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储藏条件对五味子药材的质量影响研究(附件)
摘 要本论文的目的为了优化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的储藏从而提高其药材质量。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和不同贮藏时间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结果三种成分变化趋势相同。五味子在贮藏过程中先表现出含量略有降低,然后升高,最后下降。果实颜色的变化不会影响药材化学成分含量成分含量的变化。结论影响五味子质量最关键的贮藏因素是湿度,其次是温度。目 录
摘 要 II
1 文献综述 1
1.1 本草考证 1
1.2 资源分布 1
1.4 主要化学成分 2
1.6 毒性研究 5
1.7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2 实验研究 7
2.1 实验药材、试剂与仪器 7
2.1.1 药材 7
2.1.2 试剂、仪器? 7
2.2 试验 7
2.2.1 五味子药材提取 7
2.2.2.4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曲线制作 8
2.2.2.6 结果与分析 9
2.2.3 系统适应性实验 10
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文献综述
本草考证
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又称玄及、会及、五梅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1】。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见图1)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可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潜在型克山病,并在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孙汉董等人发现五味子衍生物中具有强抗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见图1)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可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潜在型克山病,并在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孙汉董等人发现五味子衍生物中具有强抗艾滋病毒的活性【2】。
图1 五味子
1.2 资源分布
五味子在我国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模式标本采于我国的东北部【3】。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旁、山坡。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模式标本采自于我国东北部。五味子喜微酸性的腐殖土,野生五味子植株生长于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山沟的灌木需从中,缠绕在其他林木上生长。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应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4】。
1.3 鉴别
1.3.1 性状鉴别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有皱缩,显油润,其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呈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通常紧贴种子上。
以色红、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4】。
1.3.2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法? 取五味子粉末1g,加氯仿30ml,放置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5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展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展开,取出晾干,放置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5】。
1.4 主要化学成分
1.4.1 木脂素
木脂素是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6】,其总含量为2%~8%,陈业高等对五味子植物木质素成分的文献报道按结构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共分为联苯环辛二烯类104个,螺苯骈呋喃联苯环辛二烯类(25),4﹣芳基四氢萘类(9),2,3﹣二甲基﹣1,4﹣二芳基丁烷类(7),四氢呋喃类(5)四大类150个成分,而常用作检测的成分是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等。
1.4.2 挥发油
五味子果实中挥发油含量为1%~2%【7】, 戴好富等用GC﹣MS分析五味子挥发油,共检出8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0个,主要成分为月桂烯、杜松烯、橙花叔醇、杜松醇等。
1.4.3 多糖
五味子总糖含量约5%,但相关研究比较少,大多只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对粗多糖进行简单分级,张兰杰等研究相对深入一点,得到两种多糖,但并未对其结构及种类进行进一步分析。
1.5 药理作用研究
1.5.1 抗菌
五味子50%乙醇浸出液对金花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细胞军、伤寒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五味子对多种真菌也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五味子水煎液还可以抗龋齿病原菌,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繁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抑菌效果亦增强【8】。
1.5.2 抗肿瘤
五味子多糖能抑制SI80荷瘤的增长,同时还有促进脾脏、胸腺增生作用。五味子多糖能促进细胞凋亡,瘤内及瘤周炎证反应明显,而瘤细胞坏死则与对照组相当,推测五味子多糖的抑瘤作用可能不是直接杀死瘤细胞,而与细胞凋零及活化免疫细胞有关。
1.5.3 兴奋呼吸
五味子煎剂、酊剂对多种实验动物都有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并且能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切除迷走神经和劲动脉窦区神经后,呼吸兴奋作用仍然存在【9】。由此认为其呼吸兴奋作用对系对呼吸中枢直接兴奋的结果。
1.5.4 祛痰
五味子的酸性成具有祛痰作用。
1.5.5 抗溃疡
五味子的三萜酸和木脂素对大鼠幽门结扎所致溃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显著抑制吲哚美辛和无水乙醇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五味子甲素可抑制胃酸分泌,戈米辛A、五味子素等有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10】。
