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中陈皮苷的含量测定

摘 要陈皮是放置时间很久的橘子的果皮,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陈皮的功效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作用,陈皮的化学成分很广泛,主要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等,其中陈皮苷属于黄酮类化学物,也是陈皮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范围广,具有“三抗”作用(抗炎、抗氧化、抗菌)以及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本实验以江西大红袍和广陈皮两种不同产地的陈皮药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江西大红袍和广陈皮中陈皮苷含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选择性更高,紫外分光光度法更简便快捷。本实验丰富了陈皮中主要活性物质之一陈皮苷的含量测定内容,为优选陈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了依据。
Key words: Chen picoside ;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Content determination 目 录
1 绪 论 1
1.1 陈皮的概述 1
1.2 陈皮苷的概述 1
1.2.1 陈皮苷的化学成分 1
1.2.2 陈皮苷的药理作用 2
1.3 陈皮苷的研究现状 4
1.3.1 陈皮苷的提取方法 4
1.3.2 陈皮苷的定量方法 5
1.4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6
2 实验器材与方法 7
2.1 实验器材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试剂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实验预处理 7
3 实验结果分析 11
3.1 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11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11
3.3 小 结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 论
1.1 陈皮的概述
陈皮,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来源于常见水果橘子的果皮,别称为橘皮,因其放置的时间越久,它的药用价值越高,故称为陈皮、贵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王福[1]等人以微生物为背景研究陈皮“陈久者良”的相关因素,主要考察了陈化过程、机理及其对中药品质的影响。中药材陈皮是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柑橘属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根据施文格(W.T.Swingle)系统分类标准,柑橘属大概有20种,原产于亚洲南部及东南亚等地。我国大约有15种(包括引进栽培的),大部分是栽培种,主要栽培于丘陵、山洼处、江河及湖泊沿岸或平原,我国的柑橘主要集中于南方的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浙江和江西等地[2]。
一般来说,在11~12月份期间,果实成熟后即可采摘,将外层果皮剥去,阴干或者晒干。其中11月份采摘的柑橘皮色呈黄色,12月份则变为红色。陈皮有两个品种,分别是“陈皮”和“广陈皮”。“陈皮”主要有以下几种:福建柑橘‘Tangerina’、温州密柑‘Unshiu’和江西大红袍‘Dahongpao’等。均为他们的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生产地方在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江西部分地区,江西产的又被称为“三湖红桔”。“广陈皮”是茶枝柑和行柑的放置时间久,干燥的成熟果皮,广东新会等地生产的广陈皮在我国是最正宗[3,4]。常把“陈皮”剥成许多瓣,形状不规则,常成片状,厚度约1~4mm,质地坚硬且脆。“广陈皮”的瓣数一般为3瓣,形状比较整齐,厚度均匀,相比于“陈皮”来说更薄。质较柔软。两者均以瓣大、形状整齐、外表面深红、内表面白色、肉多、香浓者为佳。其中以广东新会、四会、广州近郊产者产“广陈皮”质量为最,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且种植历史悠久,而四川、重庆等地产量大。
1.2 陈皮苷的概述
1.2.1 陈皮苷的化学成分
陈皮苷,作为陈皮中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陈皮苷,别称为橙皮苷。其化学结构具有双氢黄酮氧苷结构,即柑桔素7O新橙皮糖苷,是橙皮素与芸香糖形成的糖苷。因为陈皮苷呈弱酸性,所以易溶于稀碱性溶液。粗提的颜色为淡黄色,98%以上的纯化合物则为白色,呈针状晶体。特别难溶于水,基本上不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但是微溶于甲醇和热冰乙酸,在甲酰胺、二甲酰胺溶液中则可以较好地溶解。橙皮苷的熔点范围为259260℃,旋光度[α]20D76℃(C=2,吡啶)。它的分子式组成为C28H34O15,相对分子质量[M+]610.5,其结构式见下图1.1。
图1.1 陈皮苷的分子结构
1.2.2 陈皮苷的药理作用
陈皮苷在陈皮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天然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陈皮苷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肝损伤、抗脂肪肝、肝纤维化、肝衰竭、抗肺纤维化及抗肺炎等活性[5,6]。据有关文献报道[79],陈皮苷的抗氧化能力比较显著,即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OH),并且也能快速有效地抑制急性肝功能障碍患者中氮氧自由基的形成。
(1)抗炎
药理实验中大鼠研究发现[10],陈皮苷对继发性炎症的抑制作用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对机体异常具有调节作用的免疫功能发生缺陷,或者是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导致的;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11],抗炎活性能力与橙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呈正相关,且当其浓度在100~200μg/mL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现象表现得极其明显[6]。豚鼠实验中表明,陈皮苷能增强抗坏血酸(VitaminC)的含量,在肾上腺、脾及白细胞等人体结构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同时还能明显地改善豚鼠毛细血管抵抗力下降的现象,或者因为缺乏VitaminC而导致的眼睛内球结膜中血细胞凝聚的情况。
抗肿瘤
目前,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陈皮苷对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并且许多实验室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陈皮苷能够明显抑制人体多种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比如肺癌、直肠癌、人乳腺癌、肾癌细胞等[12,1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14],陈皮苷抗肿瘤主要与其中的一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SOD的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自由基(OH)的抗增殖能力。另外,有研究发现对雄鼠膀胱癌有抑制作用的是,同时服用橙皮苷和地奥司明混合物。
(3)抗病毒作用
李怡等研究陈皮苷抗病毒作用时发现,在做小鼠的纤维细胞孵化实验时,加入200毫克每毫升的陈皮苷,提前进行孵化小鼠的纤维细胞,最后加入小泡性口炎病毒。通过这种方式处理后,发现大约一天一夜的时间小鼠的纤维细胞不会受到其它的病毒侵害,结果表明陈皮苷具有抗病毒侵害的作用。陈皮苷提前处理Hela细胞后,发现Hela细胞能够预防流感性病毒的感染和伤害。透明质酸酶能够消除陈皮苷的抗病毒活性[10]。
(4)抗肝功能损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