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叶旋覆花种子特性及引发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供试材料 3
1.2 实验方法 3
1.3 数据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条叶旋覆花种子千粒重测定分析 4
2.2 条叶旋覆花种子真实性测定分析 4
2.3 土壤质地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4
2.4 温度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4
2.5 PEG引发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5
2.6 GA3引发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5
3.讨论 5
3.1 土壤质地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5
3.2 温度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5
3.3 引发调控对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ABSTRACT 7
KEY WORDS 7
条叶旋覆花种子特性及引发分析
[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条叶旋覆花种子形态和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条叶旋覆花人工栽培种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条叶旋覆花种子形态大小,千粒重及种子活力,实验中设置不同温度,发芽基质以及选择不同浓度的引发剂浸种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得到条叶旋覆花种子萌发最适的处理条件。结果与结论:25℃温度下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基质选择在沙土中发芽率更高,引发剂浸种亦可促进条叶旋覆花种子萌发,使种子活力有所提高,其中5%聚乙二醇(PEG)浸种引发作用最为明显,赤霉素(GA3)亦可促进种子萌发,但作用稍弱于PEG。
[关键词]: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引发
条叶旋覆花Inula lineariifolia Turcz是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窄叶旋覆花、线叶旋覆花、小朵旋覆花等,是金沸草的基原植物之一。《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金沸草(Inulae Herba)药材为条叶旋覆花或旋覆花Inulae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降气,消痰,止水等功效,常用于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感风寒,痰饮蓄结,咳喘痰多等【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沸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真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在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不同生物活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旋覆花属植物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目前对条叶旋覆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与药理、药材鉴定方面,而对其种子方面罕有报道。
种子引发(seed priming)也称种子渗透调节(seed osmotic conditioning),是在控制条件下使种子缓慢吸水为萌发提前进行生理准备的一种播前种子处理技术【2】。经引发后的种子可以回干贮藏,也可以直接用于播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引发的目的是使种子出苗快而整齐,成苗率高,抗逆、抗病性增强。引发方法若按基质类别可划分为:液体引发(liquid priming)、水引发(hydropriming)、固体基质引发(solid matrix priming)和生物引发(biopriming)等【3】。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的是液体引发对条叶旋覆花种子活力影响,液体引发是以溶质为引发剂,种子置于溶液湿润的滤纸上或浸于溶液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水势调节种子吸水量,进而找到适宜的液体引发剂。
种子的质量是决定其收成的重要因素。旋覆花种子是扩大繁殖的主要材料,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很低。由于引发的效果可通过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反映出来,因此,本试验设置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条叶旋覆花种子的萌发;PEG胁迫和不同浓度GA3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对发芽率的观察及计算,寻找其提高种子发芽率途径,确定种子最佳萌发所需要的条件,为条叶旋覆花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条叶旋覆花种子于2014年10月采自安徽全椒野生居群,经大学中药材研究所王长林副教授鉴定为条叶旋覆花种子。
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3)、沙土、壤土、粘土、电子显微镜(OLYMPUS UTV 0.63 X C)、体视显微镜(Zeiss Stemi 2000C)、电导仪(Exstik EC 400)、SPX250GB培养箱。
1.2 实验方法
1.2.1 千粒重测定 分别釆取百粒法、五百粒法和千粒法测定条叶旋覆花种子重量。①百粒法:随机从净种子中数取100粒,重复8次,分别记录百粒重;②五百粒法:随机从净种子中数取500粒,重复8次,分别记录五百粒重;③千粒法:随机从净种子中数取1000粒,重复8次,分别记录千粒重。
1.2.2 测定条叶旋覆花种子真实性 以条叶旋覆花种子为材料,随机选取30粒种子,三次重复,先用肉眼观察条叶旋覆花种子,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除去冠毛的种子长宽,并记录。
1.2.3 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适宜土壤基质的确定 发芽床试验设3个处理:①在培养皿中铺0.5 cm厚的、用60目筛子筛过并用高温消毒的沙土,然后置种;②在培养皿中铺0.5 cm厚经高温消毒的壤土,然后置种;③在培养皿中铺0.5 cm厚的经高温消毒过的粘土,然后置种;在25°C光照条件进行培养。上述发芽实验每处理5次重复,每重复50粒种子。
1.2.4 条叶旋覆花种子发芽适宜温度的确定 以双层滤纸为发芽床,置于10, 15,20, 25,30°C温度下培养箱中培养,每组五次重复,每次重复50粒种子。
1.2.5 条叶旋覆花种子引发处理 以采集的条叶旋覆花种子为实验材料,用双层滤纸做发芽床。实验设置:聚乙二醇(PEG)设2.5%,5%,7.5%,10%和5%,10%,15%,20%共8个处理;赤霉素(GA3)设100,200,300,400,500mgL1共5个处理; 种子浸于装有一定量液体的引发剂之中,密封,常温下浸泡24h。取出种子,用蒸馏水洗净,室温晾干种子;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条叶旋覆花种子作为对照。
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条叶旋覆花种子作为对照。用4种不同梯度的引发液体浸种24h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在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于25℃自然光照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每个处理浓度5次重复,每次重复50粒种子。每日统计发芽情况,补充水分,第14天统计截止。统计计算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发芽指数(Gi)=∑(Gt/Dt)(Gt为在td的种子发芽数,Dt为对应的种子发芽天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