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播种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白及种子育苗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以草炭土︰珍珠岩(1︰1)、蛭石、水苔及林下土为栽培基质,进行直播育苗和液体培养后播种育苗,生长期间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及多菌灵、GA等添加剂,考察不同培养条件、不同播种方式、不同管理方式对白及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白及种子育苗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先于1/2MS液体培养基培养萌发后再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定期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光周期12 h/d,在该培养条件下50 d后白及种子萌发率可达80%;白及幼苗喷施GA,可有效促进白及幼苗的伸高伸长。结论1/2MS液体培养基可促进白及萌发,GA可促进白及幼苗伸长。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试验方法 2
1.2.1 直接播种 2
1.2.2 液体培养播种 2
1.2.3 营养液的配置 2
1.2.4 多菌灵和GA对白及幼苗的影响 3
1.3 数据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不同播种方式对白及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3
2.1.1 不同播种方式对白及种子发芽率或成苗率的影响 3
2.1.2 不同播种方式对白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 3
2.2 不同培养条件对白及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2.1 不同基质对白及种子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2.2 不同培养方式对白及种子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3 不同管理方式对白及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3.1 多菌灵和GA对白及种子成苗率的影响 4
2.3.2 多菌灵和GA对白及幼苗的影响 4
3 讨论 5
3.1 白及种子萌发与营养的关系 5
3.2 白及种子萌发与基质的关系 5
3.3 多菌灵及GA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播种技术研究
引言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白及、连及草、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等。分布于中国至朝鲜、日本[12]。白及野生于海拔500~1500 m的山坡、草丛、沟谷、溪边及树林下,喜生于较阴凉湿润的腐殖土及沙壤土上,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耐寒。白及的块茎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具有消肿生肌、止血敛疮等功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金疮出血、溃疡疼痛等症[3]。因白及所具有止血、保护胃黏膜、抗菌、抗癌、抗肿瘤、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生长的功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需求量日益增加。此外,白及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因此市场对白及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及遭到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为保护白及野生资源,人工繁育和栽培白及势在必行。
白及的种子细小且无胚乳,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47]。但分株繁殖繁殖系数低,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因此国内开始外对白及无菌播种进行研究,且已经有很多报道[89],并对白及种子的无菌萌发过程[10]、白及种子染菌萌发过程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11]进行了研究,但组培苗价格昂贵,不利于大田生产。近年来随着液体播种技术的愈发成熟,这种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种子萌发困难、或某些对早熟栽培有特殊要求的作物上[12]。根据国外试验结果,出芽较慢的作物采用液体播种比传统播种出苗早得多、出苗率也高。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探索液体播种技术,以便为提高植物种子的萌发。液体播种技术可以使幼苗生长更迅速,更整齐一致,幼苗素质也能大大提高。与常规条播相比,液体播种具有潜在优势,这是因为用于播种的种子经过了预处理,种子在理想的条件下萌发,会避免种子直播于土壤时,田间各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产生的不利影响[13];与坐水播种相比,液体播种大大减少了机具的携水量,减小了机具田间的使用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了工效。本实验通过对白及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使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的播种技术进行处理,来观察不同条件下萌发种子的发芽情况及生长状况,旨在探究适宜萌发种子出芽的土壤类型和合适的培养条件,为白及的扩繁引种栽培奠定基础和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白及蒴果采集自大学中药材科学系实验大棚,并由大学中药材科学系王康才教授鉴定为兰科植物白及属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1.2 试验方法
1.2.1 直接播种 首先将采集的蒴果小心的剖开,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草炭土︰珍珠岩(1︰1)、蛭石、水苔、林下土等不同基质表面,尽量保证撒播的均匀性,之后每隔5d喷施一次水或改良Hoagland’s营养液。根据基质类型和管理方式分为,处理1(z1):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水;处理2(z2):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水;处理3(z3):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水;处理4(z4):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水;处理5(z5):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6(z6):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7(z7):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8(z8):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每组处理有5个重复,下同)
1.2.2 液体培养播种 用1/2 MS液体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均添加30 gL1蔗糖。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 min。将采集的蒴果放入含有洗涤剂的烧杯中,摇晃洗涤15 min,再用流水冲洗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浸泡15 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34次,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待用。在无菌条件下纵向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 ℃,光照强度2000~2500 lx,光照时间12 hd1。待液体培养基中的白及种子萌发后再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蛭石、水苔、林下土等不同基质表面,之后每隔5 d浇洒一次水或改良Hoagland’s营养液。根据基质类型和管理方式分为,处理1(y1):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水;处理2(y2):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水;处理3(y3):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水;处理4(y4):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水;处理5(y5):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6(y6):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7(y7):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8(y8):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试验方法 2
