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摘 要目的通过查看文献和调查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于2018年1-4月对陕西汉中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陕西汉中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并且患者的血糖均基本得到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可见糖尿病是否正规合理服药与控制糖尿病病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Key words: diabetes; Drug treatm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omplication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目的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状况 3
2.1糖尿病的概述 3
2.2糖尿病的分类 3
2.3引起糖尿病的病因 3
2.4糖尿病的发病人群 3
2.5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3
2.6糖尿病的症状 4
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5
3.1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5
3.2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5
3.3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 6
3.3.1口服磺脲类治疗 6
3.3.2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 6
3.3.3口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7
3.3.4口服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类药物治疗 7
3.4其他治疗 7
4糖尿病用药的调查与结果 9
4.1调查对象 9
4.2调查方法 9
4.3调查内容 9
4.4资料统计与分析 9
5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11
5.1用药类型 11
5.2用药依据分类 11
5.3口服药物调查情况 11
5.4注射用药调查情况 12
5.5用药后疗效情况 12
5.6讨论 13
5.6.1用药情况与糖尿病 13
5.6.2生活习惯与糖尿病 13
5.7糖尿病的预防护理 13
5.7.1合理用药 13
5.7.2科学生活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7.3定期监测血糖 14
6总结 15
6.1讨论 15
6.1.1调查过程中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 15
6.1.2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用药去有效的治疗疾病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附 录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越渐日新月异,成为了世界糖尿病的高发地区之一,并且它成为了影响我国及全球人健康的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异常等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导致胰岛功能的减退及抵抗,而引起的体内代谢不平衡和血糖高的慢性终生性疾病[1]。并且它在中医学里面属于“消渴症”的领域,其中也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常见的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糖尿病的诊断:未进餐时的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或进餐两小时后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青少年多见于1型糖尿病,主要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改善血糖;中、老年人多见于2型糖尿病,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终生性疾病,血糖的控制很重要,一旦控制不理想很容易合并多器官的并发症而危及性命[2]。
学习健康的知识、合理的饮食、适宜的锻炼、合理服药和血糖的监测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措施[3]。由于糖尿病的使用药物时间较长,并且人数较多,容易存在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一旦糖尿病患者不规范的进行治疗,出现了不良反应,将影响患者的生活状况[4]。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新统计报告:美国目前糖尿病人数已超过2900万,接近总人口的10%。糖尿病的发病速度,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视的健康问题之一[5]。在2025年我国将确诊的糖尿病总人数高达5千万人,增长速度是全球第一位,这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情况[6]。在目前形势下我国被确诊糖尿病的人群日益扩大,并且还有一部分因为各种情况没有明确的诊断出来[7]。它的严峻形势使得它的治疗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甚至乃至全球。
1.2目的意义
由于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不高,生活饮食运动方面控制不良,平时用药不合理,使糖尿病反复的反作,导致最后出现并发症,严重的威胁到生命。
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学校等地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落实到相关负责人和医护人员的肩上,由于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提高,让人们在糖尿病的防治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例如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活方式的干扰,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饮食进行指导,适量的运动,正确合理的服药,对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意识,并安全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的预防、治疗,减少糖尿病带给我们的烦恼,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糖尿病的概述
由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各种致病的因素作用于机体使胰岛的功能减退、胰岛素的抵抗等而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称为糖尿病。中医学里的“消渴症”也是糖尿病的别称,而且早在先辈们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
2.2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
2.3引起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甚至与多种因素都有关系。并且不一样类型的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而且相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有不一样的病因。目前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1型和2型糖尿病都有着明显的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的患者还存在免疫系统的破坏。饮食控制不当,不活动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甚至也包括其他因素,如精神因素等也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2.4糖尿病的发病人群
各年龄段人群,有家族史人群,与家族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糖、脂肪摄入过多的人群;体重增加是引起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体力活动下降,应激状态下发生高血糖,经常口服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病情药物的人群。
2.5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许多年前,为了反应不同类型糖尿病致病机制的不同,“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分别为1型和2型糖尿病所替代[8]。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人群,患病人群占比较低,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引发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破坏而引起;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患病人群占比高,主要发病的因素是由于各种发病原因,最重要的是肥胖、血脂代谢异常和变态反应等因素,使胰岛素抵抗出现。
