加冠脉流量。
1.2.1.6.2保护心肌细胞
黄芪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对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引起的心肌损伤起到修复作用。
1.2.1.6.3抗脑缺血
黄芪的皂苷成分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作用机制为:a、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b、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c、抑制脑缺血的IL1β、TNFα、d,IL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d、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
黄芪注射液作为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主要是因为用这个药安全,无不良反应;很多人研究发现,血小板内环磷腺苷对血小板具有稳定作用;对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导致的心衰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0]。
1.2.2其他现代药理作用
1.2.2.1抗肿瘤作用
黄芪多糖(APS)对三个不同来源的小鼠,通过6种瘤株移植后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的结果证明APS对小鼠S180、H22、裸小鼠Anip973、人HC腹水型细胞瘤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肿瘤总有效率分别为51.0%、41.7%、40.0%、36.0%。对小鼠实体瘤B16、Lewis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47.0%、32.0%。未发现毒副反应[11]。
1.2.2.2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用平均0.40.7ml(含生药7.5g/kg) 300%浓度量的黄芪煎剂灌胃,试验48小时内无异常情况出现,未检测出LD50。慢性毒性试验:大鼠每天注射黄芪煎剂0.91.3ml(含生药0.5g/kg),连续定时定量的让小鼠服用30天后,结果显示小鼠体重显著增加,实验过程中小鼠均显示正常[6]。
1.2.3黄芪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现代药物学对黄芪深入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后没有不良反应;在对31例老年性心力衰竭病患静脉滴注治疗,每14天为一个治疗阶段。治疗后这些人的心功能普遍得到改善,改善程度达到二级者4例,程度达到一级者22例,总的治疗改善率达到83.8%。本品副作用小,适合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或者改善病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研究表明黄芪既可以在血压低时升血压也可以血压高时降血压 [13];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对糖尿病所引起的肾脏疾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下降;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效;在服用降糖药物同时滴注本品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黄芪口服液对慢性乙肝具有一定治疗作用[14]。黄芪注射液长期肌肉注射,有效率高达78.7%[15]。
目 录
1绪论 1
1.1黄芪的化学成分 1
1.1.1根部化学成分 1
1.2黄芪的药理作用 1
1.2.1黄芪现代药理研究 1
2实验部分 7
2.1材料、器材和试剂 7
2.1.1器材 7
2.1.2试剂 7
2.2方法和结果 7
2.2.1测定方法的建立 7
2.2.3提取工艺的优选 11
2.3讨论 14
2.3.1研究价值 14
2.3.2多糖测定原理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绪论
黄芪,又称黄耆,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s(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1]。植株叶片小,互生,羽状复叶且是奇数;通常黄芪在5、6两个月为花期,7、8两个月为果期,花为腋生花,花色为黄色或白色;子房密被绒毛,主根粗长为圆柱形,根的皮相颜色呈灰黄色或淡褐色,质地绵软;个子药材长约50100cm,有显著“空头”特征。切片的切面显粉性,皮质部稍松,木质部紧实,有放射状纹理,呈“菊花心”状,习称“皮松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紧”;气微,咀嚼时先有微甜味,后有较重豆腥味;植株主要生长于向阳的灌木丛或山坡。
1.1黄芪的化学成分
1.1.1根部化学成分
黄芪中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糖类成分[2]。本实验主要研究其治疗中风后遗症成分:黄芪皂苷和多糖成分的提取工艺。
1.2黄芪的药理作用
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脱毒排脓、敛疮生肌[2]。主治:气虚证、中风后遗证、消渴证等。治中风后遗症时,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药,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3];《本经》记载黄芪“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从各种时期的医药典籍和治病处方对黄芪的应用记载中,可见古人在黄芪治疗疾病研究方面也是比较深入而广泛的。
1.2.1黄芪现代药理研究
1.2.1.1调节免疫功能
黄芪多糖对于机体的自然免疫系统有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增加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数量,还能够使得人体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升高,能够缩短B细胞增殖分化的时间,提高免疫水平低下动物血清的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黄芪甲苷和多糖能够增强巨噬细胞酶蛋白合成系统及其吞噬的功能;黄芪水煎煮后黄芪液能够使小鼠吞噬指数也有所增加[4]。
1.2.1.2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实验模型角叉菜胶引起大鼠后肢肿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
1.2.1.3抗应激作用
用黄芪水煎提取液3g生药/ml的量给小鼠按照50g/kg的标准灌胃,实验研究表明黄芪水煎提取液可引起皮肤组织羟脯胺酸含量增大。另外,实验组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正常组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煎液亦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对于大鼠的游泳抗疲劳实验中也发现同样作用[6]。
1.2.1.4抗氧化作用
实验表明,黄芪可以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的过氧化脂质的水平;综合实验和黄芪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在此药中发挥抗氧化作用[7]。
1.2.1.5利尿作用
黄芪注射液的利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黄芪煎剂静脉注射0.5g/ml可以使麻醉犬尿量显著增加,11.5小时作用最明显[8,9]。
1.2.1.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2.1.6.1强心
黄芪能够使得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多,增加冠脉流量。
1.2.1.6.2保护心肌细胞
黄芪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对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引起的心肌损伤起到修复作用。
1.2.1.6.3抗脑缺血
黄芪的皂苷成分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作用机制为:a、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b、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c、抑制脑缺血的IL1β、TNFα、d,IL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d、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
黄芪注射液作为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主要是因为用这个药安全,无不良反应;很多人研究发现,血小板内环磷腺苷对血小板具有稳定作用;对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导致的心衰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0]。
1.2.2其他现代药理作用
1.2.2.1抗肿瘤作用
黄芪多糖(APS)对三个不同来源的小鼠,通过6种瘤株移植后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的结果证明APS对小鼠S180、H22、裸小鼠Anip973、人HC腹水型细胞瘤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肿瘤总有效率分别为51.0%、41.7%、40.0%、36.0%。对小鼠实体瘤B16、Lewis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47.0%、32.0%。未发现毒副反应[11]。
1.2.2.2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用平均0.40.7ml(含生药7.5g/kg) 300%浓度量的黄芪煎剂灌胃,试验48小时内无异常情况出现,未检测出LD50。慢性毒性试验:大鼠每天注射黄芪煎剂0.91.3ml(含生药0.5g/kg),连续定时定量的让小鼠服用30天后,结果显示小鼠体重显著增加,实验过程中小鼠均显示正常[6]。
1.2.3黄芪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现代药物学对黄芪深入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后没有不良反应;在对31例老年性心力衰竭病患静脉滴注治疗,每14天为一个治疗阶段。治疗后这些人的心功能普遍得到改善,改善程度达到二级者4例,程度达到一级者22例,总的治疗改善率达到83.8%。本品副作用小,适合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或者改善病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研究表明黄芪既可以在血压低时升血压也可以血压高时降血压 [13];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对糖尿病所引起的肾脏疾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下降;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效;在服用降糖药物同时滴注本品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黄芪口服液对慢性乙肝具有一定治疗作用[14]。黄芪注射液长期肌肉注射,有效率高达78.7%[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