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本人签名 日期 ________ 摘 要本实验旨在优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提取工艺。分别以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考察白花蛇舌草中黄酮成分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130时,提取温度为80℃时,提取时间为120min时,乙醇浓度为70%时,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率最高,为5.126%。该实验所得提取前提参数精确可靠,为白花蛇舌草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具备实用价值。
目 录
1 绪论 1
1.1 白花蛇舌草概述 7
1.2 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 7
1.3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9
1.3.1 多糖类化合物 9
1.4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10
1.4.1 抗肿瘤作用 10
1.4.2 抗菌消炎作用 11
1.4.3 免疫调节作用 11
1.4.4 抗氧化作用 12
1.4.5 其他 12
2 材料与方法 13
2.1 材料与试剂 13
2.2 主要仪器 13
2.3 试验方法 13
2.3.1 单因素试验步骤 13
2.3.2 黄酮含量测定 14
3 结果与分析 16
3.1 芦丁标准曲线 16
3.2 单因素试验 16
3.2.1 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6
3.2.2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6
3.2.3 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7
3.2.4 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7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3
1 绪论
1.1 白花蛇舌草概述
1.2 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
白花蛇舌草喜温暖潮湿,不耐干旱,喜湿怕涝,不耐严寒,生长在田边、路旁、溪边的湿润草地、墙角、菜园等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安徽,江苏、浙江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1],入药部位是它的干燥全草,它的药用功效特别广泛,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散结,利尿除湿等效用。主治肺热咳喘,咽喉肿痛,肠痈肠疡等[2]。其临床应用广泛,尤善医治各种炎症,如阑尾炎、胃肠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炎症[3]。近年来,多用于医治肝癌、肺癌、直肠癌、鼻咽癌、食道癌、原发性支气管癌、淋巴癌、胃癌等多种癌症。而根据有关报道,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比较大,且对技术要求很高,价格也比较昂贵。天然植物中存在一些成分对癌症的治疗也有可观的效果,而且具有可靠的药理活性,因此,从纯天然药物中去研究有效、安全的抗癌药物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线。
在中药配伍中,将白花蛇舌草与半边莲配伍,两种草药都具有清热、解蛇毒的效用,所以如若将二药配伍,用于毒蛇咬伤效果更加显著;将白花蛇舌草与车前子配伍,利尿通淋的作用将会更强,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会更加好,可用于治疗热淋、湿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如果我们将白花蛇舌草药材和白茅根药材进行配伍,止血效果将会更好,还能治疗痈疽,疮毒等;罗开云[4]报导,用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配伍,医治慢性胃炎八十多例,有效率达81.3%;而用西药治疗慢性胃炎60例的有效率仅仅只有79.1%;范平国[5]报导,采用益胆健胃汤(此方剂的基本方为白花蛇舌草、胡柴、白术等)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一百多例,根据病患的病情轻重加减药量医治,成果显效六十多例,好转八十多例,有效率高达93.3%。
国内研究员关于白花蛇舌草的研究内容也不在少数,其多糖和黄酮类均为发
1.3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1.3.1 多糖类化合物
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有效成份之一——多糖,能够增强细胞的免疫活性,其中所含的糖蛋白物质,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生长,还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马河等[12]采取了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了采自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的粗多糖,将该粗多糖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采用超滤技术对促多糖溶解液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白花蛇舌草的精制多糖,并采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来测定分离出来的多糖,应用衍生化HPLC分析各单糖组分,通过测定各单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多糖是由葡萄糖、
1.3.2 黄酮类化合物
白花蛇舌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分别为山柰酚和槲皮素,以及二者的单糖苷和双糖苷,目前已经被发现的有槲皮素3O槐糖苷、槲皮素3O(2OβD吡喃葡糖基)βD 吡喃半乳糖苷、槲皮素3O呋喃葡糖苷等[15]。张彩霞等[16]采取微波辅助法,对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再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对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黄酮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鉴定,发现白花蛇舌草中还含有其他两种黄酮类的化合物。
