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显微定量研究(附件)

摘 要利用显微定量法,对龙胆泻肝丸中的栀子进行显微定量研究。实验材料为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龙胆泻肝丸(同仁堂生产,批号:14082205)。对照药材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制片,观察并记录每张片子上的显微特征个数,最后按公式计算药材显微特征总数。在一定的取样量范围内,栀子含量与其显微特征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539.05X-38207,相关系数r=0.9974。显微定量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含量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目 录
1 显微定量法的概述
2 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的概述
2.1 龙胆泻肝丸的组成 2
2.2 龙胆泻肝丸的方正分析 2
2.3 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 2
2.4 龙胆泻肝丸的配伍特点 2
3 中药材栀子的介绍
3.1 栀子药材概论 3
3.2 栀子的性状特征 3
3.3 栀子的粉末特征 3
3.4 栀子的显微特征 3
3.5 选取栀子的依据 4
4 显微定量实验
4.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5
4.1.1 实验材料 5
4.1.2 仪器和试剂 5
4.2 实验要求 5
4.2.1 样品粉碎 5
4.2.2 制样 5
4.2.3 血球计数板样品池充液量 6
4.2.4 滴管液滴大小考察 6
4.2.5 制片 6
4.2.6 显微观察 6
4.2.7 显微特征常数计算 6
4.2.8 样品计算显微特征的确定 6
4.3 实验方法 6
4.3.1 制片影响因素的考察 6
4.3.2 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稀甘油浓度的确定 7
4.3.3 栀子药材的线性范围考察 7
4.3.4 重复性考察 9
4.3.5 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线性考察 11
4.3.6 龙胆泻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8 样品计算显微特征的确定 6
4.3 实验方法 6
4.3.1 制片影响因素的考察 6
4.3.2 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稀甘油浓度的确定 7
4.3.3 栀子药材的线性范围考察 7
4.3.4 重复性考察 9
4.3.5 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线性考察 11
4.3.6 龙胆泻肝丸中栀子的含量测定 11
4.4 讨论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显微定量法的概述
在1902年Wright首先创立了参比物显微定量法[12]。目前国外还未发现显微定量法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的相关报道。在国内有辽宁中医杂志发表中药显微定量法的应用研究;中药显微定量法是利用药材中某种显微特征具有固定常数的特点,采用重量分析法或容量分析法测定药材百分含量的一种中药鉴定方法[34]。中药鉴定学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科学[5]。苑冬敏,康延国对黄柏等五种中药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及中成药显微定量研究[6];刘训红等用参比物法中的中成药显微定量研究药物分析杂志,非参比物显微定量法是利用药材自身的某种显微特征具有固定常数的特点,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药材含量的一种中药鉴定方法[7]。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还是比较多,并且显微定量研究法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
参比物显微定量法虽然具有成本低廉、简便、快速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大缺点:该法属于重量分析法,在操作过程中要有多次称量,易产生称量误差;在掺入参比物时,理论上要求绝对均匀,但实际操作不可能完全做到。而非参比物显微定量法是用容量分析法,该法改进了参比物显微定量法的两大缺点,同时加入了现代统计学的方法,使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8]。因此常用非参比物显微定量法来进行中成药的含量测定。
通过显微定量文献分析,首先对中成药取药量与显微特征关系进行方法学考察。从复方中药“龙胆泻肝丸”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含量与测得的显微特征总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从而根据杨智峰老师研究的计算方法得出在复方药中各药的含量。本课题通过对龙胆泻肝丸中栀子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探索新的途径。
2 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的概述
2.1 龙胆泻肝丸的组成
在《中国药典》中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木通60g、盐车前子60g、酒当归60g、炙甘草60g、地黄120g。这十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并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9]。
2.2 龙胆泻肝丸的方正分析
方中龙胆草清热肝胆实火,泻下焦之湿热,为君药。以黄芩清热燥热,与龙胆草配伍[10]。以增强清热燥湿作用,栀子清热燥湿,与龙胆草相用。以清泻肝热,共为臣药。以车前子、木通、泽泻利湿清热使湿热之邪从下面去,肝喜条达疏泄。柴胡疏达肝气,以使肝气条达和畅,燥湿利湿易伤阴。生地黄清热养阴,以使燥湿利湿药不伤肝阴;当归性温,助生地黄以养血补血,滋养肝体,养阴止寒凉药太过凝滞,共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效[11]。
2.3 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胸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1214]。
2.4 龙胆泻肝丸的配伍特点
龙胆泻肝丸中龙胆为君药,黄芩、栀子为臣药,以车前子、木通、泽泻、柴胡、地黄和当归为佐药,甘草为使药[1516]。诸药配伍,以奏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效。清热药与利湿药相配伍,既使火热从下而去,又使湿热从下而泻,补血药与燥湿利湿药相配,祛邪不伤阴血;疏肝药与清泻药相配伍,清泻肝热而不伤肝气[1718]。
3 中药材栀子的介绍
3.1 栀子药材概论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江西、湖南、湖北、浙江[16]。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生用或炒焦用[19]。
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目赤肿痛;热毒疮疡;扭挫伤痛[20]。
3.2 栀子的性状特征
栀子呈长卵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且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2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6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