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生长及总酚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生长、总酚含量等的影响,旨在为白及的生产提供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方法:将茉莉酸甲酯分为9个浓度梯度,研究不同浓度处理对白及幼苗折干率、SOD、POD等活性等的影响。结果:在40 μmol·L-1浓度下生长的白及叶长叶宽较其他浓度和对照高。浓度为80 μmol·L-1时,CAT活性达到峰值,茉莉酸甲酯组的白及较对照组SOD、POD活性高。60 μmol·L-1时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总酚含量在40 μmol·L-1时达到峰值。20 μmol·L-1、40 μmol·L-1浓度下的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及总酚含量的研究中,40 μmol·L-1浓度促进白及叶长叶宽作用较明显,受胁迫程度相对较低,总酚含量较高。因此,通过茉莉酸甲酯影响白及的生长和抗逆性等对于生产高质量白及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1
1.1实验材料与试剂 1
1.2实验方法 2
1.2.1培养基配制方法2
1.2.2白及培养方法2
1.2.3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影响的测定方2
1.2.4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理指标、总糖、还原糖及总酚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2
1.3数据分析 2
2 结果与分析2
2.1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的影响2
2.1.1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折干率的影响2
2.1.2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叶数2
2.2茉莉酸甲酯对白及抗逆性的影响3
2.2.1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SOD、POD、CAT活性3
2.2.2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MDA及脯氨酸活性影响3
2.2.3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可溶性糖、还原糖、总酚含量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3
3 讨论 4
致谢4
参考文献4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生长及总酚含量的影响
引言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unb.)Teichb.f.]是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广西的西北、西南山区有较多的野生白及资源分布[1]。白及的药用部位为干燥块茎,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2]。白及因其观赏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采用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不仅能获得大量无病毒的种苗满足市场需要,而且有利于白及野生资源的保护[3]。茉莉酸甲酯(MeJA)是与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大量研究表明,茉莉酸类化合物不仅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4,5],而且它与经典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相似[6]。研究表明,用茉莉酸甲酯能激活石斛的次生代谢过程,提高了生物活性物质成分积累,显著提高石斛苗生物量,对苗期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7]。MeJ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能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低浓度的MeJA能促进幼苗生长[8]。通过研究外源MeJ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于植物的生产与品质的保证具有一定意义。在大部分具有止血功效的中药中,均含有酚类成分,研究表明,这一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效果,如地榆中的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小蓟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咖啡酸等。因此,研究MeJA对白及幼苗生长和总酚含量的影响,有利于优化白及无菌播种的组织培养,对于白及的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实验所用蒴果于8~9月采集于大学中药材科学系实验大棚,由大学中药材科学系王康才教授鉴定,为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Teichb.f.蒴果。将蒴果内种子播种于1/2MS+1.0 mgL1NAA培养基上培养60 d,得到无菌幼苗。选取叶色、生长势、高度基本一致的无菌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试剂:茉莉酸甲酯(MeJA)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α萘乙酸(NAA)由中国医药(集团)上海试剂公司提供。
1.2 实验方法
1.2.1 培养基配制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3%蔗糖,0.9%琼脂,1.0 mgL1NAA ,pH=5.8,培养基在121 ℃下灭菌30 min,茉莉酸甲酯浓度0、20、40、60、80、100、120、140、160 μmolL1。(过滤灭菌,趁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未凝固前加入摇匀),每个浓度重复3次。
1.2.2 白及培养方法 采用无菌条件下的组织培养方式。先将白及蒴果放入洗洁精中进行清洗,在流动水下冲洗20 min,于无菌台上放入75%酒精中30 s,再用5%的NaClO溶液进行消毒15 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剥开蒴果外壳,将细小的白及种子均匀撒在预先配好的培养基上。待幼苗生长60 d后,选取叶色、生长势、高度基本一致的无菌幼苗分别转接到预先加入了茉莉酸甲酯的培养基中。
1.2.3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影响的测定方法 通过测量9个浓度梯度下生长的白及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和折干率,评价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的影响。
1.2.4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理指标、总糖、还原糖及总酚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 采用氮蓝四唑(NBT)法[9]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9]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9]测定测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9]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9]测定可溶性蛋白;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9]: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9]测定还原糖;采用Folin酚比色法[10]测定总酚含量;采用茚三酮法[9]测定脯氨酸含量。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进行统计,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的影响
2.1.1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折干率的影响 选取白及幼苗在分析天平上测定鲜重,将幼苗放入烘箱中60 ℃烘至重量不变后测定干重,重复3次,计算得到的折干率结果见表1。折干率主要表现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160 μmolL1时达到最大。但随浓度增加折干率亦有下降,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并未看出明显的规律性,可能和幼苗的随机选择有一定关系。在加入了茉莉酸甲酯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白及幼苗折干率较对照高,说明MeJA对白及生长的内含物具有一定影响,研究MeJA对白及生长的影响对未来生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表1 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白及折干率的影响(n=3)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Jasmonate on drying rate(n=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1
