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与左氧氟沙星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的研究

摘 要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诸多很严重的后果,如毒副作用,过敏反应,二重感染,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中药是替代抗生素的一种新型方法,在全球范围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次研究内容是以甘草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抗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二者结合使用对3种试验菌株: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联合抗菌的作用。在这次实验中使用到了光电比浊法得到3种试验菌株A-CFU曲线。在测量左氧氟沙星对待测菌株抑菌圈直径的影响时,使用了K-B纸片法,判断待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大肠埃希菌,试验白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对甘草和左氧氟沙星单独使用二倍稀释法,可以测得它们分别对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使用微量棋盘法研究二者联合应用抗菌效果得到联合用药时二者的MIC。最后计算出FIC指数,使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考察两者合用的最佳配比,结果为甘草和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中对前两种菌为协同作用,后一种为相加作用;甘草和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对三种实验菌种的感染可提高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左氧氟沙星和甘草联用时MIC明显降低;其中两者配比3:1时最为明显。
Key words:Licorice; Levofloxac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joint antibacterial 目 录
1 绪论 1
1.1 抗菌药物的当前使用状况 1
1.2 左氧氟沙星的使用状况 2
1.3 对中医药抗菌的研究 3
1.3.1 中药抵抗细菌的功效 3
1.3.2 中药增强人体免疫抵抗力的作用 4
1.4 中西药协同作用的研究 4
1.4.1 具有促进效用增加的功能 4
1.4.2 中西药结合后药物彼此作用 4
1.4.3 在药效上彼此间的作用 5
1.5甘草研究概况 5
1.6目的及意义 6
2 细菌计数 7
2.1 实验材料 7
2.1.1 试验菌株 7
2.1.2 试剂 7
2.1.3 实验主要仪器 7
2.2 细菌计数试验方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2.2.1 LB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8
2.2.2 LB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8
2.2.3 测定菌悬液浓度与标准曲线 8
2.3 实验结果 9
2.3.1 金黄色葡萄球菌ACFU标准曲线表 9
2.3.2 大肠埃希菌ACFU标准曲线 9
2.3.3 白色葡萄球菌ACFU标准曲线 11
2.4 小结 11
3 细菌敏感性测定 13
3.1 实验材料 13
3.1.1 实验菌株 13
3.1.2 主要试剂 13
3.1.3 主要实验仪器 13
3.2 实验方法 14
3.3 药敏实验结果 14
3.4 小结 15
4 甘草与左氧氟沙星的联合体外抗菌实验 16
4.1 主要试剂 16
4.2 主要实验仪器 16
4.3 甘草溶液的配制 17
4.3.1 甘草与左氧氟沙星单用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17
4.3.2 甘草与左氧氟沙星联用MIC的测定 18
4.4 甘草与左氧氟沙星最佳配比的选择 18
4.5 实验结果 19
4.5.1 左氧氟沙星联合甘草抗菌 19
4.5.2 左氧氟沙星联合甘草抗菌 19
4.6 小结 19
结论与展望 21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绪论
抗菌药物的当前使用状况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的应用开始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磺胺药和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同时因其价值极高、药效良好而风靡一时,快速发展和普遍使用。另一方面,也有其缺陷之处,比如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怎样实现抗菌药物的科学有效使用成为重中之重,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已跃居前列,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世界性医学问题,也是世界医学界的瓶颈,同时指出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主要是由抗菌药物的滥用引起的。人们对此的重视可以借助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表现,即“控制细菌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这简单明了的说明了此问题的日益紧迫性。
抗菌药物得到大范围、宽领域的应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具有一定抗药性的细菌的逐步出现,如今,很多新型细菌对许多种类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致病力强且治疗效果差,临床治疗相当棘手。细菌自身繁殖能力极强,耐药性一旦产生,不但可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同时还会传递给其他细菌。随着化学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化的问题了。滥用抗生素容易产生交叉耐药性,加之耐药性的不断增强,近几年来陆续出现了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多药耐药菌”等具有新特性的细菌种类。研究表明,耐药性的进程增进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无法科学使用药物,在此其中处方药中抗生素的滥用更是起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也受农副产业中动物的饲养滥用抗生素影响,同时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灭虫剂、灭草剂、抑菌剂、防腐剂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起着助推作用。不少学者表示继续放任抗生素的滥用则很有可能在将来无法控制细菌的耐药性,那么人类将会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时代,到时可能引发全球危机。然而许多人由于缺乏药理知识导致盲目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诊治病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要根据病人的用药指征来确定,但是现在很多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仍然较高。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使用抗菌素药物达到人均138克,几乎是美国的十倍。针对我国住院患者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0%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使用过抗生素,其中97%的外科患者均有使用抗菌药物。关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00例病例的一份调查显示,其中有1174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使用过抗生素,比率为58.7%;需要手术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到65.7%,非手术的科室使用状况较好一点,也达到41.8%,治疗性用药率为37.6%,预防性用药率62.4%。我国卫生部也曾对此出台相关具体规定,即门诊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五分之一以内,三级病院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该在百分之五十内[1]。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我国的医院仍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
要解决细菌耐性问题,不但应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加强抗生素的监督和管理,而且应积极研发新型的“绿色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的使用状况
左氧氟沙星作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之一,其抗菌范围广泛,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的抗菌作用显著有效,而且反作用小,因而现如今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之中,尤以敏感菌所引发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治疗过程中的使用为主要[2]。
左氧氟沙星借助对细菌 DNA解旋酶活性的抑制而窒碍细菌DNA的复制与合成从而发生作用[3]。经临床实验证明,其抗菌活性较高,不但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比如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属等作用显著,而且对部分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衣原体等也存在较强的抑菌功能,甚至可以杀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