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花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人参花是五加科植物人参属,人参(Panax ginsengC, A.Mey)的花,采集的是人参在结果前的生长4年多的干燥的花蕾,它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机能,益智安神,补气养血,减缓衰老等作用,可用于防治肿瘤、动脉硬化、三高以及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痴呆等。近年来,伴随着越来越多学者对人参花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人参花中所含有的总皂苷含量远远比人参高,且关于其部分药用价值高于人参的报道也日益增加。因此本论文拟对人参花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硅胶色谱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使用70%的酒精回流提取之后获得酒精提取物,接着把酒精提取物悬浮于水中,依次运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以及正丁醇对其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使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ODS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萃取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最终获得四个化合物,运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光谱方式对这类化合物质进行架构检测。依次是3-羟基-1-甲氧基-2-甲基蒽醌(1),胡萝卜苷(2),β-谷甾醇(3),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4)。
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1
1.2研究方向 1
1.2.1形态特征 1
1.2.2人参花的分布 1
1.2.3人参花的人工培育和采收加工 2
1.2.4国内外对人参花的研究进展 2
1.2.5人参花的功效和作用 3
1.3药理作用 3
1.3.1抗肿瘤 3
1.3.2抗衰老 4
1.3.3抗疲劳 4
1.3.4调节免疫力 5
1.3.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5
1.3.6抗菌作用 6
1.4展望 6
2 实验部分 7
2.1材料和仪器 7
2.1.1植物材料 7
2.1.2试剂 7
2.1.3仪器 7
2.2实验方法 8
2.2.1提取 8
2.2.2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酸乙酯萃取物的提取和分离 8
2.3结果和分析 10
2.3.1化合物1结构鉴定 10
2.3.2化合物2、3结构鉴定 12
2.3.3化合物4结构鉴定 14
3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附 录 19
致 谢 27
1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大家都知道人参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人参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机体免疫调节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人参花,却是鲜为人知[1]。人参花是人参的花蕾,性凉,味甘、微苦。人参花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机能,补气强身等方面的作用。它还能预防肿瘤、三高、动脉硬化以及老年痴呆等病症。最近几年,随着对人参花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得到的研究结果越来越完善,研究者们发现人参花的皂苷含量居然远远的高于人参[2],且人参花的其他药用成分种类也多于人参,不难说明,人参花的药用价值是远远高于人参的。然而,目前,在人参花的实际运用上却是远远比不上人参的,人参被广泛的运用于药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中,但是,关于人参花的使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是很少遇到的。其实,人参花的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花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疲劳作用,并且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的中药配伍中,优于人参[3]。本文通过对人参花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提纯和结构鉴定,希望能更好、更高效将本药材开发并加以利用,为将来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1.2研究方向
1.2.1形态特征
人参花是“植物之王”人参在生长过程中开的花。人参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大约2565厘米,根大而肥,有肉质感,外形多为圆柱形和纺锤体形,末端多有分支,外皮大多数呈淡黄色[4]。人参在六月到七月都会开花,但是花开后,人参花的药用价值就下降了,入药效果最好的是其含苞待放的蓓蕾,又名神草花。其蓓蕾颜色多为紫、红两色,味清香。
1.2.2人参花的分布
人参由于其有很强的耐寒性,可在40℃的低温环境下保持生机,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5]。并且人参对于土壤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土壤要肥沃、要疏松、要排水良好、空气也要凉爽并且湿润、要有深厚腐殖质层的山地灰化棕色土或森林土。野生人参多生长在长白山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里,一般每三年开花一次,五到六年结果,开花五六个月,六到八个月左右结果[6]。野生人参大部分遍布于北纬40°45°,东经116.0°133°之间,大多数在吉林东半部、辽宁东部和黑龙江东部[7]。目前,河北、山西、山东都有引种。苏联、朝鲜和日本也多有栽培[8]。
1.2.3人参花的人工培育和采收加工
由于人参喜阴喜寒,气候湿润也有利于人参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播种前,必须先整地和作畦,要求为:高2535厘米,宽125135厘米,畦间作业道为23厘米。播种应当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大约0.40.5克,播种后,覆土2.53.5厘米,必须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大约到5月上旬就会出苗。春天播种多在四月的上到中旬。夏天播种多在七到八月,待果实成熟后,立刻将其采下用于播种。秋天播种一般在十一月份左右。出苗前,应搭前檐高95130厘米、后檐高67105厘米棚遮荫。随起,随栽,一般按行株距(2030)×(713)厘米,平栽或者斜栽,覆土510厘米。等到出苗后,必须把畦面用碎稻草或半腐烂的落叶盖住。整块地种满后,用新的高脂膜喷于土壤表面用来隔离病虫源,避免遭遇虫害,提高其出苗率。出苗后,需要松土,且即使的除草和清除病变的植株,之后需要及时追肥。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炭疽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9]。
