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类及资源蕴藏量调查研究(附件)
摘 要本论文对陕西地区药用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整理,为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黄精类药用植物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及标本查阅,对陕西地区黄精药用植物种类、生态分布、资源状况、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发现陕西地区黄精药用植物有3种,分别是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而陕西地区黄精资源分布较广,但作为中药资源其开发利用较少,同时各种之间生态学均有较大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目 录
1文献综述
1.1本草考证 1
1.2资源分布 1
1.3 化学成分研究 1
1.3.1糖类 2
1.3.2 甾体皂苷 2
1.3.3 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2
1.3.4 木质素类化合物 3
1.3.5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3
1.3.6 生物碱类化合物 3
1.3.7其他 3
1.4 药理作用研究 4
1.4.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4
1.4.2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增强作用 4
1.4.3 延缓衰老作用 5
1.4.4 抗肿瘤作用 5
1.4.5 抗菌、抗病毒作用 6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2 实验调查
2.1调查方案 7
2.2调查内容 7
2.3 调查结果 9
2.3.1黄精的生长环境调查结果 9
2.3.2 三种黄精原植物特征 12
2.3.3 黄精资源在陕西的分布 15
3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文献综述
1.1本草考证
黄精,始载于晋代《名医别录》,被列于上品,至今的历代医药典籍对黄精均有记载,其又被称为“仙人余粮”、“太阳草”、“老虎姜”、“山姜”、“鸡头根”、“土灵芝”等等,从古至今,黄精在民间被人们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草本,不仅如此,如今黄精被广泛的用于化工、美容等行业,其集观赏、美容、药用、食用于一身的一类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传统的医药学认定为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其功效有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草考证
黄精,始载于晋代《名医别录》,被列于上品,至今的历代医药典籍对黄精均有记载,其又被称为“仙人余粮”、“太阳草”、“老虎姜”、“山姜”、“鸡头根”、“土灵芝”等等,从古至今,黄精在民间被人们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草本,不仅如此,如今黄精被广泛的用于化工、美容等行业,其集观赏、美容、药用、食用于一身的一类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传统的医药学认定为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其功效有补益肾精、滋阴润燥,常常被用于治疗肺虚燥咳、脾胃虚弱,肾虚亏损,身体疲倦,四肢乏力等症,并享有“血气双补之王”的美誉。
1.2资源分布
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sibiricum植物于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全国大概有40多种,它主要广泛分布于北温带气候区,在中国,黄精分布约有30多种,它是被《中国药典》所规定的三种原生药材,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疆土,并且资源蕴储量在我国也占有较高的比率。黄精的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以及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其中黄精中的多花黄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贵州、四川等地;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主要出产的是滇黄精。对于黄精属植物的种类的不同以及它资源的分布情况很多人做了调查。其中有周繇[1]曾对长白山的黄精属植物的种类、资源分布、蕴藏量以及生长环境等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认定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食疗价值、而且可做观赏的一类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在长白山这里,主要分布的黄精属类草本共有7种,有二苞黄精、毛筒玉竹、五叶黄精、小玉竹、玉竹、狭叶黄精、黄精,这些黄精主要生长于200~700m的山腰地段,以及各个市和县地区均有分布,这些地方黄精的资源蕴藏量并不是很大,通过调查,还发现,黄精多喜欢生长在面向太阳面的山坡上、草地上、丛林下以及灌木丛中,花的颜色主要是漂亮的花白色,开花的时间是在五月至六月,果实成熟于七月至九月,收获的季节主要是春天和秋天挖取它的地下部分。
1.3 化学成分研究
