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品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比较(附件)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麻黄的各种不同炮制品当中所含麻黄的含量做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的不同炮制品中的麻黄碱进行检测,比较麻黄的不同炮制品对所含麻黄碱的提取率的影响,探讨麻黄炮制前后麻黄碱含量的变化,采用RP-HPLC法,色谱柱 Dikma Diamonsil C18( 250mm×4.6mm5μm) ,流动相乙腈:0.1% 磷酸( 含0.1% 三乙胺) 水溶液 = 2:98,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 210nm,柱温 30℃,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本实验采取在统一提取条超声波提取的件下对麻黄的不同炮制品中麻黄碱进行提取。这不仅为选择提取麻黄碱的提取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其工业化的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 录
1绪论 2
1.1麻黄的历史发展与资源 2
1.1.1麻黄的历史发展 2
1.1.2麻黄的资源概况 2
1.2化学成分 2
1.2.1麻黄碱的作用 3
1.2 .2伪麻黄碱的作用 3
1.2.3麻黄次碱的作用 4
1.2.4麻黄挥发油的作用 4
1.2.5麻黄干浸膏及其单宁成分 4
1.2.6麻黄多糖的作用 5
1.3麻黄的药理作用 5
1.3.1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5
1.3.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
1.3.3对平滑肌的作用 5
1.3.4对骨骼肌作用 5
1.3.5 在影响细胞免疫方面 6
1.3.6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 6
1.3.7镇咳和平喘作用 6
1.3.8毒性 6
2实验部分 8
2.1仪器与材料 8
2.1.1仪器 8
2.1.2药材及试剂 8
2.2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方法和工艺研究 8
2.2.1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方法研究 8
2.2.2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9
2.3麻黄不同炮制炮制品的制备 9
2.4实验方法及结果 10
2.4.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4.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0
2.4.3色谱条件 10
2.4.4线性关系的考察 10
2.4.5重现性试验 11
2.4.6稳定性试验 11
2.4.7加样回收率试验 12
2.4.8样品测定 13
2.5讨论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0
1 绪论
1.1 麻黄的历史发展与资源
1.1.1 麻黄的历史发展
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包括三种类型,草麻黄有、木贼麻黄有与中麻黄他们的处方名共有称为策敦木。其中它的药用部位分别是草质茎和根都两种。麻黄在《药品化义》中记录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也分别在《本经》、《药性论》、《现代实用中药》、《本草正义》等中也有相关记载。别名;田麻黄、朱心蕊、西麻黄、吉力根、色道麻等。性温辛散,有点苦,归肺经有宣畅肺气,温散肺寒、膀胱经有利尿消肿之功效,主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流鼻涕、头疼、咳嗽、寒热交替,也可以用于胸闷咳嗽,风水浮肿,咯痰等症状。麻黄碱是麻黄[1]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可以兴奋肾上腺素受体[2]。还可以是病理状态下的病人出汗、增加尿量的排出、麻黄碱的镇咳平喘效果很明显、对接触性过敏也有疗效是发热病人降体温、抵抗各类病毒及影响神经肌肉传递等作用[3]。由于现在提纯分离技术越来越好,药理作用越来越多,现在被临床医学应用很广泛。
1.1.2麻黄的资源概况
麻黄在《神农本草经》中有相关的记载。它的入药部位不仅是根还有它的草质茎。打部分在秋季采摘全草,出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晾晒干,切成段备用。根据现代研究发现,麻黄中含有多重生物碱,药用价值也很广泛。随着土地的占取和土壤的质量下降,野生麻黄越来越少。麻黄比较生长喜欢生长在在气候干燥、耐严寒程度大的地域,山坡、平原、及草原等地。现在药厂大部分药用麻黄原药都是靠人工种植的。所需要的原料药材麻黄主要出产我国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蒙古[4]。
1.2化学成分
/
图11 麻黄碱的化学结构式
主要成分有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次碱、去甲基麻黄碱、挥发油、、12β萜品烯醇、品烯醇、萜品烯醇4、月桂烯、二氢葛缕醇等。黄酮类含芹菜素、小麦黄素、5,7,4三羟基黄酮、4,5,7三甲基羟基黄酮醇、5,7,4三羟基黄酮5鼠李糖甙。有机酸类含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肉桂酸、对香豆素、原儿茶酸;还含有麻黄多糖A、B、C、D、E,儿茶酚鞣质、无机元素Se及Mo等。另含有有机酸、鞣质、黄酮甙、糊精、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及少量挥发油。
1.2.1麻黄碱的作用
兴奋神经中枢[5],用药的剂量非常的关键,大剂量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剂量不足有但不治疗效果。麻黄碱有镇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麻黄碱的化学构造与肾上腺素的化学构造相似度很大,可以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相结合产生拟肾上腺作用。可卡因可以减弱麻黄碱产生的相应的作用。酚妥拉明可以阻断麻黄碱引起相应的不适。麻黄碱在医学范畴应用广而属于混合型,麻黄碱容易产生耐受性,因此不能大剂量的反复使用。否则导致药效减弱,最后失去药效不起治疗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则可以可以恢复。离体家兔实验来阐明,麻黄碱不仅仅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还表明主动脉的平滑肌也可能有相应的作用机制。对神经中枢的调节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耐受性有关,第二是脑中侧网膜的好坏有关。
1.2 .2伪麻黄碱的作用
麻黄中伪麻黄碱利尿作用比其他的有效成分的利尿作用明显[5]。用药的同时适当增加用水、尿素及盐水后,可以加快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状态狗则尿量排出减少,对于肾小管肾炎严重的实验动物则完全没有利尿作用,轻者依然具有利尿作用。静脉注射后,在一段时间内有着持续作用,因为药物使肾血管扩张导致血流量增加而引起的利尿,由于对平滑肌的作用在利尿的同时也增大了肾的体积,伪麻黄碱的稀释溶液可以使支气管扩张;溶液浓度较大的对气管肌肉有一定麻痹作用从而使气管肌兴奋程松弛状态;溶液浓度重的中等的作用则恰恰相反使支气管平滑肌处于收缩。伪麻黄碱对兴奋血管作用没有麻黄碱很明显;对于心血管的药理作用麻黄碱也比伪麻黄碱明显。同时麻黄碱毒性是最强的,伪麻黄碱次之。
1.2.3麻黄次碱的作用
可以降低人体的血压[7],降低心率,减少血液的输出量,还有使动物子宫加快收缩的作用,同时也加快动物肠道收缩,静脉注射可以使动物猫和兔的血压明显下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4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