1.5.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5.6.1 五味子果实挥发油对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取小白鼠一批,随机分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给予10%阿拉伯胶浆20ml/kg,给药组灌胃给予五味子
摘 要 II
1 文献综述 1
1.1 本草考证 1
1.2 资源分布 1
1.4 主要化学成分 2
1.6 毒性研究 5
1.7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2 实验研究 7
2.1 实验药材、试剂与仪器 7
2.1.1 药材 7
2.1.2 试剂、仪器? 7
2.2 试验 7
2.2.1 五味子药材提取 7
2.2.2.4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曲线制作 8
2.2.2.6 结果与分析 9
2.2.3 系统适应性实验 10
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文献综述
本草考证
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又称玄及、会及、五梅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1】。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见图1)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可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潜在型克山病,并在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孙汉董等人发现五味子衍生物中具有强抗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见图1)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可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潜在型克山病,并在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孙汉董等人发现五味子衍生物中具有强抗艾滋病毒的活性【2】。
图1 五味子
1.2 资源分布
五味子在我国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模式标本采于我国的东北部【3】。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旁、山坡。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模式标本采自于我国东北部。五味子喜微酸性的腐殖土,野生五味子植株生长于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山沟的灌木需从中,缠绕在其他林木上生长。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应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4】。
1.3 鉴别
1.3.1 性状鉴别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有皱缩,显油润,其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呈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通常紧贴种子上。
以色红、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4】。
1.3.2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法? 取五味子粉末1g,加氯仿30ml,放置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5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展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展开,取出晾干,放置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5】。
1.4 主要化学成分
1.4.1 木脂素
木脂素是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6】,其总含量为2%~8%,陈业高等对五味子植物木质素成分的文献报道按结构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共分为联苯环辛二烯类104个,螺苯骈呋喃联苯环辛二烯类(25),4﹣芳基四氢萘类(9),2,3﹣二甲基﹣1,4﹣二芳基丁烷类(7),四氢呋喃类(5)四大类150个成分,而常用作检测的成分是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等。
1.4.2 挥发油
五味子果实中挥发油含量为1%~2%【7】, 戴好富等用GC﹣MS分析五味子挥发油,共检出8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0个,主要成分为月桂烯、杜松烯、橙花叔醇、杜松醇等。
1.4.3 多糖
五味子总糖含量约5%,但相关研究比较少,大多只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对粗多糖进行简单分级,张兰杰等研究相对深入一点,得到两种多糖,但并未对其结构及种类进行进一步分析。
1.5 药理作用研究
1.5.1 抗菌
五味子50%乙醇浸出液对金花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细胞军、伤寒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五味子对多种真菌也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五味子水煎液还可以抗龋齿病原菌,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繁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抑菌效果亦增强【8】。
1.5.2 抗肿瘤
五味子多糖能抑制SI80荷瘤的增长,同时还有促进脾脏、胸腺增生作用。五味子多糖能促进细胞凋亡,瘤内及瘤周炎证反应明显,而瘤细胞坏死则与对照组相当,推测五味子多糖的抑瘤作用可能不是直接杀死瘤细胞,而与细胞凋零及活化免疫细胞有关。
1.5.3 兴奋呼吸
五味子煎剂、酊剂对多种实验动物都有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并且能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切除迷走神经和劲动脉窦区神经后,呼吸兴奋作用仍然存在【9】。由此认为其呼吸兴奋作用对系对呼吸中枢直接兴奋的结果。
1.5.4 祛痰
五味子的酸性成具有祛痰作用。
1.5.5 抗溃疡
五味子的三萜酸和木脂素对大鼠幽门结扎所致溃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显著抑制吲哚美辛和无水乙醇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五味子甲素可抑制胃酸分泌,戈米辛A、五味子素等有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10】。
1.5.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5.6.1 五味子果实挥发油对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取小白鼠一批,随机分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给予10%阿拉伯胶浆20ml/kg,给药组灌胃给予五味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