等到人参成长至开花年限时,需要按时观察,发现其已经有花蕾时,要及时采摘,避免其开花,而降低其药用价值。将采摘下来的花蕾放至阴凉干燥处,待其自然风干后,将其收集,最好放入真空袋保存,避免其返潮,产生霉变或者生虫。
1.2.4国内外对人参花的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研究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先进的设备的支持下,研究者们对人参花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得到的研究结果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外科学家发现人参花蕾的部分药用价值远远比人参高,并且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人参花的某些药用价值要远远的大于人参根。已确认人参花对于提高人身体健康、缓解衰老、预防各类病症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
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1
1.2研究方向 1
1.2.1形态特征 1
1.2.2人参花的分布 1
1.2.3人参花的人工培育和采收加工 2
1.2.4国内外对人参花的研究进展 2
1.2.5人参花的功效和作用 3
1.3药理作用 3
1.3.1抗肿瘤 3
1.3.2抗衰老 4
1.3.3抗疲劳 4
1.3.4调节免疫力 5
1.3.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5
1.3.6抗菌作用 6
1.4展望 6
2 实验部分 7
2.1材料和仪器 7
2.1.1植物材料 7
2.1.2试剂 7
2.1.3仪器 7
2.2实验方法 8
2.2.1提取 8
2.2.2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酸乙酯萃取物的提取和分离 8
2.3结果和分析 10
2.3.1化合物1结构鉴定 10
2.3.2化合物2、3结构鉴定 12
2.3.3化合物4结构鉴定 14
3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附 录 19
致 谢 27
1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大家都知道人参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人参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机体免疫调节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人参花,却是鲜为人知[1]。人参花是人参的花蕾,性凉,味甘、微苦。人参花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机能,补气强身等方面的作用。它还能预防肿瘤、三高、动脉硬化以及老年痴呆等病症。最近几年,随着对人参花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得到的研究结果越来越完善,研究者们发现人参花的皂苷含量居然远远的高于人参[2],且人参花的其他药用成分种类也多于人参,不难说明,人参花的药用价值是远远高于人参的。然而,目前,在人参花的实际运用上却是远远比不上人参的,人参被广泛的运用于药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中,但是,关于人参花的使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是很少遇到的。其实,人参花的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花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疲劳作用,并且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的中药配伍中,优于人参[3]。本文通过对人参花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提纯和结构鉴定,希望能更好、更高效将本药材开发并加以利用,为将来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1.2研究方向
1.2.1形态特征
人参花是“植物之王”人参在生长过程中开的花。人参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大约2565厘米,根大而肥,有肉质感,外形多为圆柱形和纺锤体形,末端多有分支,外皮大多数呈淡黄色[4]。人参在六月到七月都会开花,但是花开后,人参花的药用价值就下降了,入药效果最好的是其含苞待放的蓓蕾,又名神草花。其蓓蕾颜色多为紫、红两色,味清香。
1.2.2人参花的分布
人参由于其有很强的耐寒性,可在40℃的低温环境下保持生机,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5]。并且人参对于土壤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土壤要肥沃、要疏松、要排水良好、空气也要凉爽并且湿润、要有深厚腐殖质层的山地灰化棕色土或森林土。野生人参多生长在长白山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里,一般每三年开花一次,五到六年结果,开花五六个月,六到八个月左右结果[6]。野生人参大部分遍布于北纬40°45°,东经116.0°133°之间,大多数在吉林东半部、辽宁东部和黑龙江东部[7]。目前,河北、山西、山东都有引种。苏联、朝鲜和日本也多有栽培[8]。
1.2.3人参花的人工培育和采收加工
由于人参喜阴喜寒,气候湿润也有利于人参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播种前,必须先整地和作畦,要求为:高2535厘米,宽125135厘米,畦间作业道为23厘米。播种应当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大约0.40.5克,播种后,覆土2.53.5厘米,必须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大约到5月上旬就会出苗。春天播种多在四月的上到中旬。夏天播种多在七到八月,待果实成熟后,立刻将其采下用于播种。秋天播种一般在十一月份左右。出苗前,应搭前檐高95130厘米、后檐高67105厘米棚遮荫。随起,随栽,一般按行株距(2030)×(713)厘米,平栽或者斜栽,覆土510厘米。等到出苗后,必须把畦面用碎稻草或半腐烂的落叶盖住。整块地种满后,用新的高脂膜喷于土壤表面用来隔离病虫源,避免遭遇虫害,提高其出苗率。出苗后,需要松土,且即使的除草和清除病变的植株,之后需要及时追肥。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炭疽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9]。
等到人参成长至开花年限时,需要按时观察,发现其已经有花蕾时,要及时采摘,避免其开花,而降低其药用价值。将采摘下来的花蕾放至阴凉干燥处,待其自然风干后,将其收集,最好放入真空袋保存,避免其返潮,产生霉变或者生虫。
1.2.4国内外对人参花的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研究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先进的设备的支持下,研究者们对人参花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得到的研究结果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外科学家发现人参花蕾的部分药用价值远远比人参高,并且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人参花的某些药用价值要远远的大于人参根。已确认人参花对于提高人身体健康、缓解衰老、预防各类病症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