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生姜汤复方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摘 要生姜汤由生姜、桂心、甘草三味药组成,源自著作《千金方》,有温中下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里寒证等。原方多以汤剂形式出现,具有携带、贮存以及运输不便,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而复方颗粒剂则既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还能保留原处方中各药材的综合疗效,符合中医用药的特点。鉴于此,将符合传统中医理论的生姜汤开发成复方颗粒剂。本论文主要以生姜汤为基础,在传统煎煮汤剂的基础上优化提取工艺,将此经方改良成复方颗粒剂。在其制剂工艺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药物与辅料比例为1∶1.5,糊精与蔗糖比例为4∶3,润湿剂乙醇浓度为85%,干燥温度为60℃。按照最佳方案制得颗粒,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得到粒度合格率为90.9%,水分含量为5.8%,外观以及溶化性皆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的颗粒剂。
目 录
1 绪论 1
1.1 生姜汤的现代研究 1
1.1.1 处方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 1
1.1.2 生姜汤的药理作用 2
1.1.3 生姜汤的临床作用 3
1.2 复方颗粒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研究 7
2.1 仪器与设备 7
2.2 药材与试剂 7
2.3 复方生姜汤颗粒剂制剂工艺路线设计 8
2.3.1 辅料的选择 8
2.3.2 实验步骤 8
2.3.3 正交试验 9
2.4 质量检查 13
2.4.1 性状 13
2.4.2 粒度 13
2.4.3 水分 14
2.4.4 溶化性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生姜汤,来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卷十六,全方由生姜,桂心,甘草三味中药组成。方中生姜为君药,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效[1];桂心为臣药,能增强生姜的温中之功,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效;甘草为佐药,具有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补益中气之效[2]。全方选药精当,配伍合理,阵法分明,可温里驱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疏通气机,其治疗里寒等症临床疗效显著。
1.1 生姜汤的现代研究
生姜汤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对其研究次数略多,记录在册的内容不在少数。根据其相关文献,在此部分对生姜汤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1.1.1 处方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茎,是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3]。生姜主含姜醇、姜烯以及芳香醇等挥发性成分。生姜中含其代表性活性成分二苯基庚烷以及少量黄酮类化合物,还含其辣味成分姜辣素,姜辣素的主要成分为姜酚和姜脑等等。生姜可镇吐,镇痛以及抗炎消肿,它能推动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增加食欲的目的,正常人嚼它,还可使血压升高。
桂心是去掉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外层粗皮的里层[4]。桂心主含桂皮醛、乙酸桂皮脂以及乙酸苯丙酯等等挥发油成分,这些总称为桂皮油或者肉桂油。桂心中还含多糖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粘液质、鞣质等。桂心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桂心水煎液可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肉桂油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增强消化机能,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的作用。肉桂油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消化道的积气的原因是它可以通过刺激嗅觉反射性来促进肠运动;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都可以被其抑制;其还可降血糖、降血脂,引起子宫充血,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功能等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者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以及根茎[5]。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酸以及甘草甜素;同时还有部分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等等。甘草有镇咳、解毒、祛痰、抗炎、抗肿瘤、抗酸、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过敏、抗心律失常和对肠胃平滑肌痉挛的缓解作用,它能对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的粘膜起到保护作用;还有与葡萄糖醛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作用,前者相似作用是可解某些毒物的毒,后者相似作用是可抑制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
以上三味药的化学成分见表1.1。
表1.1 各药物的化学成分
主要性
生姜
桂心
甘草
主要
挥发油
肉桂油
甘草酸
其它
姜辣素,二苯基庚烷,黄酮类化合物等
多糖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粘液质,鞣质等
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香豆素等
综上所述:结合传统理论和现代药理学对配方中原料的研究[6],确定复方生姜汤颗粒的功效成分为挥发油,有机酸。
1.1.2 生姜汤的药理作用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生姜汤对肠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与成分及平滑肌机能状态有关[7]。其挥发油成分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增强肠张力、节律及蠕动;能够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组胺致离体回肠的收缩;能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但不影响小鼠的肠胃蠕动;对兔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缓解肠胃痉挛性疼痛。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生姜汤中挥发油成分对血管有扩张作用[8],可显著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降低血压对肾上腺再生高血压的大鼠,可使其血压明显下降;其有机酸成分可有效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等血脂性成分,具有降脂作用。如若要使家兔的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减轻血管硬化程度,则采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如若要抑制家兔的大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则采用大剂量药物治疗。
