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研究
摘 要本研究为了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条件和参数,以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含量及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树脂种类、上样量、上样液pH值和洗脱速度等进行考察。最终得到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按0.4g/mL(生药量/树脂量)的上样量配制浓度为0.2g/mL的上样溶液,调其pH值为5.0,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静置1h,采用去离子水以3BV/h的流速,洗脱8BV,然后再用5BV的70%乙醇洗脱,流速为2BV/h,所得精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为38.9%,转移率高达80%,此工艺条件下的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为其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 录
1绪 论 1
1.1白花蛇舌草的概述 1
1.2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1
1.2.1黄酮类 1
1.2.2蒽醌类 1
1.2.3多糖类 2
1.2.4甾醇类 2
1.2.5其他 2
1.3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2
1.3.1抗肿瘤作用 2
1.3.2抗炎 3
1.3.3抗氧化 3
1.4临床应用 3
1.4.1治疗炎性疾病 3
1.4.2抗肿瘤 4
1.4.3抗菌作用 4
2材料与方法 6
2.1材料与试剂 6
2.2实验仪器 6
2.3实验的方法 6
2.3.1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6
2.3.2大孔树脂预处理取适量树脂 6
2.3.3大孔树脂纯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工艺参数考察 7
2.3.3.1树脂种类的筛选 7
2.3.3.2上样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7
2.3.3.3上样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7
2.3.3.4洗脱速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7
3结果与分析 8
3.1树脂种类的筛选 8
3.2上样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8
3.3上样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9
3.4洗脱速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5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纯化效果 10
3.5.1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含量测定 10
3.5.2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率测定 10
3.5.3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纯化后转移率测定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白花蛇舌草的概述
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diffusa Willd)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草药材,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带根全草入药。通常又有蛇舌草、蛇针草、龙舌草、蛇总管、羊须草等别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Ⅲ收载的药材品种之一[1]。根据播种的时间一年可分为2次收割,春天播种收获时间在8月份中下旬,秋天播种收获时间在11月份上中旬,采收以后,洗净,可鲜用也可晒干储藏。其一般在海拔大概800米的地区生长,大多生长在山地或者岩石上,现在由于它的需求量大,资源少,所以常见于溪畔、田边等较为湿润的旷地。主要产自于我国长江的以南地区,福建、广西、江西、湖北、江苏等省[23]。其成药味微苦,药性寒凉,以全草供药用。其含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等多种疗效,尤其对于肿瘤,炎症这两方面的疗效比较确切。临床上经常会用于治疗咳喘肺热;咽喉疼痛;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以及肿瘤等[4]。它的资源分布极其丰富广泛、作用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还有价格低廉物超所值的特点,所以,白花蛇舌草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中草药材之一,如果配伍得当的话,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1.2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直至现在,很多研究里都发现白花蛇舌草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甾醇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的成分,与此同时也含有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的成分。
1.2.1黄酮类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了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是从其中提取出来的一个有效部,对于自然界植物来说黄酮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成分,在植物的生成长,发的成育,开花,结果的成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极的成其大的作用。经查阅资料了解到,黄酮类成分中主要含有芦的丁,山柰大酚、槲皮大素以及二者的单糖大苷和双糖大苷,而且山柰酚和槲皮素能够起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乳糖苷等[5]。张海娟[6]等采用各种分离的方法分离从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中经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型的化合物,最终经过光谱分析鉴定其中结构功能。
/
