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柴胡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
摘 要 狭叶柴胡(Bupleurum angustifolium)又叫南柴胡,它是伞形科柴胡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里收录的中药柴胡的原植物之一。狭叶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利胆、抑菌、杀菌、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减少心肌耗氧量、抗氧化、肝硬化、高血糖、消除体内自由基、慢性肝炎抗衰和提高身体免疫等功能。目前,关于狭叶柴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的化学成分的分离、药理及临床等方面。因此,本研究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狭叶柴胡营养器官(根、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茎次之,根含量最少,依次为2.259%、1.212%、0.32%。所以,狭叶柴胡中的叶子可作为开发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部位。本研究将为狭叶柴胡资源开发以及药用基础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科学依据。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的比较 2
1.3 狭叶柴胡的基源 2
1.3.1 狭叶柴胡的概述及发展 2
1.3.2 狭叶柴胡的栽培采收 3
1.4 化学成分 3
1.4.1 皂苷类成分 3
1.4.2 挥发油 3
1.4.3 黄酮类 4
1.4.4 多糖 4
1.5 狭叶柴胡的抗过敏活性 4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鉴别 5
1.7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 5
1.7.1 解热作用 5
1.7.2 抗炎作用 5
1.7.3 保肝作用 6
1.7.4 抗病毒作用 6
1.7.5 抗肿瘤作用 6
1.7.6 降血脂作用 6
1.7.7 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7
1.7.8 抗惊厥作用 7
2 实验部分 8
2.1 实验材料 8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8
2.3 实验方法 8
2.3.1 样品的制备 8
2.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总黄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3.3 精密度实验 9
2.3.4 重复性实验 9
2.3.5 稳定性实验 10
2.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10
2.4 狭叶柴胡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狭叶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柴胡原始植物之一,用作退热、舒肝升阳。它的根部是柴胡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中,狭叶柴胡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利胆、抑菌、杀菌等作用。作为清热中药,可治疗感冒发热、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减少心肌耗氧量、抗氧化、肝硬化、疟疾、肝气郁结、胸肋疼痛、月经不调、肛门脱垂等。
目前,人们对柴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的化学成分的分离,药理学和临床方面[14]近年来,人们对天然植物的开发非常感兴趣,植物药因其天然、低毒、绿色和可再生特性而受到推崇。目前有8000多种已知类黄酮,其中大部分都具有颜色。 植物中的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与糖结合以形成配体形式的糖苷,并且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
李学坚等老师就银合欢中总黄酮是否有降血糖作用展开了研究实验。他们用因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诱导的高血糖小鼠模型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来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对小鼠的降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总黄酮使得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诱导的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正常小鼠基本没有影响。得出结论,总黄酮对高血糖模型小鼠具有显着的降血糖作用 [5]。韩强[6]等人对南柴胡、北柴胡、秦岭柴胡和银州柴胡的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柴胡中含芦丁,秦岭柴胡含有槲皮素,南柴胡、北柴胡、银州柴胡中含有异鼠李素,发现一些柴胡中类黄酮的类型有差异,这也可以作为鉴别指标,得出柴胡地上部分黄酮含量最高的结论,有开发价值。对于一直关注柴胡皂苷成分的人来说,现在也开始重点关注研究的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合物,人们正在努力发现并探索综合利用最大化药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光谱的药理活性和低毒性。早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选择以狭叶柴胡根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研究。
