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在本文中主要进行了黄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的优选实验研究并同时展开了黄连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实验。将温度、时间、料液比分别作为单因素实验的考察因素,实验的最佳结果为提取时间25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5,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两个影响较大的数据加入提取次数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20分钟提取时间、70℃是它的最佳提取温度、1:15的料液比、提取4次,是实验确定得来的最佳方案。同时黄连的体外抗氧实验确定了它的抗氧化能力,清除率分别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为75%、羟自由基27%、DPPH自由基23%。
目录
1绪论 1
1.1黄连概述 1
1.2黄连主要化学成分 1
1.2.1黄酮类 2
1.2.2生物碱类 2
1.2.3木脂素类化合物 2
1.2.4酸性成分 2
1.2.5其他成分 2
1.3黄连药理作用研究 2
1.3.1降糖作用 2
1.3.2抗菌作用 3
1.3.3抗氧化作用 3
1.3.4抗炎作用 3
1.3.5抗肿瘤作用 4
1.3.6其他作用 4
1.4黄连的鉴别 4
1.4.1性状鉴别 4
1.4.2薄层色谱鉴别 4
1.5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2材料与方法 6
2.1实验材料 6
2.2仪器与试剂 6
2.3实验方法 6
2.3.1绘制黄连多糖的标准曲线 6
2.3.2测定多糖得率 7
2.4单因素试验 7
2.4.1提取时间对黄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7
2.4.2提取温度对黄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7
2.4.3料液比对黄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7
2.5正交实验 8
2.6工艺验证 8
2.7黄连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8
2.8黄连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 9
2.9黄连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测定 9
3实验结果 10
3.1单因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验结果 10
3.1.1提取时间对黄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10
3.1.2提取温度对黄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10
3.1.3料液比对黄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11
3.2正交试验结果 12
3.3验证性实验 12
3.4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13
3.5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13
3.6黄连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测定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绪论
1.1黄连概述
黄连还可以称为:川连、味连、鸡爪连,需多年栽培种植,科目为毛莨科。整体形状为三角形并近似卵圆状,分为三裂,中间的裂片为菱形状且近似卵圆形,似羽毛状深裂,边缘如同锯齿状,侧向生长有2个不等的裂片;叶片与茎连接部分长达512cm。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1900米的地方,且环境均为密林之间。为地下的变态茎、颜色为黄色,一般具有多个分支,须根浓密。叶片形状为三角状且稍圆,含有长柄,叶子类型为革质。一般生长携带有种子7/8粒,并且形状为椭圆形,种子一般长度为2mm,宽度仅有0.8mm,颜色为褐色。
种植:一般开花季节在23月份,46月份可以结果。适宜种植在寒冷、湿润并且遮阴的环境之下,害怕高温干旱。野生黄连一般分布在高山区并且海拔高达12001800m,周围环境空气湿度较大,没有强光照射,根的生长比较浅在地下510cm深度。种植时需保证土壤松软肥沃且腐殖质含有量高,并且需关注土壤的酸碱性,一般保持在5.56.5为宜。味道非常苦,能够达到散热去湿,下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分布较为广泛,陕西南部、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地区均有分布。抗炎、抗菌、抗癌等都是它的药理作用。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连多糖,能够起到降血糖、抑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等效果。调查资料得知在模型小鼠的实验中发现具有降低血糖水平以及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的作用,还发现其降糖机制与提高模型小鼠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有量等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黄连多糖,在本课题中主要进行其提取工艺的优选实验以及体外抗氧化作用实验。
1.2黄连主要化学成分
黄连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例如:生物碱、香豆素、多糖、黄酮、木脂素类、有机类以及挥发性成分等[14]。
1.2.1黄酮类
黄连还含有一些黄酮类成分,黄连中的黄酮类成分包括鼠李素、汉黄岑素、3,5,7三羟基6,8二甲基黄铜[5]。
1.2.2生物碱类
黄连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化学种类,生物碱是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而这其中小檗碱所占比例可达10%[5]。并且不同的部位含有量也不同,在根茎部位的小檗碱所占的比例一般为5%至8%,另外1.4%至2.9%处于须根部位[6]。并且黄连的种类不同,其中的比例也不尽相同[8]。
1.2.3木脂素类化合物
在调查资料中得知,与该植物中已分离得到了7种木脂素成分,并且近年来最新获得了开环异落叶松脂醇[7]。
1.2.4酸性成分
黄连中的酸性成分为绿原酸、3羟基4羟基苯氧葡萄糖苷、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3羟基4羟基苯氧葡萄糖苷、香草酸,这些大多都是与葡萄糖结合能够形成糖苷的小分子化合物[15]。
1.2.5其他成分
其他另还含有淀粉、树脂、鞣质等众多物质黄连成分中都具有,成分丰富[2223]。
1.3黄连药理作用研究
1.3.1降糖作用
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伴随着这些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也开始向年轻化、老龄化发展。而糖尿病给人们造成的伤害不仅会造成代谢的紊乱,同时也伴随着较多并发症的发生。在中医中黄连早已用于糖尿病的防治,而使用的机制为它的清热解毒、祛火生津的功效。曾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小檗碱可以非常明显的控制血糖的降低,同时能够达到降血压以及保肾功能。查阅相关实验资料得知,黄连解毒汤可以显著性的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并且数据表明该效果相较于二甲双胍更加优良。并且在糖尿病伴随脑缺血的大鼠实验中发现,黄连对于神经功能的损伤修复、脑组织的保护以及死亡细胞的改善均有相当效果。而在相关医学文献中得知,在临床治疗中常使用黄连联合化学药疗法进行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并且获效斐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小檗碱以其耐受性好,副作用小达到了极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具体治疗机制中黄连的治疗效果仍未得到详尽的肯定[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