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热风干燥过程中颜色劣变机理(附件)
摘 要金银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目前金银花应用最多的干燥方法为热风干燥法,但在干燥过程中,金银花的外观色泽容易发生劣变现象,干燥温度对金银花颜色起重要的作用,高温导致金银花绿色褪去,并发生严重褐变现象。因此研究金银花在干燥过程中颜色劣变机理及抑制劣变现象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测定了热风干燥后金银花中所含的叶绿素、绿原酸、酚类物质的含量,观察金银花的褐变是否与金银花所含的这些物质有关。研究发现金银花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所发生的褐变程度与叶绿素的含量有关,但是影响不是很大;酚类物质的含量降低时褐变的程度变高,同样当绿原酸的含量降低时金银花的褐变程度也变大。综上所述:金银花褐变与所含的酚类物质和绿原酸有关。目 录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1
1.2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应用价值 3
1.2.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3
1.2.2 金银花的应用价值 4
1.3 金银花干燥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颜色问题 5
2 实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 7
2.2 试剂 7
2.3 试验方法 7
2.3.1 金银花颜色评价方法 7
2.3.2 叶绿素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7
2.3.3 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8
2.3.4 总酚含量测定 9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热风干燥金银花颜色变化与叶绿素的关系 10
3.2 热风干燥金银花颜色变化及酚类物质的关系 10
3.3 热风干燥金银花颜色的变化及绿原酸的关系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金银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其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金银花在夏季开花,苞片是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15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金银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其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金银花在夏季开花,苞片是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临床上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于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在我国,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山东、广西、湖南 、广东、河南、安徽、四川、陕西、江西、贵州等地。《本草通玄》谓:“金银花,主涨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涨利风虚之用,余于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在非典预防的中药处方中,金银花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功效。众所周知,金银花因其内含诸多的有机酸、挥发油等物质而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因此金银花作为中药制剂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市场上金银花提取液主要作为复方银菊感冒片、银柴合剂、金银花冲剂、金银花注射剂等药物的配方广泛应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绿原酸作为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多少与金银花的质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金银花质量的判定标准[1]。药用方面金银花还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以小鼠为研究模型,金银花能够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动脉硬化指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金银花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具有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功能多样。除了药用,金银花还有其他用途。金银花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金银花饮料和金银花酒。金银花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可以制成具有降脂减肥,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茶,金银花做成的饮料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还具有清凉解渴的作用。既方便饮用,又能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以金银花代替啤酒花为香料,生产出来的啤酒口味纯正清爽,也具有一定的活血通脉,益气通络的保健功能。另外以金银花和忍冬茎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银花露、银仙牙膏、忍冬花牙青、金银花痱子水等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金银花还可以用于化妆品中,通过一定方法萃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和其他有效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中可使泡沫丰富并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对某些皮肤炎症还有一定的疗效。金银花在我国某些地区还具有观赏价值。随着对金银花研究的深入,金银花的应用逐渐渗入到更多的领域。
目前我国的忍冬属植物约有98种,占全世界的49%,大多分布西南地区,种类也最多。而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金银花的质量四级标准,在这四级标准中忍冬的种植最广、产量最大,也就是公认的正品金银花。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总黄酮类、挥发油类、三萜类等多酚类物质,其干燥品的质量主要是由其中绿原酸及酶含量决定的[3]。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对金银花的商品质量制定了四级标准,色泽是判断金银花商品等级的标准之一。在金银花发生褐变情况时很多因素会对其进行影响比如温度、金银花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还有金银花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一般定义酚类化合物是指芳香烃苯环上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其所含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植物组织酚类以苯环为基本骨架,以苯环多羟基取代为特征,由于分子结构中羟基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并且性质活泼。酚类物质对植物组织生长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比如抵抗一些疾病预防植物的伤害等[4]。酚类物质中花色素会赋予组织一定的色泽和香味,比如苹果、菠萝、洋葱等。这些都是人体酚类物质的饮食来源。
酚类物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很多影响人类的慢性病是和酚类物质的摄取有关的,比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据流行病理学研究发现:人体对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癌症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原因就是水果蔬菜
中的酚类物质。现在研究发现,酚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防止冠心病、高血脂病、抗各种炎症等诸多功能。
金银花采收后水分含量很高,如不及时进行干燥处理,易发生褐变。褐变现象存在于大部分食品以及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有些食品中适度的褐变是有益的,然而在大部分中药材和食品中褐变往往是有害的,不仅有损于感官评价,而且还会导致食品的风味下降、药材的有效成分降低。在干燥过程中,金银花的外观色泽容易发生劣变现象,干燥温度对金银花颜色起重要的作用,高温导致金银花绿色褪去,并发生严重褐变现象。因此研究金银花在干燥过程中颜色劣变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1.2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应用价值