1.2 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的比较
柴胡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长40~80 cm,它的下面茎很笔直,头部弯曲有小枝叶。约7月开花,8月至10月采收果实。果实是一个椭圆形的双挂果。叶互生,形状为狭披针形,具平行脉,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梗,会长出黄色小花,形成伞形或次生伞形花序。有一个成熟的棕色山脊。根部直立,皮为红棕色,侧根不规整有分支。南方柴胡的特点:根部细腻,为圆锥形,顶部有纤细的毛状叶片,下部有一点分枝。呈黑褐色或红棕色,根部有很多密集的环纹。质略软,易断,外形稍扁而不纤维。北柴胡特点:外观为圆柱形,长6~15 cm,直径0.3~0.8 cm。头部扩大,在顶部分支上有3到15个茎基或短状纤维叶基。深棕色或浅棕色表面,纵向皱纹,根痕和皮孔。坚硬而坚韧,断面呈片状纤维,不易折断,皮肤浅棕色,木白黄白。气体稍微有点芬芳,味道微苦。大叶柴胡的缺陷特征:叶片较宽,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小伞状茎细如丝状。它比小计长3~4倍。生于森林和灌木丛中。兴安柴胡特点:叶片狭窄,线形或呈现披针形,小总苞片较小伞梗长。生长在河滩、林内。又名北柴胡、香柴胡。长白柴胡特点:叶片宽,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小茎和小全蝎长度几乎相等。生于榆林、石棺、河岸。
1.3狭叶柴胡的基源
1.3.1狭叶柴胡的概述及发展
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又名红柴胡,柴胡,其根是中药柴胡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河北、内蒙古、江苏、青海、安徽、山东、甘肃、新疆、四川、湖北。地面部分易于识别和收集。在北方,蛇毒最多的季节也是柴胡旺盛生长的时期。因此,在野外被蛇咬伤后,可以在当地采购;无条件煎时,将其粉碎或粉碎;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可以在内部进行试验治疗[7]。
在本研究中,不同器官中黄酮含量也不同,且类黄酮主要积累在茎,叶,花和幼果中,其中叶片含量最高,而根及成熟果实中黄酮含量相对比较少 [8]。从不同的提取工艺研究中,王宏武等[9]以黄酮质量分数为指标,发现水浴提取法具有较好的黄酮产量。
1.3.2狭叶柴胡的栽培采收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收获和加工,以去除茎,叶和沉积物,并在1~3年内将其干燥。每年在霜降之前,用锄头收割地上的茎和叶。将其悬挂晒干。一般来说,每667平方米的第一年可收割150~250公斤干茎叶;第二年收割500~600公斤;第三年,根、茎和叶的总产量只有550公斤。其中,南方(红)柴胡根茎各占50%; 北方(黑)和柴胡根的产量略高于。挖出根后,将土壤抖落,除去残留的茎,将整个根区切成片段,然后作为商品进行喷洒和干燥。再用塑料袋捆住防潮。质量要求:绿色的茎叶,清新的根色且鲜香。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的比较 2
1.3 狭叶柴胡的基源 2
1.3.1 狭叶柴胡的概述及发展 2
1.3.2 狭叶柴胡的栽培采收 3
1.4 化学成分 3
1.4.1 皂苷类成分 3
1.4.2 挥发油 3
1.4.3 黄酮类 4
1.4.4 多糖 4
1.5 狭叶柴胡的抗过敏活性 4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鉴别 5
1.7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 5
1.7.1 解热作用 5
1.7.2 抗炎作用 5
1.7.3 保肝作用 6
1.7.4 抗病毒作用 6
1.7.5 抗肿瘤作用 6
1.7.6 降血脂作用 6
1.7.7 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7
1.7.8 抗惊厥作用 7
2 实验部分 8
2.1 实验材料 8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8
2.3 实验方法 8
2.3.1 样品的制备 8
2.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总黄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3.3 精密度实验 9
2.3.4 重复性实验 9
2.3.5 稳定性实验 10
2.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10
2.4 狭叶柴胡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狭叶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柴胡原始植物之一,用作退热、舒肝升阳。它的根部是柴胡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中,狭叶柴胡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利胆、抑菌、杀菌等作用。作为清热中药,可治疗感冒发热、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减少心肌耗氧量、抗氧化、肝硬化、疟疾、肝气郁结、胸肋疼痛、月经不调、肛门脱垂等。
