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中芍药内酯苷溶出规律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以不同文献记载中四物汤组成为依据,研究不同配伍比例对四物汤中芍药内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经方四物汤和单味芍药作对照,采用HPLC测定四物汤中芍药与其他药材不同比例配伍,以及不同煎煮时间下芍药内酯苷含量。结果:各配伍中芍药内酯苷含量呈现明显不同。结论:炒白芍:当归=5 g:15 g,赤芍:当归=5 g:5 g,炒白芍:熟地=5 g:5 g,赤芍:熟地=5 g:15 g,炒白芍:川芎=9 g:12 g,赤芍:川芎=9 g:12 g配伍芍药内酯苷溶出较好;芍药内酯苷含量与煎煮时间呈正相关。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1
1.1 材料 1
1.1 仪器与试剂 1
1.1.1 仪器 1
1.1.2 试剂 2
1.2 实验材料2
1.3 实验方法2
1.3.1 色谱条件2
1.3.2 对照品溶液制备2
1.3.3 供试品溶液制备2
2 结果与分析2
2.1 线性关系2
2.2 稳定性实验3
2.3 重复性实验3
2.4 回收率实验3
2.5芍药内酯苷测定结果3
3讨论 5
致谢7
参考文献8
四物汤中芍药内酯苷溶出规律的初步研究
指 导 教 师 吴 健
引言
四物汤最早记载于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由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四味中药组成[1],主要用于补血活血,月经不调等营血虚滞证[2]。四物汤是历代养血、补血的经典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还可治疗多种妇科杂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研究四物汤的主要方向是在四物汤的药理方面,基本上以四物汤的补血机制、免疫机制等功效为主要研究方向进行药理实验与研究,从而得出四物汤的药理作用和机制[3,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物汤有免疫调节、降血脂、调节内分泌作用、纠正贫血、抗药物毒性、增强心脏泵血功能等作用[6,8],另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还有抗氧化、抗血栓、抗菌、抗炎、抗突变和防癌等功能[9,11],国外文献报道,四物汤可用于妇科病、慢性炎症和动脉硬化等[12]。目前四物汤中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5羟甲基糠醛、梓醇、毛蕊花糖苷、阿魏酸、丁苯酞、藁本内酯 、川芎嗪等[13],但研究最多的化学成分为芍药苷和阿魏酸,对于芍药内酯苷的测定研究比较少。芍药内酯苷可以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痢疾、肠炎、病毒性肝炎、老年性疾病。故本项目研究炒白芍、赤芍与当归、熟地、川芎按不同比例配伍煎煮液中芍药内酯苷的变化情况,分析四物汤的合理配伍比例,对临床组方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20AT,手动进样阀,SPD20A紫外可见光检测器)、FA1104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移液枪、滤头(0.22 mm)、一次性注射器等
1.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乙腈)、自来水、蒸馏水(自制)、芍药内酯苷标准品﹙南京景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PLC≥98%、批号:141218﹚。
1.2 实验材料 炒白芍、赤芍、当归、熟地、川芎,来自江苏省机关医院中药房,经大学中药学教授王康才鉴定,炒白芍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1.3 实验方法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汉邦C18﹙4.6×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0∶10∶8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 μL;柱温:室温。此条件下,芍药内酯苷峰形对称,分离效果较好。色谱图见图1
A B
A.标准品 B.供试品
图1 芍药内酯苷HPLC色谱图
1.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芍药内酯苷标准品0.010 g,用甲醇溶解至50 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线,其浓度为0.2 mgmL﹣1。
1.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表1 供试品配伍
Tab. 1 The test compatibility
组别
配伍
比例
质量
组别
配伍
比例
质量
处理1
炒白芍:当归
1:3
5 g::15 g
处理15
赤芍:当归
1:3
5 g:15 g
处理2
炒白芍:当归
1:1
5 g:5 g
处理16
赤芍:当归
1:1
5 g:5 g
处理3
炒白芍:当归
3:2
15 g:10 g
处理17
赤芍:当归
3:2
15 g:10 g
处理4
炒白芍:当归
3:1