1.3.3 蒽醌类化合物
白花蛇舌草中含有两种蒽醌,一种是2甲基3甲氧基蒽醌,另一种是2甲基3羟基蒽醌,都是在植物中含量非常高的。产自不同区域的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蒽醌的含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曹广尚等[17]创立了HPLCDAD法,以此法来测定白花蛇舌草中两种蒽醌的含量,为白花蛇舌草的质控方法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科学依据。黄卫华[18]是第一次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出三种新蒽醌的人,分别是二羟基2甲基蒽醌,二羟基62甲基蒽醌;于莉等[19]从龙舌草中提取到两个新种类的蒽醌,这两个新的蒽醌一个叫做2,6二羟基3甲基4甲氧基蒽醌,另一个叫做2,7二羟基3甲基蒽醌。
1.3.4 多糖类化合物
1.3.5 萜类化合物
蛇针草中包含的萜类有两种,一种是环烯醚萜类,另一种是三萜类。 其中三萜类化合物包括异山柑子萜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和山柑子酮等[24]。环烯醚萜类主要是以苷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去乙酰车叶草苷、鸡屎藤次苷、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酸、鸡屎藤次苷甲酯等[25]。
1.3.4 其它类化合物
除此之外,白花蛇舌草尚含有一定数量的生物碱、氨基酸、 挥发油和无机微量元素等。其中所含的氨基酸主要为赖氨酸、门冬氨酸、丝氨酸和丙氨酸等[26],其中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酯类,属于挥发性油类成分。刘志刚[27]等发现蛇总管中含有二十多种主要的挥发性油类成分,其中亚油酸和十五酸等脂肪酸是含量最多的挥发性油类成分。
1.4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1.4.1 抗肿瘤作用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对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十分感兴趣,对蛇舌草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张彦兵等[28]用TGFβG诱导MHCC97H细胞建立EMT模型,其实验结果证明了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总黄酮对TGFβG诱导的肝癌MHCC97H细胞ENT具有逆转作用和机制。柴煊等[29]对比了白花蛇舌草中不同化学成分对肿瘤细胞CT26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白花蛇舌草各活性单体能十分显著地抑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且伴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也趋于明显。望琴[30]对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有效成份进行了抗肿瘤研究,发现对于小鼠耳廓炎症模型,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的给药浓度为500mg/kg时,药效发挥是最为明显的。杨娴[31]等的研
目 录
1 绪论 1
1.1 白花蛇舌草概述 7
1.2 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 7
1.3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9
1.3.1 多糖类化合物 9
1.4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10
1.4.1 抗肿瘤作用 10
1.4.2 抗菌消炎作用 11
1.4.3 免疫调节作用 11
1.4.4 抗氧化作用 12
1.4.5 其他 12
2 材料与方法 13
2.1 材料与试剂 13
2.2 主要仪器 13
2.3 试验方法 13
2.3.1 单因素试验步骤 13
2.3.2 黄酮含量测定 14
3 结果与分析 16
3.1 芦丁标准曲线 16
3.2 单因素试验 16
3.2.1 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6
3.2.2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6
3.2.3 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7
3.2.4 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7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3
1 绪论
1.1 白花蛇舌草概述
1.2 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
白花蛇舌草喜温暖潮湿,不耐干旱,喜湿怕涝,不耐严寒,生长在田边、路旁、溪边的湿润草地、墙角、菜园等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安徽,江苏、浙江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1],入药部位是它的干燥全草,它的药用功效特别广泛,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散结,利尿除湿等效用。主治肺热咳喘,咽喉肿痛,肠痈肠疡等[2]。其临床应用广泛,尤善医治各种炎症,如阑尾炎、胃肠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炎症[3]。近年来,多用于医治肝癌、肺癌、直肠癌、鼻咽癌、食道癌、原发性支气管癌、淋巴癌、胃癌等多种癌症。而根据有关报道,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比较大,且对技术要求很高,价格也比较昂贵。天然植物中存在一些成分对癌症的治疗也有可观的效果,而且具有可靠的药理活性,因此,从纯天然药物中去研究有效、安全的抗癌药物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线。
