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不同炮制品免疫活性比较

摘 要本文对黄精不同炮制品如清蒸黄精,酒蒸黄精,高压炮制黄精中主要基础成分多糖的提取,对其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建立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给小鼠灌胃黄精不同炮制品的药溶液,观察各小组小鼠的反应,对比不同炮制品黄精药液对小鼠的免疫抑制影响,再通过小鼠耳缘致敏实验,观察何种炮制品黄精增强免疫力治疗效果最佳,从而确定何种炮制品的黄精免疫活性最强。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炮制品中酒蒸黄精的免疫活性是最强。
目 录
1 文献综述 1
1.1 黄精概括 1
1.2 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 1
1.2 黄精的炮制 1
1.3 黄精炮制的现代研究 2
1.3.1 炮制工艺研究 3
1.3.2 黄精炮制作用研究 3
1.4 黄精药理作用 4
1.4.1 黄精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4
1.4.2 黄精的抑菌抗炎作用 4
1.4.3 黄精提高和改善记忆力作用 5
2 实验部分 6
2.1 黄精三种炮制品的制备 6
2.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6
2.1.2 方法 6
2.2 多糖含量测定 7
2.2.1 仪器与材料 7
2.2.2 试剂的配制 7
2.2.3对照液的制备 7
2.2.4 供试品的制备 8
2.2.5 供试液的制备 9
2.2.6 含量测定 9
2.3 不同炮制品黄精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9
2.3.1 实验动物、试剂与仪器 9
2.3.2 方法 10
3 结果与讨论 13
3.1 标准曲线 13
3.2 含量测定结果 13
3.3 小鼠造模结果 14
3.3.1 黄精多糖对小鼠的影响 14
3.3.2 黄精多糖对小鼠抗炎症的治疗作用 14
3.3.3黄精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15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文献综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1 黄精概括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按形状不同分为"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大黄精",分布地域为中国、蒙古、朝鲜及西比利亚[1]。一般是在很难受到日照的区域,比如在树林的遮蔽下(生林下),在灌丛之中,或者在山的背阴处,山坡的阴处,经常在海拔8002800米的区域可以发现黄精。黄精性平味甘,它具有补气养阴,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临床上多作为补益药[2]。
1.2 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
多糖、甾体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是黄精的主要成分物质。其中多糖是本篇论文的首要研究内容。多糖是黄精所含最主要、含量最多的活性成分[3]。黄精多糖在临床上扮演重要角色,当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其他免疫调节功效最 主要的物质基础是黄精多糖成分[4~6]。比如,它可以改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因Coγ射线诱导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减少,小鼠血小板总数的减少都能起到明显抵消作用,并可以使照射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结率受辐射后升高[7];在果蝇食用黄精后,对照组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显著低于黄精给药组中果蝇的平均预期寿命和最长寿命[8],该对照实验可以初步判断其具有抗衰老作用。给正常大鼠食用黄精后,测量大鼠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黄精对正常大鼠的血糖不造成明显影响,但可以很轻易降低肾上腺素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携带肾上腺素的小鼠肝脏中cAMP水平也降低[9];除此之外,黄精对新西兰纯种兔的血脂异常起到明显减少的作用,并且对兔血脂水平与动脉内膜泡沫细胞的形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10]。
1.2 黄精的炮制
黄精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打磨,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一种稳定成熟的补益药。黄精的炮制工艺有很多,每一种炮制工艺都有其特点,在差异化各种炮制手法下, 有效成分含量、炮制前后的药理作用和所含化学成分的复杂性都会有大小不一的变化, 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炮制工艺展开了研究。
公元前五世纪南北朝刘宋雷敩撰写了《雷公炮炙论》,这是中国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黄精加工方式,记录了“单蒸法”:凡采得,以溪水洗净后蒸,从巳至子,刀切薄片暴干用[11]。”
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千金翼方》论述了黄精造干法,也叫为重蒸法。其中的蒸、暴之法为后来的“九蒸九曝”法奠定了基础,孟诜则在孙思邈的重蒸法上发明了“九蒸九曝”法,使黄精的炮制工艺上得到了提升。
中药炮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宋朝进入了繁荣时期。逐渐增加了其他炮制方法,例如,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中“细挫阴干捣末”加工方法,他提出先将黄精初加工,切成细条状。而且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采用与蔓荆子九蒸九曝和用酒九蒸九曝,其中用酒九蒸九曝是在黄精的处理过程中加入酒的先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精的处理方法不断改进,到了元明代黄精的炮制方法开始变得统一,如李时珍、李忠立等人依然采用唐宋时期的炮制方法。龚庭贤学习了王怀隐的黄精酒制法后,以此为基础发明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创造了黄精和黑豆一起蒸制的炮制手段,还特别强调这个处理手段不能有铁制品参与。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并改进黄精炮制法,实现了创新。
1.3 黄精炮制的现代研究
每黄精片100kg,用黑豆10kg,白酒、熟蜜各5kg,是黑豆制法,此制法收载在《四川炮制规范》中。除此之外,另有生姜和蜜制法,此中每100kg黄精,就需要5kg的生姜,15kg蜂蜜。1997年出版的《中国药典》中收录了清蒸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和其后版第一部收录了黄精和酒黄精制作工艺,将黄精除杂,洗净,略带水分,将其切成厚片,干燥。酒黄精则需要加入黄酒为辅料,每100kg黄精,加入20kg黄酒。药典中介绍了3种方法,一是酒炖法,二是酒蒸法炖透,三是直接蒸透,三种方法任意一种皆可,炮制后稍微晾干,再切成后片,干燥。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发展到今天的现代临床医学已经抛弃了很多方法,主要留下了2种方法,一是以酒制黄精,二是清蒸黄精。
1.3.1 炮制工艺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