抗溃疡:生姜汤具有保护胃黏膜和抗溃疡的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保护胃黏膜不受损害[9]。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以达到抑制多种实验性溃疡的目的,是因为其中含有挥发油成分;其可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与释放内源性PG,抑制胃酸的分泌,使其己糖胺含量增加,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再生以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是因为其中含有机酸成分。
目 录
1 绪论 1
1.1 生姜汤的现代研究 1
1.1.1 处方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 1
1.1.2 生姜汤的药理作用 2
1.1.3 生姜汤的临床作用 3
1.2 复方颗粒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研究 7
2.1 仪器与设备 7
2.2 药材与试剂 7
2.3 复方生姜汤颗粒剂制剂工艺路线设计 8
2.3.1 辅料的选择 8
2.3.2 实验步骤 8
2.3.3 正交试验 9
2.4 质量检查 13
2.4.1 性状 13
2.4.2 粒度 13
2.4.3 水分 14
2.4.4 溶化性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生姜汤,来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卷十六,全方由生姜,桂心,甘草三味中药组成。方中生姜为君药,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效[1];桂心为臣药,能增强生姜的温中之功,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效;甘草为佐药,具有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补益中气之效[2]。全方选药精当,配伍合理,阵法分明,可温里驱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疏通气机,其治疗里寒等症临床疗效显著。
1.1 生姜汤的现代研究
生姜汤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对其研究次数略多,记录在册的内容不在少数。根据其相关文献,在此部分对生姜汤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1.1.1 处方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茎,是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3]。生姜主含姜醇、姜烯以及芳香醇等挥发性成分。生姜中含其代表性活性成分二苯基庚烷以及少量黄酮类化合物,还含其辣味成分姜辣素,姜辣素的主要成分为姜酚和姜脑等等。生姜可镇吐,镇痛以及抗炎消肿,它能推动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增加食欲的目的,正常人嚼它,还可使血压升高。
桂心是去掉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外层粗皮的里层[4]。桂心主含桂皮醛、乙酸桂皮脂以及乙酸苯丙酯等等挥发油成分,这些总称为桂皮油或者肉桂油。桂心中还含多糖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粘液质、鞣质等。桂心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桂心水煎液可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肉桂油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增强消化机能,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的作用。肉桂油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消化道的积气的原因是它可以通过刺激嗅觉反射性来促进肠运动;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都可以被其抑制;其还可降血糖、降血脂,引起子宫充血,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功能等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者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以及根茎[5]。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酸以及甘草甜素;同时还有部分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等等。甘草有镇咳、解毒、祛痰、抗炎、抗肿瘤、抗酸、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过敏、抗心律失常和对肠胃平滑肌痉挛的缓解作用,它能对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的粘膜起到保护作用;还有与葡萄糖醛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作用,前者相似作用是可解某些毒物的毒,后者相似作用是可抑制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
以上三味药的化学成分见表1.1。
表1.1 各药物的化学成分
主要性
生姜
桂心
甘草
主要
挥发油
肉桂油
甘草酸
其它
姜辣素,二苯基庚烷,黄酮类化合物等
多糖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粘液质,鞣质等
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香豆素等
综上所述:结合传统理论和现代药理学对配方中原料的研究[6],确定复方生姜汤颗粒的功效成分为挥发油,有机酸。
1.1.2 生姜汤的药理作用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生姜汤对肠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与成分及平滑肌机能状态有关[7]。其挥发油成分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增强肠张力、节律及蠕动;能够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组胺致离体回肠的收缩;能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但不影响小鼠的肠胃蠕动;对兔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缓解肠胃痉挛性疼痛。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生姜汤中挥发油成分对血管有扩张作用[8],可显著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降低血压对肾上腺再生高血压的大鼠,可使其血压明显下降;其有机酸成分可有效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等血脂性成分,具有降脂作用。如若要使家兔的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减轻血管硬化程度,则采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如若要抑制家兔的大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则采用大剂量药物治疗。
抗溃疡:生姜汤具有保护胃黏膜和抗溃疡的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保护胃黏膜不受损害[9]。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以达到抑制多种实验性溃疡的目的,是因为其中含有挥发油成分;其可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与释放内源性PG,抑制胃酸的分泌,使其己糖胺含量增加,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再生以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是因为其中含有机酸成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