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目的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主要以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为重要的活性成分,通过对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提取方法的研究,对丹参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 根据当前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出发,在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溶媒浓度等方面进行筛选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提取工艺的最佳组合为以7倍量95%乙醇回流3次、每次1h,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提取率最高。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利于有效成分保留,适用于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对于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优化有指导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
1.1丹参的特征 1
1.2 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1水溶性成分 1
1.2.2脂溶性成分 2
1.2.3其他成分 2
1.3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2
1.3.1对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3
1.3.2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3
1.3.3丹参抗肿瘤的药理作用 4
1.3.4其他药理作用 4
1.4丹参的提取工艺 5
1.4.1水煎煮法 5
1.4.2乙醇回流法 5
1.4.3超临界提取法 6
1.4.4超声提取法 6
2实验部分 8
2.1 材料与仪器 8
2.1.1 仪器 8
2.1.2药材及试剂 8
2.1.3药材处理 8
2.2实验方法及结果 8
2.2.1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 8
2.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9
2.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2.1.4溶剂空白 9
2.3提取工艺优选 11
2.3.2方差分析 17
2.3.3验证试验及结果分析 17
2.2.9讨论 18
3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丹参,又名紫丹参、红根、血参根、红丹参、红根,本品为双子叶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h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茎,味苦,性微寒。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神农本草经》载“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 寒热积聚破疮除瘤止烦满, 益气”《本草纲目》载“丹参色赤味苦汽平而降朋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经”。《 日华子本草》 载“养神安志, 通 利关脉,止痛 破宿血”。《开宝本草 》 记载“味苦微寒无毒 去心腹瘤 疾结气”。《本草备要》 载“丹参养神定志, 通利血脉 ,实有神验。”指出其可用于活血通心包络治病痛。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功效[1]。
1.1丹参的特征
丹参株高30~80cm,根数条,长圆柱形,外皮土红色,内黄白色,长10~20cm;茎四菱,多分枝。丹参的花期为4~8月,花的颜色为白色或者淡蓝色;花萼的性状呈钟状,其顶端有3个彼此紧靠的小齿;花冠明显呈二唇型,长2~2.7cm,下唇中裂片呈扁心形;花期会长达5个月,果期在6~10月份。小坚果有4个,呈椭圆形,成熟时为灰黑色。花期4~6个月;果期7~8个月,种子发芽率低,所以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
1.2 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水溶性部分主要为酚类化合物;脂溶性部分主要为二萜类化合物。
1.2.1水溶性成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根据我国传统应用丹参主要为水煎液,我国学者对丹参的水溶性成分进行深度的研究,首先报道了原儿茶醛,但其在丹参中含量很低,约为0.03%~0.16%[2]。1980年从丹参中分得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以后又陆续发现十几种水溶性成分,如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A)、B、C、D、E、F、G、H、I、J,迷迭香酸,紫草酸,咖啡酸,四甲基丹酚酸F,异丹酚酸C等。丹酚酸A是1分子丹参素与2分子咖啡酸缩合而形成的,丹酚酸B是3分子丹参素与1分子咖啡酸缩合而形成的,丹酚酸C是2分子丹参素缩合而形成的[3]。
丹参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物质,其中包括:丹酚酸甲又称丹参素,D(+)313,4二羟基苯乳酸[1],丹参酸丙,琥珀酸,丹参酚酸A,丹参酚酸B,丹参酚酸C,熊果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酸甲,丹参酚酸甲,迷失香酸,迷失香酸甲酯,鼠尾草酚,丹参内酯,丹参二醇A,丹参二B,丹参二C,丹参新酮Ⅳ。水溶性的丹参酚酸类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调血脂及细胞保护作用[4]。
1.2.2脂溶性成分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呈橙黄色和橙紫色,主要包括以下物质: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V,丹参酮VⅠ ,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甲基丹参醌,紫丹参甲素、乙素、戊素,丹参新酮,1,2二氢丹参醌,丹参醇Ⅰ ,丹参醇Ⅱ,丹参醇Ⅲ,二氢丹参酮Ⅰ ,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等。其中含量较高的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含量测定项检测物质之一[5],而隐丹参酮是丹参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1.2.3其他成分
丹参还有一类成分,在自然中广泛存在,在植物体内也能找到它的足迹,不仅结构很多,而且种类也有各种各样,这类物质就是黄酮。它对人类以及其他的哺乳动物都有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人会随着时间越来越老,这就是由于我们体内的自由基增多的缘故,但是黄酮可以抗氧化,能够把生物体内的自由基清除掉,这样就延缓了衰老。不仅如此,黄酮针对人类的许多疾病还有治疗作用,在心血管病方面有一个预防作用,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对普通的炎症也有治疗效果。
1.3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抗心律失常,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对抗血栓形成;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和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抗炎,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以及保护肝细胞,抗肺纤维化等作用。此外,丹参还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抗炎、抗过敏作用。丹参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时还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癌症、消化道溃疡、艾滋病等[6]。
1.3.1对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丹参可保护脑内神经细胞,保护脑组织,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改善脑内微循环、部分拮抗缺血后脑组织的单胺类介质、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变化。
1.3.2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可增加冠状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对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它的抗心肌缺血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心肌细胞间盘受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对缺血区边缘的毛细血管损伤较轻,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血液供应,因而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心肌细胞的再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4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