1.2.2蒽醌类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白花蛇舌草的蒽醌类化合物,它的复合物可以由人工合成,同时也存在于天然合成中。其时间最早的,由国外学者报道出来的有3种,分别是二甲甲氧基蒽醌、甲氧基蒽醌和羟基蒽醌。除此之外,于莉等[7]采用层析法的方法最后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通过应用理化性质,氢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各种波谱解析的方式方法来确定该化合物为二羟基3甲基蒽醌,同时,经美国化学会旗下的Scifinder系统检索也从中发现该化合物是第一次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蒽醌类化合物。还有黄卫华等[8],同样也是首次从中分离得到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和二羟基2甲基蒽醌。
1.2.3多糖类
构成人类生命的重要的基本物质有四种,多糖是其中之一。在高等植物、微生物、动物等中都有大量的存在。凌育赵[9]对于白花蛇舌草中的多糖类成分进行研究的时候,从提取到分离再到结果鉴定直到最后的含量测定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发现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所含含量在15%以上,其主要糖类就是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何果糖等。除此之外,宝炉丹等[10]先通过衍生化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成衍生化产物,然后对白蛇舌草的水溶性的多糖的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与测定,最后用灵敏度高而且方法简单的苯酚硫酸测多糖法来测定白花蛇舌草总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的产地药材中以广东地区的多糖含量最为高,其达到12%还多,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白花蛇舌草中多糖是由4种糖组成的一种复杂多糖,而且多糖水解物中的各单糖的含量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
1.2.4甾醇类
甾醇又被称为固醇,是分布于植物,动物,菌类等当中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其化合物有β谷甾醇、麦角固醇等;目前为止,对于甾醇类化合物是不是白花蛇舌草中的有效成分在国内还存在一些异议[11],有部分学者认为甾醇类化合物是无效成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甾醇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细胞活性,尤其是对于乳腺癌细胞株来讲,具有中等强度活性。另外呢,毛杏飞[12]通过对白花蛇舌草中甾体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中得到,其中含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等多种化合物,经过所有学习后总结得出甾体类型的化合物是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效果其中的有效成分。
1.2.5其他
除了研究白花蛇舌草中蒽醌类,多糖类,甾醇类,黄酮类这些化合物之外,经不断的深入研究得白花蛇舌草中还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和无机微量元素等一些一定数量的其他化学成分。刘志刚等[13]也对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中挥发油的成分通过应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发现挥发油主要是以脂肪酸类及脂肪酸酯为主。卑占宇等[14]采用吸收光谱法在白花蛇舌草中测定出其含有Fe、Zn、Ca及Mg等元素,这些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都为以后白花蛇舌草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
目 录
1绪 论 1
1.1白花蛇舌草的概述 1
1.2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1
1.2.1黄酮类 1
1.2.2蒽醌类 1
1.2.3多糖类 2
1.2.4甾醇类 2
1.2.5其他 2
1.3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2
1.3.1抗肿瘤作用 2
1.3.2抗炎 3
1.3.3抗氧化 3
1.4临床应用 3
1.4.1治疗炎性疾病 3
1.4.2抗肿瘤 4
1.4.3抗菌作用 4
2材料与方法 6
2.1材料与试剂 6
2.2实验仪器 6
2.3实验的方法 6
2.3.1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6
2.3.2大孔树脂预处理取适量树脂 6
2.3.3大孔树脂纯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工艺参数考察 7
2.3.3.1树脂种类的筛选 7
2.3.3.2上样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7
2.3.3.3上样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7
2.3.3.4洗脱速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7
3结果与分析 8
3.1树脂种类的筛选 8
3.2上样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8
3.3上样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9
3.4洗脱速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5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纯化效果 10
3.5.1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含量测定 10
3.5.2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率测定 10
3.5.3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纯化后转移率测定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白花蛇舌草的概述