15 g:5 g
处理18
赤芍:当归
3:1
15 g:5 g
处理5
炒白芍:熟地
1:3
5 g:15 g
处理19
赤芍:熟地
1:3
5 g:15 g
处理6
炒白芍:熟地
1:2
5 g:10 g
处理20
赤芍:熟地
1:2
5 g:10 g
处理7
炒白芍:熟地
3:4
9 g:12 g
处理21
赤芍:熟地
3:4
9 g:12 g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1
1.1 材料 1
1.1 仪器与试剂 1
1.1.1 仪器 1
1.1.2 试剂 2
1.2 实验材料2
1.3 实验方法2
1.3.1 色谱条件2
1.3.2 对照品溶液制备2
1.3.3 供试品溶液制备2
2 结果与分析2
2.1 线性关系2
2.2 稳定性实验3
2.3 重复性实验3
2.4 回收率实验3
2.5芍药内酯苷测定结果3
3讨论 5
致谢7
参考文献8
四物汤中芍药内酯苷溶出规律的初步研究
指 导 教 师 吴 健
引言
四物汤最早记载于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由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四味中药组成[1],主要用于补血活血,月经不调等营血虚滞证[2]。四物汤是历代养血、补血的经典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还可治疗多种妇科杂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研究四物汤的主要方向是在四物汤的药理方面,基本上以四物汤的补血机制、免疫机制等功效为主要研究方向进行药理实验与研究,从而得出四物汤的药理作用和机制[3,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物汤有免疫调节、降血脂、调节内分泌作用、纠正贫血、抗药物毒性、增强心脏泵血功能等作用[6,8],另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还有抗氧化、抗血栓、抗菌、抗炎、抗突变和防癌等功能[9,11],国外文献报道,四物汤可用于妇科病、慢性炎症和动脉硬化等[12]。目前四物汤中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5羟甲基糠醛、梓醇、毛蕊花糖苷、阿魏酸、丁苯酞、藁本内酯 、川芎嗪等[13],但研究最多的化学成分为芍药苷和阿魏酸,对于芍药内酯苷的测定研究比较少。芍药内酯苷可以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痢疾、肠炎、病毒性肝炎、老年性疾病。故本项目研究炒白芍、赤芍与当归、熟地、川芎按不同比例配伍煎煮液中芍药内酯苷的变化情况,分析四物汤的合理配伍比例,对临床组方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20AT,手动进样阀,SPD20A紫外可见光检测器)、FA1104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移液枪、滤头(0.22 mm)、一次性注射器等
1.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乙腈)、自来水、蒸馏水(自制)、芍药内酯苷标准品﹙南京景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PLC≥98%、批号:141218﹚。
1.2 实验材料 炒白芍、赤芍、当归、熟地、川芎,来自江苏省机关医院中药房,经大学中药学教授王康才鉴定,炒白芍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1.3 实验方法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汉邦C18﹙4.6×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0∶10∶8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 μL;柱温:室温。此条件下,芍药内酯苷峰形对称,分离效果较好。色谱图见图1
A B
A.标准品 B.供试品
图1 芍药内酯苷HPLC色谱图
1.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芍药内酯苷标准品0.010 g,用甲醇溶解至50 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线,其浓度为0.2 mgmL﹣1。
1.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表1 供试品配伍
Tab. 1 The test compatibility
组别
配伍
比例
质量
组别
配伍
比例
质量
处理1
炒白芍:当归
1:3
5 g::15 g
处理15
赤芍:当归
1:3
5 g:15 g
处理2
炒白芍:当归
1:1
5 g:5 g
处理16
赤芍:当归
1:1
5 g:5 g
处理3
炒白芍:当归
3:2
15 g:10 g
处理17
赤芍:当归
3:2
15 g:10 g
处理4
炒白芍:当归
3:1
15 g:5 g
处理18
赤芍:当归
3:1
15 g:5 g
处理5
炒白芍:熟地
1:3
5 g:15 g
处理19
赤芍:熟地
1:3
5 g:15 g
处理6
炒白芍:熟地
1:2
5 g:10 g
处理20
赤芍:熟地
1:2
5 g:10 g
处理7
炒白芍:熟地
3:4
9 g:12 g
处理21
赤芍:熟地
3:4
9 g:12 g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