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附件)

摘 要选取四川、山东、陕西、河南、河北这五个地方的丹参药材,分别测定其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并作出其比较,找出最适宜丹参药材生长的土壤、温度、光照等外部环境条件,为丹参的优质、高效、稳产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基础,使其规范化种植和临床用药的优选拥有理论的指导。采用RP-HPLC测定方法,色谱填料: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 nm。除了产地不一样,所有都是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得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是河北产区最高,其次是陕西,河南的产区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最少。 目 录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丹参在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
2.1 水溶性化合物 3
2.2 脂溶性化合物 3
2.2.1 邻醌型 3
2.2.2 对醌型 4
2.2.3 其他种类的脂溶性二萜 4
3 丹参酮ⅡA的药理作用
3.1 丹参酮ⅡA对血管的药理作用 5
3.1.1 降血脂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 5
3.1.2 保护血管平滑肌 5
3.1.3 抗血小板凝聚和改善血液微循环 6
3.1.4 扩张冠状动脉 6
3.2 丹参酮ⅡA对心脏的药理作用 6
3.2.1 抗心律失常 6
3.2.2 保护心肌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6
3.2.3 降低心肌耗氧量 6
3.3 丹参酮ⅡA的抗菌消炎作用 7
3.3.1 抗菌作用 7
3.3.2 抗炎作用 7
3.4 丹参酮ⅡA对肿瘤的作用 7
3.5 丹参酮ⅡA对神经的作用 7
4 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
4.1 仪器与试药 8
4.1.1 仪器 8
4.1.2 试药 8
4.2 方法与结果 8
4.2.1 色谱条件 8
4.2.2 丹参酮Ⅱ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4.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4.2.4 线性关系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酮ⅡA对神经的作用 7
4 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
4.1 仪器与试药 8
4.1.1 仪器 8
4.1.2 试药 8
4.2 方法与结果 8
4.2.1 色谱条件 8
4.2.2 丹参酮Ⅱ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4.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4.2.4 线性关系考 9
4.2.5 精密度的试验 10
4.2.6 重现性的试验 11
4.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
4.2.8 样品含量的测定 12
4.3 讨论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药用部位为根或根茎。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且被李时珍列于上品。丹参的别名颇多,如在《神农本草经》叫郄蝉草,《名医别录》叫赤参,《日华诸家本草》叫山参,《吴普本草》叫木羊乳,陶弘景称其为逐马,还有名称为丹心、奔马草等。
丹参其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属于活血调经药,活血调经[1]、凉血消痈以及养血安神是它最主要的功效。丹参的历史比较悠久,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中是应用最广泛而且最早的药物之一,特别是用在妇科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方面,甚是普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医药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人们关于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适应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在丹参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面,对其研究比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同时更是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水溶性化合物的制剂。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指的是二萜类,其主要以丹参酮ⅡA为代表,也是丹参活血化瘀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国内国外的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从丹参中分离鉴定出了一系列新的化学成分。
丹参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在日本的民间也作为药物用很久了。常用于治疗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癥瘕痞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和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及心绞痛等[2]。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着手将研究丹参的作用与现代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尤其在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上投入了大量工作,研制出了多种在临床上疗效较好的丹参制剂,比如复方丹参滴丸、丹红注射液等。在临床应用方面,除用于治疗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外,还应用于多种疑难病症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比如慢性肾炎、慢性肝病等。从各大医院获悉,21世纪,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人类疾病趋势也逐渐发生变化,它能在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中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应用将会变得更加广泛。
国家对中医中药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中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并越来越全球化,丹参及它的制剂已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应用,包括意大利、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赞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丹参的药理作用明确,临床疗效显著,但是丹参的产地非常多,比如四川、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湖北等地,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气候、土壤等外界条件优越,几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名医别录》载:“丹参生于桐柏山川谷及泰山”。 苏颂说:“现在陕西、河东州郡及随州都有”。李时珍说:“丹参各处山中都有”。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对丹参产地的描述却是各抒己见。
而历代医家在临证用药时,对药材的来源产地却是非常考究,比如黄连、黄柏、川芎选用四川的,黄芪选用内蒙古的,当归选用甘肃的,枸杞选用宁夏中宁的等等。他们认为药材的产地不同,药材所体现出来的疗效也有差异。事实上,大多数中药材在经过千百年来的筛选,药材的产地和质量是紧紧相连的[3]。产地不同,其间所含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所以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地[4]。丹参产地众多,各个产地的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医在应用丹参饮片,或者对丹参饮片制备多种制剂时,其对疾病预防或治疗的物质基础是丹参酮ⅡA时,都应考察丹参药材的来源,选择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的产区的丹参药材。
在如今,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品质在各个方面都不断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丹参作为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不断得到应用。不法商家注重产量而轻质量,注重经济效益而非临床疗效,以假乱真,以次充优,假冒伪劣药材就比比皆是了,这样也就导致市场上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由此,很有必要对丹参药材的质量进行监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里规定了,在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不得少于0.20%。因此,本文选取四川、陕西、山东、河南、河北五地的丹参,分别测定其丹参中有效成分的代表丹参酮ⅡA的含量,评估丹参药材质量,为选用优质、高效的丹参药材提供理论指导。
2 丹参在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初,尾万三(日本学者)是研究丹参化学成分的第一人,如今,对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 50多种有效成分被成功地分离鉴定。中药材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类:水溶性的化合物和脂溶性化合物,一般而言,水溶性的化合物指的是酚酸类,脂溶性的化合物就是指的二萜醌类[5]。除此之外,有三萜类、黄酮类等其他的多种化学成分还广泛存在丹参药材中。
2.1 水溶性化合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