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底肥条件下黄精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摘 要 目的对微生物、微生物+有机肥、农家肥+有机肥、农家肥+微生物、农家肥条件下黄精样品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首先选取有机肥条件下黄精样品,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实验,以黄精多糖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对优选的多糖提取工艺进行验证实验。其次,采用优选的多糖提取工艺对不同底肥下黄精样品的多糖进行提取并测定含量。结果得出的最佳工艺为,当实验的条件设置为时间1h;温度90℃;料液比1: 20时,所提取到的多糖(黄精)含量最多,实验验证表明所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农家肥+有机肥混合肥条件下黄精多糖其均含量最高28.24%。结论本实验对不同底肥条件下黄精样品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黄精栽培种植选取底肥提供了数据参考。
目 录
1 绪 论 1
1.1 黄精的研究背景 1
1.2 黄精的药理作用研究 1
1.2.1 抗氧化与抗衰老 1
1.2.2 调节血糖 1
1.2.3 提高免疫力 2
1.2.4 改善和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2
1.3 人工栽培黄精及施肥研究进展 2
1.4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植物多糖原理 3
1.5 研究意义、目的及依据 3
2 实验部分 5
2.1 黄精试验田概况 5
2.1.1 种植区概况 5
2.1.2 所用材料 5
2.1.3 黄精种植概况 5
2.2 黄精多糖的含量测定 6
2.2.1 仪器与试药 6
2.2.1.1 试剂及药材 6
2.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
2.2.2 方法学考察 7
2.2.2.1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 7
2.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7
2.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黄精多糖的得率计算。 7
2.2.2.4 精密度 8
2.2.2.5 重现性 8
2.2.2.6 稳定性 8
2.2.2.7 加样回收率 8
2.2.3 单因素考察 9
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单因素实验结果 9
2.2.4.1 提取时间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 9
2.2.4.2 提取温度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 10
2.2.4.3 料液比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 11
2.2.5 正交法优化 12
2.2.5.1 正交法优选分析 12
2.2.5.2 方差分析 13
2.2.5.3 黄精粗多糖实验讨论 13
2.2.6 验证实验 14
2.3 不同底肥样品中黄精多糖的含量测定 14
2.3.1 不同底肥样品中黄精多糖的含量测定 14
2.3.2 结果分析 15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1 绪 论
1.1 黄精的研究背景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习称“救命草”、“爪子参”、“老虎姜”、“太阳草”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的总称。该属植物分布于全球各地,种类繁多约40多种,我国约占3/4[1]。该药材作为中国传统的上品中药,它的药性平和、在人体的归经为:脾肺肾,在中医临床的药理功效上可以补中、益气、补肾、润肺等,属于补药[2]。同时也是是我国传统的补益类中药,集药用、食用、观赏和保健于一身。黄精多糖是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具有抗肿、抗衰老、降血糖等功效[35]。
1.2 黄精的药理作用研究
1.2.1 抗氧化与抗衰老
从药材黄精中提取出来的多粗多糖的水提取物中含有PP48(PP:黄精多糖),该组分对自由基DPPH有一定清除能力[6]。李超彦等[7]以大鼠血清中MDA(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为指标,对更年期模型的大鼠设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和3个不同黄精剂量组(4g/kg.d、10 g/kg.d、20g/kg.d),进行10周的灌胃实验,结果显示SOD明显增加,MDA显著降低,从而表明黄精多糖可以提高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陈广等[8]通过黄精多糖对体外损伤内皮细胞进行干预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黄精多糖能有效地减缓内皮细胞的损伤,间接对其形成保护作用[9]。黄精多糖能有效体内过氧化氢(CAT)酶的抗氧化酶能力,可快速清除果蝇体内的自由基,达到其抗衰老的目的[10]。
1.2.2 调节血糖
公惠玲等[10]对黄精多糖的调节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给糖尿病型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实验,测定给药前后的血糖、体重、胰岛素。结果发现给予黄精多糖后三个指标都有明显地改善。徐茂红等[11]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糖代谢影响进行研究,证实了其调节血糖的作用。高英等[12]通过黄精的提取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实验,得出黄精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相关。
1.2.3 提高免疫力
李泽等[13]对免疫抑制模型的实验小鼠进行研究,以其相应的体液及免疫器官的免疫指标为依据,用黄精多糖对实验小鼠进行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0天并测定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实验小鼠相应的体液及免疫器官均有一定改善。表明黄精多糖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14]。黄精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其免疫活性也不同[15]。
1.2.4 改善和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吴石星等[17]用黄精多糖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进行研究,分别连续给药15d和30d,采用Y型迷宫对老年痴呆大鼠进行学习测试,结果显示,给药组在迷宫测试中潜伏的时间相对阴性对照组较短。表明黄精多糖能改善和增强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力能力。
1.3 人工栽培黄精及施肥研究进展
黄精喜阴湿,具有较强的耐阴性[18]。野生黄精多生长在富含腐殖质、深厚疏松的荫蔽湿润的山地及林下开阔地[1922]。人工栽培多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作为栽培田。长期以来,市场上所需求的黄精基本来源于野生采挖,由于过度的采挖,以致黄精供不应求,而人工对黄精栽培技术掌握不够纯熟,田间管理技术不够完善,连作、滥追肥、滥用农药等现象普遍存在,药材病虫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加,农残物同时也超标,药材品质达不到市场的认可标准,极大地限制了黄精药材的生产[23]。
