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多糖的工艺研究
摘 要金针菇中有效成分之一金针菇多糖,因具有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抗肿瘤等效果,所以被人们所喜爱。目前所选用的热水浸提法提取率比较低、效能低;而超声辅助提取法不需要加热,其提取率显著增加。本文采用超声辅助法研究金针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该方法是用新鲜的金针菇经干燥粉碎后过80目筛,再将取得的金针菇粉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经离心、醇析、溶解、干燥后得到金针菇粗多糖。选用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为影响金针菇多糖提取率的因素做单因素正交试验,正交计算出的结果为超声时间50min,超声功率70W,固液比1∶40,浸提温度50℃,多糖提取达到了3.42%,相比于之水浸提法,多糖的提取率明显增加。通过本次实验选择超声波提取金针菇多糖的最佳工艺,从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医学发展提供实验依据。
目 录
1 前言 1
1.1 目前关于金针菇资源的分布状况 1
1.2 金针菇资源的研究状况 1
1.3 金针菇多糖的市场现状 1
1.4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 2
1.4.1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 2
1.4.2 多糖的分子结构 3
1.5 金针菇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4
1.5.1 保肝作用 4
1.5.2 抗感染作用 4
1.5.3 免疫调节作用 4
1.5.4 抗氧化作用 5
1.5.5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5
1.5.6 抗疲劳作用 5
1.5.7 保湿作用 6
1.6 金针菇多糖提取研究 6
1.6.1 热水浸提法 6
1.6.2 微博辅助提取技术(MAE) 7
1.6.3 酶水解浸提 7
1.6.4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7
2 研究内容 8
2.1 金针菇多糖的初步研究 9
2.1.1 材料与试剂 9
2.1.2 仪器与设备 9
2.1.3 原料制备 9
2.1.4 样品制备 9
2.2 提取金针菇多糖的试验方法 10
2.2.1 多糖最大吸收波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测定 10
2.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10
2.2.3 单因素试验 10
2.2.4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 13
2.2.5 正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14
2.3 结论 14
小 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0
1 前言
1.1 目前关于金针菇资源的分布状况
金针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因为其味爽脆可口而被人们所喜爱。金针菇喜欢生长在黑暗环境中,属于腐生营养型无叶绿素的菌类植物,只能从介质中吸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1]。金针菇一般生长在枯树干上,其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不但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儿童的智力发育。金针菇既是餐桌上的美食,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有抑制肿瘤[2],科学家们都很重视,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的窗口。金针菇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纳入了养生系列。利用工业资源可加大生产规模的力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2 金针菇资源的研究状况
在我国,金针菇的种植广泛相对其他菌类是最多的,但与国外相比栽培技术稍偏低,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国家主要栽培基地为河北、江苏、林州,大多数以种植白金针菇为主,在十一、十二月份是向外销售的高峰期,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进口率逐年下降,从2010到2015年仅仅五年时间我国金针菇的进口率将为0,这也就说明我国的栽培技术足以供应人类的需求。现在我国的工厂化生产越来越高,不仅满足了我国的需求量,还销往越南等亚洲区域。金针菇的生长最适条件:温度为32℃,水份为65%70%,PH值为8.4,只要将生长条件控制在最适范围内,就能获得稳定的收益。金针菇最适合的种植早春季节,还需要保持通风,在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金针菇往往是优质高产的。金针菇的种植在目前看来都是工厂化比较多,主要品系有白色品系F21,007、008幼菇菌,三明1号菌株,FU088,FV57等。随着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大量的金针菇工厂拔地而起,产量也随之增加,当达到饱和后,金针菇的价格便也随之而下降。
1.3 金针菇多糖的市场现状