1.2.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金银花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忍冬苷、葡萄糖苷、乳糖苷、全丝桃苷等。绿原酸类有机化合物和三萜皂类亦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前者包括绿原酸和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1
1.2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应用价值 3
1.2.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3
1.2.2 金银花的应用价值 4
1.3 金银花干燥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颜色问题 5
2 实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 7
2.2 试剂 7
2.3 试验方法 7
2.3.1 金银花颜色评价方法 7
2.3.2 叶绿素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7
2.3.3 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8
2.3.4 总酚含量测定 9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热风干燥金银花颜色变化与叶绿素的关系 10
3.2 热风干燥金银花颜色变化及酚类物质的关系 10
3.3 热风干燥金银花颜色的变化及绿原酸的关系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金银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其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金银花在夏季开花,苞片是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15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金银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其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金银花在夏季开花,苞片是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临床上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于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在我国,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山东、广西、湖南 、广东、河南、安徽、四川、陕西、江西、贵州等地。《本草通玄》谓:“金银花,主涨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涨利风虚之用,余于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在非典预防的中药处方中,金银花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功效。众所周知,金银花因其内含诸多的有机酸、挥发油等物质而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因此金银花作为中药制剂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市场上金银花提取液主要作为复方银菊感冒片、银柴合剂、金银花冲剂、金银花注射剂等药物的配方广泛应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绿原酸作为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多少与金银花的质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金银花质量的判定标准[1]。药用方面金银花还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以小鼠为研究模型,金银花能够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动脉硬化指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金银花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具有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功能多样。除了药用,金银花还有其他用途。金银花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金银花饮料和金银花酒。金银花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可以制成具有降脂减肥,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茶,金银花做成的饮料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还具有清凉解渴的作用。既方便饮用,又能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以金银花代替啤酒花为香料,生产出来的啤酒口味纯正清爽,也具有一定的活血通脉,益气通络的保健功能。另外以金银花和忍冬茎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银花露、银仙牙膏、忍冬花牙青、金银花痱子水等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金银花还可以用于化妆品中,通过一定方法萃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和其他有效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中可使泡沫丰富并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对某些皮肤炎症还有一定的疗效。金银花在我国某些地区还具有观赏价值。随着对金银花研究的深入,金银花的应用逐渐渗入到更多的领域。
目前我国的忍冬属植物约有98种,占全世界的49%,大多分布西南地区,种类也最多。而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金银花的质量四级标准,在这四级标准中忍冬的种植最广、产量最大,也就是公认的正品金银花。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总黄酮类、挥发油类、三萜类等多酚类物质,其干燥品的质量主要是由其中绿原酸及酶含量决定的[3]。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对金银花的商品质量制定了四级标准,色泽是判断金银花商品等级的标准之一。在金银花发生褐变情况时很多因素会对其进行影响比如温度、金银花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还有金银花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一般定义酚类化合物是指芳香烃苯环上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其所含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植物组织酚类以苯环为基本骨架,以苯环多羟基取代为特征,由于分子结构中羟基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并且性质活泼。酚类物质对植物组织生长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比如抵抗一些疾病预防植物的伤害等[4]。酚类物质中花色素会赋予组织一定的色泽和香味,比如苹果、菠萝、洋葱等。这些都是人体酚类物质的饮食来源。
酚类物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很多影响人类的慢性病是和酚类物质的摄取有关的,比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据流行病理学研究发现:人体对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癌症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原因就是水果蔬菜
中的酚类物质。现在研究发现,酚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防止冠心病、高血脂病、抗各种炎症等诸多功能。
金银花采收后水分含量很高,如不及时进行干燥处理,易发生褐变。褐变现象存在于大部分食品以及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有些食品中适度的褐变是有益的,然而在大部分中药材和食品中褐变往往是有害的,不仅有损于感官评价,而且还会导致食品的风味下降、药材的有效成分降低。在干燥过程中,金银花的外观色泽容易发生劣变现象,干燥温度对金银花颜色起重要的作用,高温导致金银花绿色褪去,并发生严重褐变现象。因此研究金银花在干燥过程中颜色劣变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1.2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应用价值
1.2.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金银花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忍冬苷、葡萄糖苷、乳糖苷、全丝桃苷等。绿原酸类有机化合物和三萜皂类亦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前者包括绿原酸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