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痰散结方对中晚期胃癌治疗作用的研究(附件)

摘 要通过从药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扶正化痰散结方展开研究,期望通过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推动这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展开抑瘤实验和延长生命实验,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扶正化痰散结方6g/kg、3g/kg、1.5g/kg(6.16 g/kg、3.08 g/kg、1.54g生药/kg)能够明显阻碍小鼠体内移植性S180肉瘤的生长和恶化。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可以大幅减缓裸鼠移植性人胃癌SGC-7901瘤体的生长速度,增强小鼠脾脏TNF、NK细胞活性。充分证明了临床医师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可以一并使用扶正化痰散结方进行辅助治疗。 目 录
1 绪论
1.1 概述 1
1.2 古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及相关记载 1
1.3 国外对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2
1.4 中医药辅助治疗肿瘤的可行性 2
2 实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 5
2.1.1 受试药物 5
2.1.2 阳性药物 5
2.1.3 瘤株 5
2.1.4 实验动物 5
2.1.5 试验条件 5
2.1.6 仪器 5
2.2 试验方法与结果 6
2.2.1 扶正化痰散结方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 6
2.2.2 扶正化痰散结方对S180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8
2.2.3 扶正化痰散结方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10
2.2.4 扶正化痰散结方对无胸腺裸鼠人胃癌SGC7901瘤株TNF(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测定 12
2.2.5 扶正化痰散结方对无胸腺裸鼠人胃癌SGC7901瘤株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3
2.3 讨论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绪论
1.1 概述
恶性肿瘤现在已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顽疾之一,其患者数量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体现出降低的走向[1], 相反在一大部分国家与地区仍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国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901瘤株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3
2.3 讨论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绪论
1.1 概述
恶性肿瘤现在已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顽疾之一,其患者数量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体现出降低的走向[1], 相反在一大部分国家与地区仍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国内患有癌症疾病的患者已经超过四百万人,在过去的几年间,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达到230万,并且新发的恶性肿瘤病例每年竟然有100万到260万,每年3~5%的速度递增,除了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外,癌症剥夺的生命数量远超其他疾病。长期以来,在医学研究领域,肿瘤吸引了学者们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面对癌症尽管现在以西医治疗为主,可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昂贵的医疗费用,以及局限于晚期患者不能适用等这些问题,依旧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中医药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虽有一定的历史,然而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研究基础,导致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研究任务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1.2 古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及相关记载
在古代,我国的医学家们就对肿瘤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成果记录在医学书籍中[2]。他们所总结出的很多理论和方法,至今都没有过时,并且具有比较可观的疗效。如今的中医学家始终将“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作为原则,从病因、病理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疾病治疗经验也因此而丰富起来。早在商朝后期[3],我国古代就对肿瘤有了认识,其中“瘤”的病名在后续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了清晰的记录。《黄帝内经》中有记录“瘤”的真正病因,则为“邪居其间,久而内着”,同时进一步将肿瘤进行了分类。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治疗甲状腺肿瘤的药物,这些在《山海经》里有明确的说明。在唐朝,房玄龄已对手术治疗有了记载。元朝之后,古代的医师大德确认痰血郁结,正虚邪实,气机不畅到正虚是其发病的基础,甚至清朝的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篇》论道“忌开刀,开则翻花最惨。”是为了避免肿瘤的扩散。根据中医学著作,导致肿瘤疾病的诱因包括五类:气滞、血瘀、痰凝、毒聚和正气虚弱[4],当中痰凝与肿瘤的发病尤为相关,有许多肿瘤患者在生病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痰随着气而运动,移动到脏腑、筋骨等部位,最终遍布全身,这与癌细胞转移的属性极为相似[5]。内在脏腑机能的失调是产生痰浊的病理因素之一,久而久之同时也影响脾胃功能的运化,长此以往便是一恶性循环。最后因为痰湿导致脾脏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机体免疫能力大幅降低,肿瘤细胞就会因此而快速生长。