外国学者[3]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对金针菇多糖展开了研究,证明其有抗肿瘤作用。在1963年,外国学者[3]从金针菇中提取出了一种叫做POF的物质,以小鼠为对象,证明其具有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紧接着,认为金针菇多糖中成分不会如此简单,便发现了一种原朴菇素的物质,同样用小鼠做了研究,也证实了其抗肿瘤作用。到现在为止已经研究出了EA3、EA5、EA6、EA7以及Flammulin等多糖物质,又从中提取出的单糖POF和Proflamin是存在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其中EA6为蛋白多糖,它的成分以多糖为主,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且为碱性,而Flammulin和Proflamin则是糖蛋白,成分含量恰好相反,主要成分几乎都是蛋白且为酸性,多糖含量非常低。但两者稍有不同,蛋白多糖提取自子实体,糖蛋白提取自菌丝体,它们的抗肿瘤作用也不相同,Proflamin可以延长肿瘤小鼠的生存时间,而Flammulin对艾氏腹水癌、肉瘤活性的抑制作用较高。国内学者[4]从金针菇子实体中分别提取出了PA3DE和PA5DE的两种多糖,其中PA3DE是由D岩藻糖、D甘露糖、D葡萄糖3种单糖,并且证实了对肉瘤S180有着很高的抑制作用;而PA5DE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相同的都含有D甘露糖、D葡萄糖、D岩藻糖3种单糖,同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生物学活性比前者高,不同的是后者结构中可能含有p型糖昔键,由p(13)和p(16)型糖昔键连接起来。
金针菇多糖又由好几种不同的多糖构成,主要由右旋糖酐和多糖构成,因其组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它的生物学活性也不同。结果表明,该混合多糖对小鼠的损伤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主要机理是抑制肿瘤组织的酶活性,阻碍了细胞的分裂,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对抗癌[5]物质具有协同作用。
1.4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
1.4.1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
到目前为止,肿瘤领域的突破仍然困扰着人类,科学家们开始从金针菇多糖的抗肿瘤价值展开了研究,相信不久便会突破该难题。同时金针菇多糖存在着高效的免疫调节、增强记忆等多种作用,已成为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早前,国外学者就已经对金针菇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近几年,我国也开始研究了金针菇多糖的组成以及作用,截至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秦小明[10]等人用事先制备好的粗多糖,对其进行再次分离纯化,最后得到了FVCPA35.8%、FVCPB44.7%和FVCPC16.5%个多糖组分[6]。经分析该三种物质的构成均不相同,有的含有葡萄糖,有的含有木糖,其空间结构还不太明确,则认为含量组成没有相关联系,考虑到抗肿瘤效果坚决相信有一定依据,最终发现,金针菇多糖的含量组成大部分相同,都以葡聚糖为主要成分。
目 录
1 前言 1
1.1 目前关于金针菇资源的分布状况 1
1.2 金针菇资源的研究状况 1
1.3 金针菇多糖的市场现状 1
1.4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 2
1.4.1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 2
1.4.2 多糖的分子结构 3
1.5 金针菇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4
1.5.1 保肝作用 4
1.5.2 抗感染作用 4
1.5.3 免疫调节作用 4
1.5.4 抗氧化作用 5
1.5.5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5
1.5.6 抗疲劳作用 5
1.5.7 保湿作用 6
1.6 金针菇多糖提取研究 6
1.6.1 热水浸提法 6
1.6.2 微博辅助提取技术(MAE) 7
1.6.3 酶水解浸提 7
1.6.4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7
2 研究内容 8
2.1 金针菇多糖的初步研究 9
2.1.1 材料与试剂 9
2.1.2 仪器与设备 9
2.1.3 原料制备 9
2.1.4 样品制备 9
2.2 提取金针菇多糖的试验方法 10
2.2.1 多糖最大吸收波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测定 10
2.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10
2.2.3 单因素试验 10
2.2.4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 13
2.2.5 正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14
2.3 结论 14
小 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0
1 前言
1.1 目前关于金针菇资源的分布状况