在中药配伍中,将白花蛇舌草与半边莲配伍,两种草药都具有清热、解蛇毒的效用,所以如若将二药配伍,用于毒蛇咬伤效果更加显著;将白花蛇舌草与车前子配伍,利尿通淋的作用将会更强,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会更加好,可用于治疗热淋、湿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如果我们将白花蛇舌草药材和白茅根药材进行配伍,止血效果将会更好,还能治疗痈疽,疮毒等;罗开云[4]报导,用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配伍,医治慢性胃炎八十多例,有效率达81.3%;而用西药治疗慢性胃炎60例的有效率仅仅只有79.1%;范平国[5]报导,采用益胆健胃汤(此方剂的基本方为白花蛇舌草、胡柴、白术等)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一百多例,根据病患的病情轻重加减药量医治,成果显效六十多例,好转八十多例,有效率高达93.3%。
国内研究员关于白花蛇舌草的研究内容也不在少数,其多糖和黄酮类均为发
1.3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1.3.1 多糖类化合物
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有效成份之一——多糖,能够增强细胞的免疫活性,其中所含的糖蛋白物质,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生长,还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马河等[12]采取了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了采自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的粗多糖,将该粗多糖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采用超滤技术对促多糖溶解液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白花蛇舌草的精制多糖,并采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来测定分离出来的多糖,应用衍生化HPLC分析各单糖组分,通过测定各单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多糖是由葡萄糖、
1.3.2 黄酮类化合物
白花蛇舌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分别为山柰酚和槲皮素,以及二者的单糖苷和双糖苷,目前已经被发现的有槲皮素3O槐糖苷、槲皮素3O(2OβD吡喃葡糖基)βD 吡喃半乳糖苷、槲皮素3O呋喃葡糖苷等[15]。张彩霞等[16]采取微波辅助法,对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再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对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黄酮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鉴定,发现白花蛇舌草中还含有其他两种黄酮类的化合物。
1.3.3 蒽醌类化合物
白花蛇舌草中含有两种蒽醌,一种是2甲基3甲氧基蒽醌,另一种是2甲基3羟基蒽醌,都是在植物中含量非常高的。产自不同区域的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蒽醌的含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曹广尚等[17]创立了HPLCDAD法,以此法来测定白花蛇舌草中两种蒽醌的含量,为白花蛇舌草的质控方法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科学依据。黄卫华[18]是第一次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出三种新蒽醌的人,分别是二羟基2甲基蒽醌,二羟基62甲基蒽醌;于莉等[19]从龙舌草中提取到两个新种类的蒽醌,这两个新的蒽醌一个叫做2,6二羟基3甲基4甲氧基蒽醌,另一个叫做2,7二羟基3甲基蒽醌。
1.3.4 多糖类化合物
1.3.5 萜类化合物
蛇针草中包含的萜类有两种,一种是环烯醚萜类,另一种是三萜类。 其中三萜类化合物包括异山柑子萜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和山柑子酮等[24]。环烯醚萜类主要是以苷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去乙酰车叶草苷、鸡屎藤次苷、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酸、鸡屎藤次苷甲酯等[25]。
1.3.4 其它类化合物
除此之外,白花蛇舌草尚含有一定数量的生物碱、氨基酸、 挥发油和无机微量元素等。其中所含的氨基酸主要为赖氨酸、门冬氨酸、丝氨酸和丙氨酸等[26],其中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酯类,属于挥发性油类成分。刘志刚[27]等发现蛇总管中含有二十多种主要的挥发性油类成分,其中亚油酸和十五酸等脂肪酸是含量最多的挥发性油类成分。
1.4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1.4.1 抗肿瘤作用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对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十分感兴趣,对蛇舌草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张彦兵等[28]用TGFβG诱导MHCC97H细胞建立EMT模型,其实验结果证明了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总黄酮对TGFβG诱导的肝癌MHCC97H细胞ENT具有逆转作用和机制。柴煊等[29]对比了白花蛇舌草中不同化学成分对肿瘤细胞CT26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白花蛇舌草各活性单体能十分显著地抑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且伴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也趋于明显。望琴[30]对白花蛇舌草中所含的有效成份进行了抗肿瘤研究,发现对于小鼠耳廓炎症模型,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的给药浓度为500mg/kg时,药效发挥是最为明显的。杨娴[31]等的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