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生长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生长和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河北保定栽培的菘蓝为试验材料,在100 mmol·L-1NaCl胁迫下,分别以3. 75(T1) 、7. 5 (T2) 、15 (T3) 、18. 75(T4)、22.5 mmol·L-1( T5) 5个不同的氮素水平进行处理,并以不含盐的正常氮素水平(15 mmol·L-1)处理为对照(CK),测定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的幼苗生长、保护酶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菘蓝幼苗的叶和根的干重及鲜重先升高后降低,低氮( T1、T2)和过高的氮素(T5)处理下菘蓝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盐胁迫下菘蓝体内NR及GS的活性先升高后下降,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R,S)-告依春含量在T4处理时最高。结论盐胁迫下,适当的氮素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菘蓝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菘蓝的渗透调节能力;并提高了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硝态氮的利用率,促进菘蓝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R,S)-告依春的积累。综合分析,T4处理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的危害,促进活性成分的积累。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1.2.1 生物量的测定 3
1.2.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
1.2.3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
1.2.4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
1.2.5 活性成分的测定 3
1.2.6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
1.2.7 (R,S)告依春含量的测定 4
1.3 数据分析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生物量的影响 4
2.2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2.3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
2.4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叶片中氮代谢关键酶性的影响 6
2.5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叶片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7
2.6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叶片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7
3 讨论与小结 8
3.1 讨论 8
3.1.1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 8
3.1.2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8
3.1.3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活性成分的影响 10
3.2 总结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生长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属两年生草本植物,产自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等地,其叶,根均可入药[1],根在中药上称板蓝根,叶称大青叶,三者均为常用中药,药性类同。板蓝根、大青叶是我国近年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之功效[2];其生理活性成分靛蓝和靛玉红等吲哚类生物碱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3]。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环境和农业灾害,全世界大约有8亿hm2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盐胁迫伤害,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4]。菘蓝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医药中使用量较大、已实现规范化栽培和生产的重要中药材之一,盐胁迫是仅次于干旱影响菘蓝生产的第二大障碍性因子[5]。因此,研究盐碱环境下菘蓝的耐盐机制,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对于菘蓝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氮素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抗逆性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利用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其初生和次生代谢。研究表明,氮素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氮肥管理是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的重要内容[6],研究发现,氮素对盐胁迫下的樟树幼苗[7]、黑麦草[8]、盐角草[9]的生长和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邵帅[10]、王磊[11]对菊芋的研究发现,盐胁迫下,氮素营养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盐胁迫下菊芋细胞内保护酶活性,从而增强菊芋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因此,研究氮素的科学使用与盐碱环境下的菘蓝耐盐性间的关系对于其优质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民众的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中药材的栽培与管理。目前对菘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板蓝根成分组成和药性、药理作用等方面,而在氮素对盐胁迫下菘蓝的研究方面的鲜见报道。本试验以河北保定的菘蓝居群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盐胁迫后,不同氮素水平培养下的菘蓝幼苗在生长、生理特性及活性成分的变化,以期为菘蓝的耐盐性研究及盐渍环境中菘蓝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来自河北保定的菘蓝,经大学王康才教授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挑选大小一致、健康饱满的种子播于盆中,用基质(蛭石: 珍珠岩=2:1 )栽培,于大学园艺学院大棚内进行培养,培养至四叶期后转入盐胁迫不同氮素水平处理。
在1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分别施以5个不同氮浓度的改良Hoagland营养液,氮浓度分别为3.75(T1)、7.5(T2)、15(T3)、18.75(T4)、22.5 mmolL1(T5),以氮浓度15 mmolL1的处理为正常水平,T1、T2为低氮水平,T4、T5为高氮水平,并以不含盐正常氮素水平(15 mmolL1)的处理为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处理液均以1/4 Hoagland营养液配制,其中大量元素(mmolL1)配方为:KNO3 1.25、Ca(NO3)2 1.25、KH2PO4 0.25、MgSO4 0.5。微量元素和铁元素配方:微量元素浓度(mgL1)分别为H3BO3 2.860,MnSO4H2O 1.136,CuSO45H2O 0.079,ZnSO47H2O 0.220,H2MoO4 0.098,以KNO3作为额外的氮源。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光照时间12 h/12 h(光/暗),温度25 ℃/20 ℃(昼/夜),强度为10 000 lx(66%),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为避免盐冲击效应,采用盐浓度逐步递增的处理方法经进行盐胁迫处理,即每天递增20 mmolL1 NaCl,升至100 mmolL1后再处理15天后开始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