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质对蚂蟥生长及相关免疫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对蚂蟥生长和免疫的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方法通过检测幼苗期蚂蟥生长性能及体内免疫相关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基因和生长相关基因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促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结果表明白光组免疫酶各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红光组消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于白光组和蓝光组。红光能够促进蚂蟥生长基因的表达而白光能够刺激免疫基因的表达。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
1.1实验材料 2
1.1.1实验材料 2
1.1.2主要仪器和设备 2
1.2实验方法 2
1.2.1实验设计 2
1.2.2生长性能的测定 2
1.2.3引物设计 2
1.2.4总RNA的提取 2
1.2.5 RNA的鉴定 3
1.2.6去除基因组DNA和反转录反应 3
1.2.7实时荧光定量测定GH,IGF ,SOD,CAT和AKP表达量 3
2结果与分析 3
2.1不同光质对蚂蟥各时期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3
2.2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分析 4
2.2.1不同光质对蚂蟥SOD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
2.2.2不同光质对蚂蟥CA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
2.2.3不同光质对蚂蟥AK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
2.3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分析 6
2.3.1不同光质对蚂蟥GH基因表达的影响 6
2.3.2不同光质对蚂蟥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 6
3讨论 7
3.1 不同光质处理对蚂蟥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7
3.2不同光质处理对蚂蟥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7
致谢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8
不同光质对蚂蟥生长及相关免疫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学生 芦鑫
引言
蚂蟥,全称宽体金线蛭。其涎液中含有的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可用来治疗肿瘤、颈淋巴结核等多种疾病[19]。我国传统药用蚂蟥有3种:日本医蛭、金线蛭和茶色蛭。目前大量用于制中成药的主要为金线蛭的干燥体,人工养殖以宽体金线蛭为好(金线蛭还有个体较小的光润金线蛭、秀丽金线蛭细齿金线蛭等)。宽体金线蛭个体大、产量高,一般体重30g,最大可达50g[20]。蚂蟥之所以生长快,光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大部分动物来说,光质是完成新陈代谢,感觉和获得能量所必须的。动物的行为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光质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因子,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极为明显。蚂蟥由于生活习性的原因,其生长过程特别容易收到光照的影响。在不同光质下蚂蟥免疫和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所不同,目前,光照对蚂蟥生长影响的研究仅停留在生理层面[1],与蚂蟥生长调控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却未见报道,因此研究光照对蚂蟥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对蚂蟥室内养殖光照模式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GH/IGF1轴是水生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内分泌生理轴,在水生动物生长基因表达的研究中极为常见[23]如在斑马鱼生长基因的研究中,外源刺激能够显著提高GH基因的表达[4]不同的环境因子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李明云[5]在对大黄鱼的研究中发现,当水体盐分升高时,会显著提高大黄鱼除心脏之外的其他组织中的GH基因和IGF1基因的表达。光因子对水生动物的生长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不同的光照条件能够刺激蚂蟥生长基因的表达并对蚂蟥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试探究不同光质对蚂蟥GH基因和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为蚂蟥室内养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蚂蟥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由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提供;经郭巧生教授鉴定,实验所用螺蛳(采自南京前湖,野生)为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Heude;实验用水为曝气24h的自来水。
1.1.2主要仪器和设备 电子天平(山海精密仪器厂);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 Step one7500);PCR仪(PTC200,bioRAD),电泳仪(DYY6C,北京六一仪器厂);凝胶成像仪(JS380,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SYBR? Premix Ex Taq? (Tli RNaseH Plus) (来自:上海皓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 (Perfect Real Time) (来自:上海皓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反转录)。
1.2实验方法
1.2.1实验设计 本实验在室内进行,养殖容器为容积为2L的塑料瓶(瓶底面积为1.33×102 m2,实际养殖用水1L,水深12 cm),实验蚂蟥体重为0.028±0.001g。设4个光照条件,分别为红光610±10nm,蓝光450±10 nm,白光full spectrum,自然光,光强范围为6080μmolm2s1,分别标记为R、B、W、N组,光照时间为6:0018:00,3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00%,每个光照处理设置20瓶,每瓶饲养10条蚂蟥。实验时间为60d,期间保持室温为27±1℃。每次每组随机取9条蚂蟥于80℃保存备用。
1.2.2生长性能的测定 实验开始前测蚂蟥的体重,之后每隔10天测一次蚂蟥的体重,计算出平均质量。
1.2.3引物设计 设计引物(见表1)。并委托上海立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序列名称及用途
Table 1Sequence of primers and description
引物名称
Primer name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