黄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精的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数据以及资料显示,均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经研究调查,已经确定的黄精中主要含有以下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氨基酸、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黄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
1.3.1糖类
黄精的化学组成的重要一部分是黄精多糖,它的含量最多。黄精多糖中有甲、乙、丙3种类型,但其分子量不同(大于20万),主要由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醛酸按照6:26:1的比例组成。黄精中含粗多糖13.3%,经过炮制后黄精中的黄精多糖含量将降低。黄精低聚糖甲:分子量为1630,由8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黄精低聚糖乙:分子量为862,由4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黄精低聚糖丙:分子量为474,由2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3种黄精低聚糖均由果糖和葡萄糖按摩尔比8:1、4:1、和2:1缩合而成。经过水提、醇沉、从粗黄精多糖中去除蛋白质,纯化后用HPLC测定其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黄精多糖仅由果糖组成[3]。多花黄精中还可分离得到一个中性多糖PD,有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4]。
1.3.2 甾体皂苷
黄精的主要成分中还包括甾体皂苷。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学者从黄精属12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78种甾体皂苷,其中包括新甾体皂苷类化合物42种。其中有从黄精的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有黄精皂苷A,B,以及新巴拉次薯蓣皂苷元A3Oβ石蒜糖苷还有其他甲基原型同系物[5]。
通过对滇黄精的化学成分进行文献查阅及研究发现,在滇黄精的新鲜根茎中提取分离出5对甾体皂苷异构体。其中的7组化合物经过1D2D的核磁共振测定,并且通过和以前的研究文献做以对比以及分析鉴定后,最终得出结果为新化合物。其次,滇黄精的根茎中另外还含有滇黄精皂苷A,B,C,D。其中,有学者杨庆雄指出薯蓣皂苷元或亚莫皂苷元是其他皂苷元的前体,也就是说,薯蓣皂苷元或亚莫皂苷元衍生出的其他皂苷元。徐德平等也指出黄精中的皂苷,主要是以薯蓣皂苷元为主[6]。
1.3.3 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王易芬[7]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采用IR,MS,NMR等技术的鉴定研究。结果分离研究共对9个化合物进行了研究鉴定,主要包括有甘草素、异甘草素、4,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等等。多花黄精中分离出芹菜黄素等黄酮成分。多花黄精中还含有牡荆素木糖苷和5、4′二羟基黄酮的糖苷、在黄精的根茎中含有吖啶2羧酸、毛地黄精苷。
1.3.4 木质素类化合物
木质素,是一类生物体内的次生物质,其广泛存在于被子和裸子植物中。它是由苯丙素氧化后聚合而形成的产物,通常聚合而成
1文献综述
1.1本草考证 1
1.2资源分布 1
1.3 化学成分研究 1
1.3.1糖类 2
1.3.2 甾体皂苷 2
1.3.3 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2
1.3.4 木质素类化合物 3
1.3.5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3
1.3.6 生物碱类化合物 3
1.3.7其他 3
1.4 药理作用研究 4
1.4.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4
1.4.2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增强作用 4
1.4.3 延缓衰老作用 5
1.4.4 抗肿瘤作用 5
1.4.5 抗菌、抗病毒作用 6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2 实验调查
2.1调查方案 7
2.2调查内容 7
2.3 调查结果 9
2.3.1黄精的生长环境调查结果 9
2.3.2 三种黄精原植物特征 12
2.3.3 黄精资源在陕西的分布 15
3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文献综述
1.1本草考证
黄精,始载于晋代《名医别录》,被列于上品,至今的历代医药典籍对黄精均有记载,其又被称为“仙人余粮”、“太阳草”、“老虎姜”、“山姜”、“鸡头根”、“土灵芝”等等,从古至今,黄精在民间被人们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草本,不仅如此,如今黄精被广泛的用于化工、美容等行业,其集观赏、美容、药用、食用于一身的一类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传统的医药学认定为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其功效有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草考证
黄精,始载于晋代《名医别录》,被列于上品,至今的历代医药典籍对黄精均有记载,其又被称为“仙人余粮”、“太阳草”、“老虎姜”、“山姜”、“鸡头根”、“土灵芝”等等,从古至今,黄精在民间被人们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草本,不仅如此,如今黄精被广泛的用于化工、美容等行业,其集观赏、美容、药用、食用于一身的一类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传统的医药学认定为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其功效有补益肾精、滋阴润燥,常常被用于治疗肺虚燥咳、脾胃虚弱,肾虚亏损,身体疲倦,四肢乏力等症,并享有“血气双补之王”的美誉。
