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生物量与有机酸的初步研究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2
1.2 方法2
1.2.1 半夏染色体数量观察3
1.2.3 半夏生长指标测定3
1.2.4 半夏琥珀酸含量测定3
1.3 数据处理4
2 结果与分析4
2.1 半夏染色体数目和倍性观察4
2.2 不同染色体倍性对半夏生长指标的比较5
2.2.1 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叶面积与须根数测定结果5
2.2.2 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块茎质量测定结果5
2.3 染色体倍性对琥珀酸含量的影响6
3 讨论6
3.1 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生长指标的比较6
3.2 染色体倍性对琥珀酸含量的影响6
3.2.1 关于半夏染色体的数目6
3.2.2 染色体倍性对琥珀酸含量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Abstract]7
引言
无土栽培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生物量与有机酸的初步研究
学 生 司敏洁
[摘要] 目的:比较无土栽培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生物量与琥珀酸含量的差异。方法:HPLC谱法测定琥珀酸含量。BSG低渗去壁法测定染色体数量。结果:在相同培养条件下,(1)高倍体半夏块茎质量大于低倍体半;(2)九倍体半夏琥珀酸含量为0.0620%高于六倍体半夏琥珀酸含量0.0078%。结论:(1)染色体倍性与半夏块茎质量正相关;(2)染色体倍性与半夏琥珀酸含量正相关。
[关键词]:半夏;无土栽培;生物量;琥珀酸;染色体数目
半夏(Pinellia Rhizoma(PR))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Breit.)的天然块茎[1]。主产于我国四川、山东、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省[2]。半夏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其性辛、温,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3]。半夏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核苷类、生物碱类和有机酸类[45]。天南星科半夏属染色体数目约9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该属染色体数目变异幅度较大,在属内、种间、种内呈现多样性变异[6]。十六倍体半夏块茎中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与麻黄碱的绝对含量均高于八倍体半夏及野生半夏,而这3种成分相对于其总量的比率稳定,说明十六倍体半夏在染色体数目增倍后,所含有效药用成分的增加是同步的[7]。针对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生物量的差异进行初步研究,可提高无土栽培半夏产量。测定不同染色体倍性半夏琥珀酸的含量,选择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品种进行无土栽培,为半夏良种繁育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材料引自徐州,经吴健鉴定为半夏(Pinellia ternate ( Thunb.) Breit.)的新鲜块茎。
1.1.1 仪器  GXZ260A只能光照培养箱、 LI3000C叶面积测定仪(LICDR)、FA1104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KQ250B微波超声仪(昆山市超声仪器公司)、TGL16G离心机(飞鸽)F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包括输液泵LC20AT Liquid Pump、紫外检测器SPD20A、岛津色谱柱150×4.6mm、手动进样阀7725i)、Lichrospher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Olympus BX51显微镜。
1.1.2试剂  琥珀酸对照品(上海东懿化学试剂公司,纯度≥99.5%,分析纯,生产批号141211)、磷酸二氢钾(K2HPO4)、硫酸钾(K2SO4)、硝酸铵(NH4NO3)等试剂均为分析纯,甲醇(色谱纯)。
1.2 方法
1.2.1半夏染色体测定 选取3×6育苗盆(口径×深度×下口径=6×5×3cm),育苗盆中每穴装普通沙100g,2/3深度处埋两个新鲜半夏块茎,共36个样品,放入光照培养箱(温度28±1℃,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8hd1)定期浇适量水保持块茎活力。待其萌发后,开始施加营养液,间隔5天施加一次,每次每盆10mL,共施加5次。
营养液配方:氮肥、磷肥微量元素等与霍格兰营养液配方相同。钾肥使用硫酸钾(K2SO4),K元素浓度为2mmolL1。
待半夏块茎次生根生长至0.5~1cm,剪下放入0.02molL1 8羟基喹啉水溶液中,室温下处理3h,卡诺固定液固定24h。
染色体标本制备:固定的材料先用蒸馏水冲洗,用0.075molL1 HCl溶液在60℃水浴下解离30min,再用蒸馏水洗净浸泡7min,滴1滴卡宝染色液染色,常规压片。采用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按植株分别统计。
1.2.2 半夏生长指标测定
在生长期内观察植株长势,测定半夏叶面积、须根数和块茎质量。
1.2.3 半夏琥珀酸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琥珀酸对照品适量,加蒸馏水配制成每1mL约含4mg琥珀酸的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生长情况相似的半夏块茎除去次生根后,80℃下烘干,打粉,过40目筛,得样品粉末。取样品粉末12g,置于干燥的三角烧瓶中,准确加入60mL石油醚,过滤,滤弃石油醚,粉末挥干石油醚,加入60mL95%乙醇,超声提取30min,滤过;残渣再加入40mL95%乙醇两次, 超声提取20min,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干,残渣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2mL,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后,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2.5,7:93);柱温30℃,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进样量10 μL。在该色谱条件下,琥珀酸与其他成分分离效果良好,对照品和样品的HPLC图见图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