1.2.1 直接播种 2
1.2.2 液体培养播种 2
1.2.3 营养液的配置 2
1.2.4 多菌灵和GA对白及幼苗的影响 3
1.3 数据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不同播种方式对白及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3
2.1.1 不同播种方式对白及种子发芽率或成苗率的影响 3
2.1.2 不同播种方式对白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 3
2.2 不同培养条件对白及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2.1 不同基质对白及种子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2.2 不同培养方式对白及种子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3 不同管理方式对白及萌发生长情况的影响 4
2.3.1 多菌灵和GA对白及种子成苗率的影响 4
2.3.2 多菌灵和GA对白及幼苗的影响 4
3 讨论 5
3.1 白及种子萌发与营养的关系 5
3.2 白及种子萌发与基质的关系 5
3.3 多菌灵及GA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播种技术研究
引言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白及、连及草、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等。分布于中国至朝鲜、日本[12]。白及野生于海拔500~1500 m的山坡、草丛、沟谷、溪边及树林下,喜生于较阴凉湿润的腐殖土及沙壤土上,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耐寒。白及的块茎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具有消肿生肌、止血敛疮等功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金疮出血、溃疡疼痛等症[3]。因白及所具有止血、保护胃黏膜、抗菌、抗癌、抗肿瘤、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生长的功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需求量日益增加。此外,白及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因此市场对白及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及遭到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为保护白及野生资源,人工繁育和栽培白及势在必行。
白及的种子细小且无胚乳,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47]。但分株繁殖繁殖系数低,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因此国内开始外对白及无菌播种进行研究,且已经有很多报道[89],并对白及种子的无菌萌发过程[10]、白及种子染菌萌发过程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11]进行了研究,但组培苗价格昂贵,不利于大田生产。近年来随着液体播种技术的愈发成熟,这种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种子萌发困难、或某些对早熟栽培有特殊要求的作物上[12]。根据国外试验结果,出芽较慢的作物采用液体播种比传统播种出苗早得多、出苗率也高。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探索液体播种技术,以便为提高植物种子的萌发。液体播种技术可以使幼苗生长更迅速,更整齐一致,幼苗素质也能大大提高。与常规条播相比,液体播种具有潜在优势,这是因为用于播种的种子经过了预处理,种子在理想的条件下萌发,会避免种子直播于土壤时,田间各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产生的不利影响[13];与坐水播种相比,液体播种大大减少了机具的携水量,减小了机具田间的使用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了工效。本实验通过对白及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使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的播种技术进行处理,来观察不同条件下萌发种子的发芽情况及生长状况,旨在探究适宜萌发种子出芽的土壤类型和合适的培养条件,为白及的扩繁引种栽培奠定基础和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白及蒴果采集自大学中药材科学系实验大棚,并由大学中药材科学系王康才教授鉴定为兰科植物白及属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1.2 试验方法
1.2.1 直接播种 首先将采集的蒴果小心的剖开,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草炭土︰珍珠岩(1︰1)、蛭石、水苔、林下土等不同基质表面,尽量保证撒播的均匀性,之后每隔5d喷施一次水或改良Hoagland’s营养液。根据基质类型和管理方式分为,处理1(z1):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水;处理2(z2):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水;处理3(z3):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水;处理4(z4):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水;处理5(z5):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6(z6):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7(z7):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8(z8):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每组处理有5个重复,下同)
1.2.2 液体培养播种 用1/2 MS液体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均添加30 gL1蔗糖。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 min。将采集的蒴果放入含有洗涤剂的烧杯中,摇晃洗涤15 min,再用流水冲洗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浸泡15 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34次,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待用。在无菌条件下纵向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 ℃,光照强度2000~2500 lx,光照时间12 hd1。待液体培养基中的白及种子萌发后再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蛭石、水苔、林下土等不同基质表面,之后每隔5 d浇洒一次水或改良Hoagland’s营养液。根据基质类型和管理方式分为,处理1(y1):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水;处理2(y2):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水;处理3(y3):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水;处理4(y4):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水;处理5(y5):播种于蛭石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6(y6):播种于草炭土︰珍珠岩(1︰1)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7(y7):播种于水苔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处理8(y8):播种于林下土中,喷施改良Hoagland’s营养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