1.3国外对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细胞凋亡,是为了确保机体能够健康地生长,避免机体内环境失序,在基因的调控下细胞自动走向死亡的生理活动,同时,被学界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方式与细胞受损情况下的死亡情况截然不相同。1972年,学者们发现细胞凋亡的存在,并在后期的研究中,对该生理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种机体的生理表现,其最基本的意义在于维护保持机体细胞群的稳定,通过这种重要的生物表现,可减少与清除机体内失常的受损细胞以及有突变可能性的异常细胞。如果机体存在细胞的非正常的凋亡与增值,都可能使细胞恶性转化的几率提升。对于癌症,科学家们有了深刻认识与研究,了解到癌症基因和抑癌基因对肿瘤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主导细胞凋亡的基因序列,为这种疾病的治疗指明了全新的路径。分子肿瘤学家表示:肿瘤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多种基因的急剧变化导致,基因的突变使得机体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失常,本来应该凋亡的细胞变得不受约束与不受控制,所以造成肿瘤细胞能够转移以及异常的增值。进一步有了恶化的表现。那么,在对致癌原因进行研究时,我们不妨以基因突变为着手点。现如今分子肿瘤学家们发现能够参与机体细胞凋亡的调节与控制与“P”、bcl2密不可分[6]。人们将”P”基因称之为“警卫基因”,正是因为它的存在,细胞基因才能保持完整性,具体来说,其功能在于修复碱基对、确保细胞周期运转不出现异常等。譬如P53基因,它可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因为P53在细胞凋亡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例如细胞的死亡调控与细胞的分化以及细胞的生长。所以关于现代医学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肿瘤治疗手段:化疗、放疗、诱导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疗效的实现都和“P”基因有关。分子生物学家早已通过研究证实,细胞凋亡过程受到不同癌基因、“P”基因、生长因子的影响。比如“P”基因和bcl2功彼此间的作用导致了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1.4 中医药辅助治疗肿瘤的可行性
1992年,对肿瘤治疗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指出,可以利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一机制来实现肿瘤的治疗。近年来,众多科学家们及临床研究可以证明,通过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目前医学临床通常使用的化疗药物来看,大部分化疗药物能够极大地促进细胞走向程序性死亡,通过这样的方式,阻碍肿瘤细胞的扩散。在化疗药物的作用下,肿瘤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化、生长等,最终在其诱导下走向死亡。同时,与之治疗机制相同的还有放疗。然而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都会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所以为尽可能的避免毒副作用对人体所造成的二次伤害,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研究抗癌药物已是迫在眉睫。那么未来医药研究的重点则可视为对中医药的探索与发现。在肿瘤治疗领域,采用中医药做为诱导剂来促进肿瘤细胞走向死亡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很多学者和医学界人士也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期望能够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通过最新的研究了解到同时运用中医和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不仅对其具有抑制效果,其益处是复发性与转移性机率有了大幅的降低,对于病患最关键的一点,毒副作用也随之减小,减轻了二次伤害。该项特点已经被验证。从分子机制的角度来看,对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机体的抗衡能力。提升免疫机能,转由机体通过免疫的效果诱导促进肿瘤细胞走向死亡。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部分中草药的确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里具体表现为以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提取物的成分。比如,李晓光采用大蒜油,促进“P53”和“P”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通过诱导作用,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7]。芦笋所含有的熊果酸可以明显阻碍HL60细胞的分化,并加速其走向死亡,因此表现出抗肿瘤的功效。近些年间,在面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学者们发现使用砒霜和雄黄进行共同治疗,拥有比较理想的疗效,且毒副作用较低。研究发现[8],As203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主要在于它能够促进急性早幼粒细胞走向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As203还能促进实体瘤细胞走向凋亡,同时改变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除此之外[9],紫杉醇、榄香烯乳等,都能促进若干种肿瘤细胞走向凋。在众多的中药材中,植物药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动物药。植物中草药类型十分丰富,任何一味中草药中含有的成分同样十分丰富,在实际治疗中,人们通常都会将不同的药材混合在一起。所以,有人将中药复方称为“天然组合化学库,其能够对很对靶向目标进行作用”,也就是复方所含有的不同成分,以比单方剂量更小的计量被人体内吸收,针对特定的疾病部位施加重复性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细胞凋亡这一生理过程和很多的因素、基因等有关,所以和单方相比,复方中药更有可能实现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调节基因代谢水平。以中药为凋亡诱导剂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日本学者神代正道以肝癌细胞株、胆管癌细胞株、健康大鼠干细胞、健康成人外周淋巴细胞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小柴胡汤处理,然后采用11种包含小柴胡汤成分的单药,分别对全新的四组细胞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单药的处理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小柴胡汤一组中,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并且和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健康细胞的凋亡率完全没有因为药物作用而变化。该研究还有一项实验,对260例肝硬化病人进行长达60个月的随访,和对照组相比,服药组肝癌复发率明显更低,这一研究的结论和细胞模型分析结论是符合的。这一研究结论使人们认识到,中药小柴胡汤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其机理在于该药物中的不同成分发生了协同效应,或是该药物中存在一些次要的、不确定的成分发挥了作用。另外,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散结化痰类方剂能够有效地阻碍肿瘤的生长,使其停留在某个生长阶段,使得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促进癌细胞走向凋亡,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抗癌功效。如杨勤建等。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调制消痰散结方浓度有所差异的兔血清溶液,并以此对人肺癌细胞进行孵育,同时以健康成人体中的胚肺细胞(HEL)进行对照实验。通过经流式细胞仪测量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药物浓度为5%且作用时间达到48h,细胞凋亡率达到最大值,为42.8%。张侠及其研究小组发现,温阳散结中药能够极大地促进bel7402细胞的凋亡,并且这种作用和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王绪辉及其研究小组以乳腺癌细胞株、黑素癌细胞株、神经上皮癌细胞株、白血病细胞株[10]、淋巴瘤细胞株等细胞为对象,展开消肿散结冲剂功效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药物能够极大地减缓上述肿瘤的生长速度,并且能够促进其凋亡,能够巩固甚至提高化疗的效果。何玉军及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