1.2资源分布
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sibiricum植物于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全国大概有40多种,它主要广泛分布于北温带气候区,在中国,黄精分布约有30多种,它是被《中国药典》所规定的三种原生药材,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疆土,并且资源蕴储量在我国也占有较高的比率。黄精的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以及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其中黄精中的多花黄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贵州、四川等地;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主要出产的是滇黄精。对于黄精属植物的种类的不同以及它资源的分布情况很多人做了调查。其中有周繇[1]曾对长白山的黄精属植物的种类、资源分布、蕴藏量以及生长环境等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认定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食疗价值、而且可做观赏的一类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在长白山这里,主要分布的黄精属类草本共有7种,有二苞黄精、毛筒玉竹、五叶黄精、小玉竹、玉竹、狭叶黄精、黄精,这些黄精主要生长于200~700m的山腰地段,以及各个市和县地区均有分布,这些地方黄精的资源蕴藏量并不是很大,通过调查,还发现,黄精多喜欢生长在面向太阳面的山坡上、草地上、丛林下以及灌木丛中,花的颜色主要是漂亮的花白色,开花的时间是在五月至六月,果实成熟于七月至九月,收获的季节主要是春天和秋天挖取它的地下部分。
1.3 化学成分研究
黄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精的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数据以及资料显示,均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经研究调查,已经确定的黄精中主要含有以下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氨基酸、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黄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
1.3.1糖类
黄精的化学组成的重要一部分是黄精多糖,它的含量最多。黄精多糖中有甲、乙、丙3种类型,但其分子量不同(大于20万),主要由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醛酸按照6:26:1的比例组成。黄精中含粗多糖13.3%,经过炮制后黄精中的黄精多糖含量将降低。黄精低聚糖甲:分子量为1630,由8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黄精低聚糖乙:分子量为862,由4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黄精低聚糖丙:分子量为474,由2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3种黄精低聚糖均由果糖和葡萄糖按摩尔比8:1、4:1、和2:1缩合而成。经过水提、醇沉、从粗黄精多糖中去除蛋白质,纯化后用HPLC测定其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黄精多糖仅由果糖组成[3]。多花黄精中还可分离得到一个中性多糖PD,有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4]。
1.3.2 甾体皂苷
黄精的主要成分中还包括甾体皂苷。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学者从黄精属12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78种甾体皂苷,其中包括新甾体皂苷类化合物42种。其中有从黄精的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有黄精皂苷A,B,以及新巴拉次薯蓣皂苷元A3Oβ石蒜糖苷还有其他甲基原型同系物[5]。
通过对滇黄精的化学成分进行文献查阅及研究发现,在滇黄精的新鲜根茎中提取分离出5对甾体皂苷异构体。其中的7组化合物经过1D2D的核磁共振测定,并且通过和以前的研究文献做以对比以及分析鉴定后,最终得出结果为新化合物。其次,滇黄精的根茎中另外还含有滇黄精皂苷A,B,C,D。其中,有学者杨庆雄指出薯蓣皂苷元或亚莫皂苷元是其他皂苷元的前体,也就是说,薯蓣皂苷元或亚莫皂苷元衍生出的其他皂苷元。徐德平等也指出黄精中的皂苷,主要是以薯蓣皂苷元为主[6]。
1.3.3 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王易芬[7]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采用IR,MS,NMR等技术的鉴定研究。结果分离研究共对9个化合物进行了研究鉴定,主要包括有甘草素、异甘草素、4,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等等。多花黄精中分离出芹菜黄素等黄酮成分。多花黄精中还含有牡荆素木糖苷和5、4′二羟基黄酮的糖苷、在黄精的根茎中含有吖啶2羧酸、毛地黄精苷。
1.3.4 木质素类化合物
木质素,是一类生物体内的次生物质,其广泛存在于被子和裸子植物中。它是由苯丙素氧化后聚合而形成的产物,通常聚合而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