目前,人们对柴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的化学成分的分离,药理学和临床方面[14]近年来,人们对天然植物的开发非常感兴趣,植物药因其天然、低毒、绿色和可再生特性而受到推崇。目前有8000多种已知类黄酮,其中大部分都具有颜色。 植物中的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与糖结合以形成配体形式的糖苷,并且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
李学坚等老师就银合欢中总黄酮是否有降血糖作用展开了研究实验。他们用因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诱导的高血糖小鼠模型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来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对小鼠的降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总黄酮使得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诱导的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正常小鼠基本没有影响。得出结论,总黄酮对高血糖模型小鼠具有显着的降血糖作用 [5]。韩强[6]等人对南柴胡、北柴胡、秦岭柴胡和银州柴胡的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柴胡中含芦丁,秦岭柴胡含有槲皮素,南柴胡、北柴胡、银州柴胡中含有异鼠李素,发现一些柴胡中类黄酮的类型有差异,这也可以作为鉴别指标,得出柴胡地上部分黄酮含量最高的结论,有开发价值。对于一直关注柴胡皂苷成分的人来说,现在也开始重点关注研究的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合物,人们正在努力发现并探索综合利用最大化药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光谱的药理活性和低毒性。早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选择以狭叶柴胡根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研究。
1.2 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的比较
柴胡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长40~80 cm,它的下面茎很笔直,头部弯曲有小枝叶。约7月开花,8月至10月采收果实。果实是一个椭圆形的双挂果。叶互生,形状为狭披针形,具平行脉,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梗,会长出黄色小花,形成伞形或次生伞形花序。有一个成熟的棕色山脊。根部直立,皮为红棕色,侧根不规整有分支。南方柴胡的特点:根部细腻,为圆锥形,顶部有纤细的毛状叶片,下部有一点分枝。呈黑褐色或红棕色,根部有很多密集的环纹。质略软,易断,外形稍扁而不纤维。北柴胡特点:外观为圆柱形,长6~15 cm,直径0.3~0.8 cm。头部扩大,在顶部分支上有3到15个茎基或短状纤维叶基。深棕色或浅棕色表面,纵向皱纹,根痕和皮孔。坚硬而坚韧,断面呈片状纤维,不易折断,皮肤浅棕色,木白黄白。气体稍微有点芬芳,味道微苦。大叶柴胡的缺陷特征:叶片较宽,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小伞状茎细如丝状。它比小计长3~4倍。生于森林和灌木丛中。兴安柴胡特点:叶片狭窄,线形或呈现披针形,小总苞片较小伞梗长。生长在河滩、林内。又名北柴胡、香柴胡。长白柴胡特点:叶片宽,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小茎和小全蝎长度几乎相等。生于榆林、石棺、河岸。
1.3狭叶柴胡的基源
1.3.1狭叶柴胡的概述及发展
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又名红柴胡,柴胡,其根是中药柴胡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河北、内蒙古、江苏、青海、安徽、山东、甘肃、新疆、四川、湖北。地面部分易于识别和收集。在北方,蛇毒最多的季节也是柴胡旺盛生长的时期。因此,在野外被蛇咬伤后,可以在当地采购;无条件煎时,将其粉碎或粉碎;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可以在内部进行试验治疗[7]。
在本研究中,不同器官中黄酮含量也不同,且类黄酮主要积累在茎,叶,花和幼果中,其中叶片含量最高,而根及成熟果实中黄酮含量相对比较少 [8]。从不同的提取工艺研究中,王宏武等[9]以黄酮质量分数为指标,发现水浴提取法具有较好的黄酮产量。
1.3.2狭叶柴胡的栽培采收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收获和加工,以去除茎,叶和沉积物,并在1~3年内将其干燥。每年在霜降之前,用锄头收割地上的茎和叶。将其悬挂晒干。一般来说,每667平方米的第一年可收割150~250公斤干茎叶;第二年收割500~600公斤;第三年,根、茎和叶的总产量只有550公斤。其中,南方(红)柴胡根茎各占50%; 北方(黑)和柴胡根的产量略高于。挖出根后,将土壤抖落,除去残留的茎,将整个根区切成片段,然后作为商品进行喷洒和干燥。再用塑料袋捆住防潮。质量要求:绿色的茎叶,清新的根色且鲜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