金针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因为其味爽脆可口而被人们所喜爱。金针菇喜欢生长在黑暗环境中,属于腐生营养型无叶绿素的菌类植物,只能从介质中吸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1]。金针菇一般生长在枯树干上,其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不但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儿童的智力发育。金针菇既是餐桌上的美食,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有抑制肿瘤[2],科学家们都很重视,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的窗口。金针菇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纳入了养生系列。利用工业资源可加大生产规模的力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2 金针菇资源的研究状况
在我国,金针菇的种植广泛相对其他菌类是最多的,但与国外相比栽培技术稍偏低,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国家主要栽培基地为河北、江苏、林州,大多数以种植白金针菇为主,在十一、十二月份是向外销售的高峰期,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进口率逐年下降,从2010到2015年仅仅五年时间我国金针菇的进口率将为0,这也就说明我国的栽培技术足以供应人类的需求。现在我国的工厂化生产越来越高,不仅满足了我国的需求量,还销往越南等亚洲区域。金针菇的生长最适条件:温度为32℃,水份为65%70%,PH值为8.4,只要将生长条件控制在最适范围内,就能获得稳定的收益。金针菇最适合的种植早春季节,还需要保持通风,在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金针菇往往是优质高产的。金针菇的种植在目前看来都是工厂化比较多,主要品系有白色品系F21,007、008幼菇菌,三明1号菌株,FU088,FV57等。随着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大量的金针菇工厂拔地而起,产量也随之增加,当达到饱和后,金针菇的价格便也随之而下降。
1.3 金针菇多糖的市场现状
外国学者[3]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对金针菇多糖展开了研究,证明其有抗肿瘤作用。在1963年,外国学者[3]从金针菇中提取出了一种叫做POF的物质,以小鼠为对象,证明其具有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紧接着,认为金针菇多糖中成分不会如此简单,便发现了一种原朴菇素的物质,同样用小鼠做了研究,也证实了其抗肿瘤作用。到现在为止已经研究出了EA3、EA5、EA6、EA7以及Flammulin等多糖物质,又从中提取出的单糖POF和Proflamin是存在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其中EA6为蛋白多糖,它的成分以多糖为主,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且为碱性,而Flammulin和Proflamin则是糖蛋白,成分含量恰好相反,主要成分几乎都是蛋白且为酸性,多糖含量非常低。但两者稍有不同,蛋白多糖提取自子实体,糖蛋白提取自菌丝体,它们的抗肿瘤作用也不相同,Proflamin可以延长肿瘤小鼠的生存时间,而Flammulin对艾氏腹水癌、肉瘤活性的抑制作用较高。国内学者[4]从金针菇子实体中分别提取出了PA3DE和PA5DE的两种多糖,其中PA3DE是由D岩藻糖、D甘露糖、D葡萄糖3种单糖,并且证实了对肉瘤S180有着很高的抑制作用;而PA5DE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相同的都含有D甘露糖、D葡萄糖、D岩藻糖3种单糖,同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生物学活性比前者高,不同的是后者结构中可能含有p型糖昔键,由p(13)和p(16)型糖昔键连接起来。
金针菇多糖又由好几种不同的多糖构成,主要由右旋糖酐和多糖构成,因其组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它的生物学活性也不同。结果表明,该混合多糖对小鼠的损伤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主要机理是抑制肿瘤组织的酶活性,阻碍了细胞的分裂,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对抗癌[5]物质具有协同作用。
1.4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
1.4.1 金针菇多糖的理化性质
到目前为止,肿瘤领域的突破仍然困扰着人类,科学家们开始从金针菇多糖的抗肿瘤价值展开了研究,相信不久便会突破该难题。同时金针菇多糖存在着高效的免疫调节、增强记忆等多种作用,已成为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早前,国外学者就已经对金针菇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近几年,我国也开始研究了金针菇多糖的组成以及作用,截至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秦小明[10]等人用事先制备好的粗多糖,对其进行再次分离纯化,最后得到了FVCPA35.8%、FVCPB44.7%和FVCPC16.5%个多糖组分[6]。经分析该三种物质的构成均不相同,有的含有葡萄糖,有的含有木糖,其空间结构还不太明确,则认为含量组成没有相关联系,考虑到抗肿瘤效果坚决相信有一定依据,最终发现,金针菇多糖的含量组成大部分相同,都以葡聚糖为主要成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