人工栽培主要以种植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方式对黄精进行种植。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其产种量,繁殖系数相对较高,但种子繁殖存在着种子休眠,致种子萌发生长的时间较长,移栽的成活率不高;根茎繁殖,即无性繁殖,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繁殖的话,它是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但也有一定的缺点,例如:系数(繁殖)较低、可能会存在种质进行退化的潜在风险,故现在还是把根茎的繁殖作为首选方式。
目 录
1 绪 论 1
1.1 黄精的研究背景 1
1.2 黄精的药理作用研究 1
1.2.1 抗氧化与抗衰老 1
1.2.2 调节血糖 1
1.2.3 提高免疫力 2
1.2.4 改善和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2
1.3 人工栽培黄精及施肥研究进展 2
1.4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植物多糖原理 3
1.5 研究意义、目的及依据 3
2 实验部分 5
2.1 黄精试验田概况 5
2.1.1 种植区概况 5
2.1.2 所用材料 5
2.1.3 黄精种植概况 5
2.2 黄精多糖的含量测定 6
2.2.1 仪器与试药 6
2.2.1.1 试剂及药材 6
2.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
2.2.2 方法学考察 7
2.2.2.1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 7
2.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7
2.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黄精多糖的得率计算。 7
2.2.2.4 精密度 8
2.2.2.5 重现性 8
2.2.2.6 稳定性 8
2.2.2.7 加样回收率 8
2.2.3 单因素考察 9
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单因素实验结果 9
2.2.4.1 提取时间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 9
2.2.4.2 提取温度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 10
2.2.4.3 料液比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 11
2.2.5 正交法优化 12
2.2.5.1 正交法优选分析 12
2.2.5.2 方差分析 13
2.2.5.3 黄精粗多糖实验讨论 13
2.2.6 验证实验 14
2.3 不同底肥样品中黄精多糖的含量测定 14
2.3.1 不同底肥样品中黄精多糖的含量测定 14
2.3.2 结果分析 15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1 绪 论
1.1 黄精的研究背景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习称“救命草”、“爪子参”、“老虎姜”、“太阳草”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的总称。该属植物分布于全球各地,种类繁多约40多种,我国约占3/4[1]。该药材作为中国传统的上品中药,它的药性平和、在人体的归经为:脾肺肾,在中医临床的药理功效上可以补中、益气、补肾、润肺等,属于补药[2]。同时也是是我国传统的补益类中药,集药用、食用、观赏和保健于一身。黄精多糖是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具有抗肿、抗衰老、降血糖等功效[35]。
1.2 黄精的药理作用研究
1.2.1 抗氧化与抗衰老
从药材黄精中提取出来的多粗多糖的水提取物中含有PP48(PP:黄精多糖),该组分对自由基DPPH有一定清除能力[6]。李超彦等[7]以大鼠血清中MDA(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为指标,对更年期模型的大鼠设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和3个不同黄精剂量组(4g/kg.d、10 g/kg.d、20g/kg.d),进行10周的灌胃实验,结果显示SOD明显增加,MDA显著降低,从而表明黄精多糖可以提高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陈广等[8]通过黄精多糖对体外损伤内皮细胞进行干预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黄精多糖能有效地减缓内皮细胞的损伤,间接对其形成保护作用[9]。黄精多糖能有效体内过氧化氢(CAT)酶的抗氧化酶能力,可快速清除果蝇体内的自由基,达到其抗衰老的目的[10]。
1.2.2 调节血糖
公惠玲等[10]对黄精多糖的调节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给糖尿病型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实验,测定给药前后的血糖、体重、胰岛素。结果发现给予黄精多糖后三个指标都有明显地改善。徐茂红等[11]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糖代谢影响进行研究,证实了其调节血糖的作用。高英等[12]通过黄精的提取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实验,得出黄精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相关。
1.2.3 提高免疫力
李泽等[13]对免疫抑制模型的实验小鼠进行研究,以其相应的体液及免疫器官的免疫指标为依据,用黄精多糖对实验小鼠进行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0天并测定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实验小鼠相应的体液及免疫器官均有一定改善。表明黄精多糖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14]。黄精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其免疫活性也不同[15]。
1.2.4 改善和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吴石星等[17]用黄精多糖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进行研究,分别连续给药15d和30d,采用Y型迷宫对老年痴呆大鼠进行学习测试,结果显示,给药组在迷宫测试中潜伏的时间相对阴性对照组较短。表明黄精多糖能改善和增强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力能力。
1.3 人工栽培黄精及施肥研究进展
黄精喜阴湿,具有较强的耐阴性[18]。野生黄精多生长在富含腐殖质、深厚疏松的荫蔽湿润的山地及林下开阔地[1922]。人工栽培多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作为栽培田。长期以来,市场上所需求的黄精基本来源于野生采挖,由于过度的采挖,以致黄精供不应求,而人工对黄精栽培技术掌握不够纯熟,田间管理技术不够完善,连作、滥追肥、滥用农药等现象普遍存在,药材病虫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加,农残物同时也超标,药材品质达不到市场的认可标准,极大地限制了黄精药材的生产[23]。
人工栽培主要以种植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方式对黄精进行种植。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其产种量,繁殖系数相对较高,但种子繁殖存在着种子休眠,致种子萌发生长的时间较长,移栽的成活率不高;根茎繁殖,即无性繁殖,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繁殖的话,它是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但也有一定的缺点,例如:系数(繁殖)较低、可能会存在种质进行退化的潜在风险,故现在还是把根茎的繁殖作为首选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