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diffusa Willd)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草药材,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带根全草入药。通常又有蛇舌草、蛇针草、龙舌草、蛇总管、羊须草等别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Ⅲ收载的药材品种之一[1]。根据播种的时间一年可分为2次收割,春天播种收获时间在8月份中下旬,秋天播种收获时间在11月份上中旬,采收以后,洗净,可鲜用也可晒干储藏。其一般在海拔大概800米的地区生长,大多生长在山地或者岩石上,现在由于它的需求量大,资源少,所以常见于溪畔、田边等较为湿润的旷地。主要产自于我国长江的以南地区,福建、广西、江西、湖北、江苏等省[23]。其成药味微苦,药性寒凉,以全草供药用。其含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等多种疗效,尤其对于肿瘤,炎症这两方面的疗效比较确切。临床上经常会用于治疗咳喘肺热;咽喉疼痛;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以及肿瘤等[4]。它的资源分布极其丰富广泛、作用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还有价格低廉物超所值的特点,所以,白花蛇舌草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中草药材之一,如果配伍得当的话,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1.2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直至现在,很多研究里都发现白花蛇舌草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甾醇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的成分,与此同时也含有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的成分。
1.2.1黄酮类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了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是从其中提取出来的一个有效部,对于自然界植物来说黄酮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成分,在植物的生成长,发的成育,开花,结果的成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极的成其大的作用。经查阅资料了解到,黄酮类成分中主要含有芦的丁,山柰大酚、槲皮大素以及二者的单糖大苷和双糖大苷,而且山柰酚和槲皮素能够起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乳糖苷等[5]。张海娟[6]等采用各种分离的方法分离从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中经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型的化合物,最终经过光谱分析鉴定其中结构功能。
/
1.2.2蒽醌类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白花蛇舌草的蒽醌类化合物,它的复合物可以由人工合成,同时也存在于天然合成中。其时间最早的,由国外学者报道出来的有3种,分别是二甲甲氧基蒽醌、甲氧基蒽醌和羟基蒽醌。除此之外,于莉等[7]采用层析法的方法最后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通过应用理化性质,氢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各种波谱解析的方式方法来确定该化合物为二羟基3甲基蒽醌,同时,经美国化学会旗下的Scifinder系统检索也从中发现该化合物是第一次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蒽醌类化合物。还有黄卫华等[8],同样也是首次从中分离得到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和二羟基2甲基蒽醌。
1.2.3多糖类
构成人类生命的重要的基本物质有四种,多糖是其中之一。在高等植物、微生物、动物等中都有大量的存在。凌育赵[9]对于白花蛇舌草中的多糖类成分进行研究的时候,从提取到分离再到结果鉴定直到最后的含量测定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发现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所含含量在15%以上,其主要糖类就是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何果糖等。除此之外,宝炉丹等[10]先通过衍生化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成衍生化产物,然后对白蛇舌草的水溶性的多糖的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与测定,最后用灵敏度高而且方法简单的苯酚硫酸测多糖法来测定白花蛇舌草总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的产地药材中以广东地区的多糖含量最为高,其达到12%还多,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白花蛇舌草中多糖是由4种糖组成的一种复杂多糖,而且多糖水解物中的各单糖的含量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
1.2.4甾醇类
甾醇又被称为固醇,是分布于植物,动物,菌类等当中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其化合物有β谷甾醇、麦角固醇等;目前为止,对于甾醇类化合物是不是白花蛇舌草中的有效成分在国内还存在一些异议[11],有部分学者认为甾醇类化合物是无效成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甾醇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细胞活性,尤其是对于乳腺癌细胞株来讲,具有中等强度活性。另外呢,毛杏飞[12]通过对白花蛇舌草中甾体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中得到,其中含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等多种化合物,经过所有学习后总结得出甾体类型的化合物是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效果其中的有效成分。
1.2.5其他
除了研究白花蛇舌草中蒽醌类,多糖类,甾醇类,黄酮类这些化合物之外,经不断的深入研究得白花蛇舌草中还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和无机微量元素等一些一定数量的其他化学成分。刘志刚等[13]也对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中挥发油的成分通过应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发现挥发油主要是以脂肪酸类及脂肪酸酯为主。卑占宇等[14]采用吸收光谱法在白花蛇舌草中测定出其含有Fe、Zn、Ca及Mg等元素,这些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都为以后白花蛇舌草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