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慈姑干燥技术研究
摘要:为探索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为光慈姑规范化加工方法提供依据,研究了普通晾晒、蒸制、水煮、恒温烘干(40℃、50℃、60℃)等8种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外观性状、折干率、硬度、复水率及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晾晒及40℃恒温干燥的光慈姑复水率最佳,但所需时间长、折干率小、硬度大,色泽差,且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和皱缩;60℃恒温干燥的光慈姑干燥时间短、含水量低,但其它各项指标均较差。烫制处理(蒸制和水煮)后的光慈姑虽干燥时间缩短、外观品质较佳,但浸出物含量降低。50℃恒温干燥光慈姑外观品质与市售光慈姑较接近,硬度最小,折干率最大,复水率较高,浸出物含量较高,且水分、灰分含量适中。综合考虑,建议选择50℃恒温干燥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缩短干燥时间,还能保证药材质量。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与试剂2
1.2试剂及仪器2
1.3老鸦瓣鳞茎的不同干燥方法 2
1.3.1生晒法2
1.3.2蒸制法2
1.3.3水煮法2
1.3.4烘干法2
1.4干燥后光慈姑药材分析方法 2
1.4.1外观形状的分析方法2
1.4.2加工性能指标的分析方法3
1.4.2.1折干率的测定3
1.4.2.2硬度的测定3
1.4.2.3复水率的测定3
1.4.3成分的测定 3
1.4.3.1水分含量的测定3
1.4.3.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3
1.4.3.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3
1.4.3.4灰分含量的测定4
1.4.4数据分析与统计4
2 结果与分析4
2.1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外观性状的影响4
2.2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加工性能的影响5
2.3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水分、灰分含量的影响6
2.4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浸出物含量的影响7
3 讨论7
3.1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外观性状和加工性能的影响7
3.2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水分、灰分含量的影响8
3.3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9
4 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11
Key words11
表1 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样品的外观性状的影响4
表2 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色泽的影响5
表3 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加工性能的影响6
表4 不同干燥条件下光慈姑水分、灰分含量比较6
表5 不同干燥条件下光慈姑浸出物含量比较7
光慈姑干燥技术研究
学 生 李肖
引言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与试剂2
1.2试剂及仪器2
1.3老鸦瓣鳞茎的不同干燥方法 2
1.3.1生晒法2
1.3.2蒸制法2
1.3.3水煮法2
1.3.4烘干法2
1.4干燥后光慈姑药材分析方法 2
1.4.1外观形状的分析方法2
1.4.2加工性能指标的分析方法3
1.4.2.1折干率的测定3
1.4.2.2硬度的测定3
1.4.2.3复水率的测定3
1.4.3成分的测定 3
1.4.3.1水分含量的测定3
1.4.3.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3
1.4.3.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3
1.4.3.4灰分含量的测定4
1.4.4数据分析与统计4
2 结果与分析4
2.1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外观性状的影响4
2.2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加工性能的影响5
2.3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水分、灰分含量的影响6
2.4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浸出物含量的影响7
3 讨论7
3.1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外观性状和加工性能的影响7
3.2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水分、灰分含量的影响8
3.3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9
4 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11
Key words11
表1 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样品的外观性状的影响4
表2 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色泽的影响5
表3 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加工性能的影响6
表4 不同干燥条件下光慈姑水分、灰分含量比较6
表5 不同干燥条件下光慈姑浸出物含量比较7
光慈姑干燥技术研究
学 生 李肖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