Key words: diabetes; Drug treatm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omplication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目的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状况 3
2.1糖尿病的概述 3
2.2糖尿病的分类 3
2.3引起糖尿病的病因 3
2.4糖尿病的发病人群 3
2.5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3
2.6糖尿病的症状 4
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5
3.1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5
3.2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5
3.3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 6
3.3.1口服磺脲类治疗 6
3.3.2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 6
3.3.3口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7
3.3.4口服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类药物治疗 7
3.4其他治疗 7
4糖尿病用药的调查与结果 9
4.1调查对象 9
4.2调查方法 9
4.3调查内容 9
4.4资料统计与分析 9
5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11
5.1用药类型 11
5.2用药依据分类 11
5.3口服药物调查情况 11
5.4注射用药调查情况 12
5.5用药后疗效情况 12
5.6讨论 13
5.6.1用药情况与糖尿病 13
5.6.2生活习惯与糖尿病 13
5.7糖尿病的预防护理 13
5.7.1合理用药 13
5.7.2科学生活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7.3定期监测血糖 14
6总结 15
6.1讨论 15
6.1.1调查过程中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 15
6.1.2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用药去有效的治疗疾病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附 录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越渐日新月异,成为了世界糖尿病的高发地区之一,并且它成为了影响我国及全球人健康的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异常等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导致胰岛功能的减退及抵抗,而引起的体内代谢不平衡和血糖高的慢性终生性疾病[1]。并且它在中医学里面属于“消渴症”的领域,其中也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常见的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糖尿病的诊断:未进餐时的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或进餐两小时后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青少年多见于1型糖尿病,主要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改善血糖;中、老年人多见于2型糖尿病,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终生性疾病,血糖的控制很重要,一旦控制不理想很容易合并多器官的并发症而危及性命[2]。
学习健康的知识、合理的饮食、适宜的锻炼、合理服药和血糖的监测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措施[3]。由于糖尿病的使用药物时间较长,并且人数较多,容易存在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一旦糖尿病患者不规范的进行治疗,出现了不良反应,将影响患者的生活状况[4]。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新统计报告:美国目前糖尿病人数已超过2900万,接近总人口的10%。糖尿病的发病速度,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视的健康问题之一[5]。在2025年我国将确诊的糖尿病总人数高达5千万人,增长速度是全球第一位,这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情况[6]。在目前形势下我国被确诊糖尿病的人群日益扩大,并且还有一部分因为各种情况没有明确的诊断出来[7]。它的严峻形势使得它的治疗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甚至乃至全球。
1.2目的意义
由于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不高,生活饮食运动方面控制不良,平时用药不合理,使糖尿病反复的反作,导致最后出现并发症,严重的威胁到生命。
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学校等地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落实到相关负责人和医护人员的肩上,由于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提高,让人们在糖尿病的防治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例如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活方式的干扰,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饮食进行指导,适量的运动,正确合理的服药,对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意识,并安全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的预防、治疗,减少糖尿病带给我们的烦恼,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糖尿病的概述
由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各种致病的因素作用于机体使胰岛的功能减退、胰岛素的抵抗等而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称为糖尿病。中医学里的“消渴症”也是糖尿病的别称,而且早在先辈们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
2.2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
2.3引起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甚至与多种因素都有关系。并且不一样类型的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而且相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有不一样的病因。目前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1型和2型糖尿病都有着明显的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的患者还存在免疫系统的破坏。饮食控制不当,不活动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甚至也包括其他因素,如精神因素等也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2.4糖尿病的发病人群
各年龄段人群,有家族史人群,与家族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糖、脂肪摄入过多的人群;体重增加是引起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体力活动下降,应激状态下发生高血糖,经常口服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病情药物的人群。
2.5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许多年前,为了反应不同类型糖尿病致病机制的不同,“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分别为1型和2型糖尿病所替代[8]。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人群,患病人群占比较低,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引发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破坏而引起;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患病人群占比高,主要发病的因素是由于各种发病原因,最重要的是肥胖、血脂代谢异常和变态反应等因素,使胰岛素抵抗出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