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以同一氮素水平5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100:0,75:25,50:50,25:75和0:100)的营养液对药用植物荆芥进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荆芥的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分枝数、穗数、整株干鲜重)、生理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品质指标(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对荆芥的生长、生理和品质特性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粗在硝铵比50:50处理下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硝铵比降低而不断增加,NR活性随铵态氮比例升高而降低,GS活性随铵态氮比例升高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干鲜重及挥发油含量在硝铵比75:25处理下取得最大值。综合比较,硝铵比(NO3--N/NH4+-N)75:25是较有利于荆芥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氮素形态配比。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2
1.2 实验设计2
1.3 测定项目2
1.3.1 生长指标测定2
1.3.2 生理指标测定2
1.3.3 品质指标(挥发油)测定2
1.4 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指标的影响3
2.2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物量的影响3
2.3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光合色素的影响3
2.4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碳氮代谢的影响4
2.5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挥发油含量的影响4
3 讨论5
3.1 氮素形态对荆芥生长的影响5
3.2 氮素形态对荆芥光合色素的影响5
3.3 氮素形态对荆芥碳氮代谢的影响6
3.4 氮素形态对荆芥挥发油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引言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各种氮化合物的合成、分解、相互转化、相互制约以及转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和能量代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1]。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主要氮素形态,二者的吸收同化过程有差异,植物消耗能量主动吸收硝态氮,经吸收的硝态氮被还原成铵态氮后同化成氨基酸而得到利用,多余的硝态氮可暂时储存在液泡中等待利用。铵态氮是与H+交换而吸收,吸收的铵态氮需及时吸收利用,多余的铵态氮同化会消耗大量的碳源和能量[2]。多项研究表明,同一氮素水平下不同硝铵配比对药用植物的生长、生理、品质等均有重要影响[34]。
药材荆芥来源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名为“荆芥”,为我国传统中药。干燥花穗入药名为“荆芥穗”[5]。其性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荆芥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单萜苷、黄酮、有机酸、三萜、甾体类等[6],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荆芥挥发油具有抗炎除菌[78]、抑制肿瘤细胞增殖[9]、松弛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此外,荆芥还具有解热镇痛[10]、发汗[11]、止血[12]、抗氧化[13]等作用。除药用功能,荆芥还可食用、观赏、驱虫杀虫[14],应用前景广阔。
荆芥原来多为野生,现在多是人工栽培。但由于荆芥栽培缺乏系统整理技术,导致荆芥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药材荆芥的生产。目前关于荆芥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效的研究[1516],对于其栽培生产中水肥管理的研究较少。张志梅等[17]研究发现施用磷肥及硫酸锰(MnSO4)能够提高荆芥产量,张文军等[18]研究了氮磷钾混合使用对荆芥产量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而关于氮素形态对于药用荆芥的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荆芥种子来源于江苏武进,经大学唐晓清副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种子。2016年4月1日播种于蛭石:珍珠岩:有机质2:1:1的基质中进行育苗,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基质湿润。
基本营养液配方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配方,基本营养液pH6.0。处理营养液为霍格兰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去除氮素配制而成的,pH6.0。处理液为总氮量一致(N浓度为10 mmol? L1 )的条件下按照5个不同水平的硝铵比例(NO3N/ NH4+N),即100:0,75:25,50:50,25:75 和0:100配制而成。其中铵态氮(NH4+N)由(NH4)2SO4提供,硝态氮(NO3N)由KNO3提供。所有处理液中均加入7 μmol?L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以防止营养液中NH4+转化为NO3。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AR)。
表1 处理营养液配方
Table1 Elements of processing nutrient solution
大量元素
含量(mgL1)
微量元素
含量(mgL1)
MgSO47H2O
616.18
MnSO4H2O
1.14
KH2PO4
272.18
CuSO45H2O
0.08
NaH2PO4
239.96
ZnSO47H2O
0.22
MgCl2
238.03
H3BO3
2.86
Na2SO4
355.10
H2MoO4
0.09
CaCl2
554.90
EDTAFeNa
8.4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2
1.2 实验设计2
1.3 测定项目2
1.3.1 生长指标测定2
1.3.2 生理指标测定2
1.3.3 品质指标(挥发油)测定2
1.4 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指标的影响3
2.2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物量的影响3
2.3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光合色素的影响3
2.4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碳氮代谢的影响4
2.5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挥发油含量的影响4
3 讨论5
3.1 氮素形态对荆芥生长的影响5
3.2 氮素形态对荆芥光合色素的影响5
3.3 氮素形态对荆芥碳氮代谢的影响6
3.4 氮素形态对荆芥挥发油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引言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各种氮化合物的合成、分解、相互转化、相互制约以及转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和能量代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1]。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主要氮素形态,二者的吸收同化过程有差异,植物消耗能量主动吸收硝态氮,经吸收的硝态氮被还原成铵态氮后同化成氨基酸而得到利用,多余的硝态氮可暂时储存在液泡中等待利用。铵态氮是与H+交换而吸收,吸收的铵态氮需及时吸收利用,多余的铵态氮同化会消耗大量的碳源和能量[2]。多项研究表明,同一氮素水平下不同硝铵配比对药用植物的生长、生理、品质等均有重要影响[34]。
药材荆芥来源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名为“荆芥”,为我国传统中药。干燥花穗入药名为“荆芥穗”[5]。其性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荆芥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单萜苷、黄酮、有机酸、三萜、甾体类等[6],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荆芥挥发油具有抗炎除菌[78]、抑制肿瘤细胞增殖[9]、松弛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此外,荆芥还具有解热镇痛[10]、发汗[11]、止血[12]、抗氧化[13]等作用。除药用功能,荆芥还可食用、观赏、驱虫杀虫[14],应用前景广阔。
荆芥原来多为野生,现在多是人工栽培。但由于荆芥栽培缺乏系统整理技术,导致荆芥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药材荆芥的生产。目前关于荆芥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效的研究[1516],对于其栽培生产中水肥管理的研究较少。张志梅等[17]研究发现施用磷肥及硫酸锰(MnSO4)能够提高荆芥产量,张文军等[18]研究了氮磷钾混合使用对荆芥产量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而关于氮素形态对于药用荆芥的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荆芥种子来源于江苏武进,经大学唐晓清副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种子。2016年4月1日播种于蛭石:珍珠岩:有机质2:1:1的基质中进行育苗,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基质湿润。
基本营养液配方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配方,基本营养液pH6.0。处理营养液为霍格兰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去除氮素配制而成的,pH6.0。处理液为总氮量一致(N浓度为10 mmol? L1 )的条件下按照5个不同水平的硝铵比例(NO3N/ NH4+N),即100:0,75:25,50:50,25:75 和0:100配制而成。其中铵态氮(NH4+N)由(NH4)2SO4提供,硝态氮(NO3N)由KNO3提供。所有处理液中均加入7 μmol?L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以防止营养液中NH4+转化为NO3。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AR)。
表1 处理营养液配方
Table1 Elements of processing nutrient solution
大量元素
含量(mgL1)
微量元素
含量(mgL1)
MgSO47H2O
616.18
MnSO4H2O
1.14
KH2PO4
272.18
CuSO45H2O
0.08
NaH2PO4
239.96
ZnSO47H2O
0.22
MgCl2
238.03
H3BO3
2.86
Na2SO4
355.10
H2MoO4
0.09
CaCl2
554.90
EDTAFeNa
8.4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