1.1实验材料与试剂 1
1.2实验方法 2
1.2.1培养基配制方法2
1.2.2白及培养方法2
1.2.3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影响的测定方2
1.2.4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理指标、总糖、还原糖及总酚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2
1.3数据分析 2
2 结果与分析2
2.1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的影响2
2.1.1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折干率的影响2
2.1.2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叶数2
2.2茉莉酸甲酯对白及抗逆性的影响3
2.2.1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SOD、POD、CAT活性3
2.2.2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MDA及脯氨酸活性影响3
2.2.3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可溶性糖、还原糖、总酚含量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3
3 讨论 4
致谢4
参考文献4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生长及总酚含量的影响
引言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unb.)Teichb.f.]是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广西的西北、西南山区有较多的野生白及资源分布[1]。白及的药用部位为干燥块茎,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2]。白及因其观赏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采用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不仅能获得大量无病毒的种苗满足市场需要,而且有利于白及野生资源的保护[3]。茉莉酸甲酯(MeJA)是与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大量研究表明,茉莉酸类化合物不仅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4,5],而且它与经典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相似[6]。研究表明,用茉莉酸甲酯能激活石斛的次生代谢过程,提高了生物活性物质成分积累,显著提高石斛苗生物量,对苗期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7]。MeJ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能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低浓度的MeJA能促进幼苗生长[8]。通过研究外源MeJ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于植物的生产与品质的保证具有一定意义。在大部分具有止血功效的中药中,均含有酚类成分,研究表明,这一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效果,如地榆中的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小蓟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咖啡酸等。因此,研究MeJA对白及幼苗生长和总酚含量的影响,有利于优化白及无菌播种的组织培养,对于白及的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实验所用蒴果于8~9月采集于大学中药材科学系实验大棚,由大学中药材科学系王康才教授鉴定,为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Teichb.f.蒴果。将蒴果内种子播种于1/2MS+1.0 mgL1NAA培养基上培养60 d,得到无菌幼苗。选取叶色、生长势、高度基本一致的无菌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试剂:茉莉酸甲酯(MeJA)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α萘乙酸(NAA)由中国医药(集团)上海试剂公司提供。
1.2 实验方法
1.2.1 培养基配制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3%蔗糖,0.9%琼脂,1.0 mgL1NAA ,pH=5.8,培养基在121 ℃下灭菌30 min,茉莉酸甲酯浓度0、20、40、60、80、100、120、140、160 μmolL1。(过滤灭菌,趁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未凝固前加入摇匀),每个浓度重复3次。
1.2.2 白及培养方法 采用无菌条件下的组织培养方式。先将白及蒴果放入洗洁精中进行清洗,在流动水下冲洗20 min,于无菌台上放入75%酒精中30 s,再用5%的NaClO溶液进行消毒15 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剥开蒴果外壳,将细小的白及种子均匀撒在预先配好的培养基上。待幼苗生长60 d后,选取叶色、生长势、高度基本一致的无菌幼苗分别转接到预先加入了茉莉酸甲酯的培养基中。
1.2.3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影响的测定方法 通过测量9个浓度梯度下生长的白及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和折干率,评价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的影响。
1.2.4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理指标、总糖、还原糖及总酚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 采用氮蓝四唑(NBT)法[9]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9]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9]测定测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9]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9]测定可溶性蛋白;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9]: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9]测定还原糖;采用Folin酚比色法[10]测定总酚含量;采用茚三酮法[9]测定脯氨酸含量。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进行统计,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生长的影响
2.1.1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折干率的影响 选取白及幼苗在分析天平上测定鲜重,将幼苗放入烘箱中60 ℃烘至重量不变后测定干重,重复3次,计算得到的折干率结果见表1。折干率主要表现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160 μmolL1时达到最大。但随浓度增加折干率亦有下降,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并未看出明显的规律性,可能和幼苗的随机选择有一定关系。在加入了茉莉酸甲酯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白及幼苗折干率较对照高,说明MeJA对白及生长的内含物具有一定影响,研究MeJA对白及生长的影响对未来生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表1 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白及折干率的影响(n=3)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Jasmonate on drying rate(n=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