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中六个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摘 要研究目的创建对中药材桑白皮中新绿原酸、紫云英苷等6种活性成分的含测方法,提高桑白皮药材质量控制水平。研究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显示桑皮苷A、新绿原酸、绿原酸、桑根酮C、紫云英苷和桑辛素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00167~0.0668,0.00106~0.0424,0.00795~0.318,0.00500~0.200,0.00165~0.0660和0.00124~0.04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6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8.3%,97.8%,99.1%,99.3%,99.5%和100.4%,RSD分别为0.55%,0.20%,0.25%,0.40%,0.74%和2.64%。结论这个方法简单、精确,分离效果显著,可成为桑白皮质量评估的一种依据。
目 录
1文献研究 1
1.1 本草考证 1
1.2 桑白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1.2.1生物碱类成分 1
1.2.2黄酮类成分 2
1.2.3多糖类成分 3
1.2.4其他类成分 3
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4
2实验研究 5
2.1实验材料与仪器 5
2.1.1实验药材 5
2.1.2实验试剂与仪器 5
2.2实验方法 6
2.2.1色谱条件 6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
2.2.4线性关系考察 6
2.2.5精密度试验 8
2.2.6稳定性试验 8
2.2.7重复性试验 8
2.2.8加样回收率试验 8
2.2.9样品含量测定 9
2.3 讨论 10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5
文献研究
本草考证
桑白皮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是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大部分呈现出卷筒形状、片状等,大小不等,厚度约为1到4 毫米。(见图1.1)味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辛;性寒,归肺、脾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利水消肿、泻肺平喘之功效[1]。

图1.1 桑白皮
桑白皮研究进展
桑白皮在我国是较常用的中药,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桑白皮分布较广且资源丰富,开发桑白皮的多方面用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桑白皮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二苯乙烯类等成分。
1.2.1生物碱类成分
现在,许多研究报道证实桑白皮的降血糖有效成分之一是生物碱类成分,桑白皮中的多羟基生物碱通过抑制糖苷水解酶活性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陈仕云等[2]由桑白皮中成功分离Lycine、Namid proline等成分。桑的各种部位都可以检测到1脱氧野尻霉素,但它们的含量相差甚大,桑树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从低至高依次是桑叶、桑枝、桑白皮[3]。
1脱氧野尻霉素和α1,4葡萄糖结构十分相同,是一种哌啶类多羟基生物碱,机体内糖类抑制的源头往往是通过对新陈代谢的控制,对降血糖有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如今在全球相关领域成为热点化合物进行研究。1脱氧野尻霉素可以抑制Caco2细胞单层模型麦芽糖酶活性(IC50=0.06 μmol/L),伏格列波糖抑制效果与1脱氧野尻霉素相等,而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抑制效果低于1脱氧野尻霉素,但是DNJ抑制α糖苷酶的效果体外强于体内[4,5]。You等[6]通过四氧嘧啶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发现1脱氧野尻霉素与桑叶多糖联合使用可以通过调控肝脏的葡糖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来调整控制肝糖原代谢。Yoshikuni等[7]的研究显示1脱氧野尻霉素对大鼠餐后血糖有调节作用,服药剂量和餐后血糖呈相关性,1脱氧野尻霉素竞争性抑制α糖苷酶。Li等[8]研究了1脱氧野尻霉素对糖尿病小鼠吸收和代谢葡萄糖的影响,静注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表明葡萄糖经过肠道时1脱氧野尻霉素可以抑制其吸收并加速葡萄糖在肝脏的代谢,也可以降低钠葡萄糖共载运体,钠/钾三磷酸腺苷,葡萄糖转运蛋白2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的表达。经研究证实,对磷酸化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是1,4二脱氧1,4亚氨基D阿拉伯糖醇,对人体进行实验发现其对糖原的分解存在抑制效果,而对磷酸化酶的抑制效果在体内并不显著[9,10]。
1.2.2黄酮类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桑白皮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包括桑根酮B、C、D、G,桑色醇,桑黄酮G、H,桑白皮素C、D等。
杨利红等[11]研究结果显示,桑根酮G具有抗炎作用,通过上调抑阳因子IL10的合成,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B、IL6的合成来发挥治疗效果。韦媛媛等[12]通过浓氨水引咳法来研究黄酮的镇咳祛痰效果,结果表明桑白皮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效果,其中桑色醇在总黄酮里质量分数较高,实验发现桑色醇有抗流感的药理作用。Nomura指出桑白皮降血压成分的机理是与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的抑制息息相关,对血小板聚集起到抵抗作用的是桑根皮素,其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来诱导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3,14]。高颖等[15]研究结果证实服药前、中期桑白皮黄酮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服药后期不仅降血糖、血脂作用明显而且对胰岛素的抵抗有改善的功效,桑白皮黄酮不仅副作用少而且还能调节体质量。桑白皮黄酮同阿卡波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效果十分接近,桑皮苷A与葡萄糖苷酶结合具有较高的活性,是发挥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成分之一[16,17]。
1.2.3 多糖类成分
桑白皮多糖类成分在治疗一些疾病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桑白皮多糖类成分包括桑多糖、甲壳素、壳聚糖等。黄强等[18]采用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进行实验证明桑白皮中多糖对自由基造成的不完整膜结构和功能及肝细胞坏死有保护作用。董德刚等[19]对实验小鼠采用鼻腔接种成功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模型,采用低、中、高剂量进行研究发现三种剂量的肺泡壁增厚程度不一致,低剂量中重度增厚,高中剂量轻中度增厚但低剂量的治疗效果劣于高中剂量,研究结果证实桑白皮多糖除了增加免疫系统的清除病毒能力之外还能通过减轻肺组织炎性损伤来使感染病毒的人体尽快恢复的双重作用。张晓曼等[20]采用水提获得桑白皮多糖,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柱层析得到命名为CMAα1,CMAα5,CMAb11的均一多糖,结构分析显示CMAα1、CMAα5是淀粉多糖,CMAb11为RG1型果胶类多糖,研究结果显示CMAb11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且对体内正常细胞损伤较低。
1.2.4 其他类成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