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老鸦瓣芽茎形成的影响

摘要:为探索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老鸦瓣芽茎形成及产量的影响,通过深栽(10 cm)浅栽(0.5cm)和两种土壤含水量(50%和100%田间持水量)组成四组处理进行栽培管理,采收后测算芽茎形成情况和各项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浅栽能够有效促进芽茎的形成,浅栽结合高土壤含水量处理的材料有较高的总产量和繁殖系数,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说明通过调节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可提高老鸦瓣的产量及繁殖系数。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 方法 3
1.2.1 栽培管理3
1.2.2 芽茎发生3
1.2.3 生物量分配3
1.2.4 产量及繁殖系数3
1.2.5 土壤温度3
1.2.6 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 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芽茎发生情况的影响3
2.2 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4
2.2.1 对各器官干重的影响5
2.2.2 对干重分配的影响5
2.2.3 对叶面积及相关指标的影响5
2.3 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老鸦瓣产量和繁殖的影响6
2.3.1 对产量的影响6
2.3.2 对繁殖系数的影响6
2.3.3 对种球大小的影响7
2.4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温度的响影响7
3 小结与讨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9
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老鸦瓣芽茎形成的影响
引言
老鸦瓣Tulipa edulis (Miq.) Baker为百合科(Liliaceae)郁金香属(Tulipa L.)草本植物,鳞茎皮纸质,内面密被长柔毛,去掉外皮后入药为光慈姑 [1] 。其味辛,甘;性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療疬结核、瘀滞疼痛、痈疖肿毒、蛇虫咬伤等[2],是太乙紫金锭中的要药[3]。阮小丽等发现老鸦瓣对小鼠S 180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瘤、移植性Lewis肺癌及肝癌均有抑制作用[4],同时光慈姑中的秋水仙素在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方面也有良好的疗效[5]。随着老鸦瓣药效的开发,在药材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无性繁殖是一种快速繁殖的方法,通常是指从营养体的一部分生长发育为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可以利用这种途径来提高药材的供应量。胡红[6]等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对狗牙根匍匐茎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影响,发现狗牙根匍匐茎的萌发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黄卫群[7]等人对马铃薯扦插苗进行覆膜加湿处理,发现覆膜加湿过的扦插苗一周后地上茎节可生出3~4个匍匐茎,而未高湿处理的植株地上茎节几乎不能形成匍匐茎,加湿处理可诱导地上茎节处匍匐茎的形成。地下鳞茎为老鸦瓣的无性繁殖器官,在当年生鳞茎的基部位置,又新生出细长的地下茎,伸长3~10cm后,顶端逐渐膨大,形成新的鳞茎,此处的地下茎即为老鸦瓣的芽茎[8]。芽茎不仅为老鸦瓣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结构,也是组织培养的优质材料[9]。相对于有性繁殖,无性繁殖速度快,抗逆性和可人为干预性强。
老鸦瓣为中生型早春短命植物,在群落中对资源的竞争能力较弱,其芽茎的形成可能是其生态适应性表现之一:通过芽茎的运动寻求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自我扩张,得到更多的生长资源和生殖机会。因此,老鸦瓣的芽茎不但作为重要的繁殖体,对于老鸦瓣快速繁育具有重要作用,芽茎本身也可作为老鸦瓣的物种进化和生态适应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
因此,对老鸦瓣芽茎进行深入的发育特征研究并探索其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关于老鸦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系统学、本草考证、大田栽培技术、临床药理毒理作用机理等方面,其生物学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关于其芽茎的发生发育过程及特征、形成的生理生化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均未见报道。
邴其忠[10]以老鸦瓣鳞茎、其鳞茎度过休眠期后内部的芯芽和萌发的叶片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的过程,发现以0.1%升汞溶液消毒12~18分钟的消毒效果较好;芯芽和新采收的全鳞茎是适合的培养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时,以MS为基本培养基,NAA和6BA的作用比较好;诱导生根是IBA的作用好于NAA。孙骏威[11]等人以老鸦瓣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老鸦瓣小鳞茎的诱导和生根的影响,发现以外层的鳞片为材料、凹面朝上的接种方式和TDZ 0.3 mgL1+6BA 2.0 mgL1植物生长剂组合诱导鳞片产生小鳞茎为最优,小鳞茎在1/4 MS+NAA 0.1 mgL1+IAA 0.3 mgL1的培养基中表现最好生根率。朱丽芳[12]等人研究发现在MS+TDZ 2.0 mgL1+NAA 2.0 mgL1和MS+TDZ 2.0 mgL1+NAA 4.0 mgL1培养基中老鸦瓣鳞茎芯芽和子茎( 芽茎顶端膨大形成的子鳞茎)可直接诱导不定芽;利用子茎不定芽在MS+TDZ 0.2 mgL1+ NAA 0.2 mgL1培养基中可进行丛生芽增殖,增殖系数2.23;增殖后的丛生芽在含有IBA 1.0 mgL1的MS培养基中即可生根,生根率52.6%,平均3~5条根。邴其忠[13]等人研究了光慈姑最佳的人工栽培密度、深度等,发现人工栽培过程中,适当加大播种密度和深度可提高其产量和增产率,而覆盖地膜对其生长不利。
目前老鸦瓣的无性繁殖研究主要集中在鳞茎和芯芽的组织培养方面,对于通过改变栽培条件来增加芽茎个数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老鸦瓣芽茎形成的影响,通过芽茎的增加可有效提高繁殖系数以及产量等因素,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栽培管理 取大小一致(0.5~1.0 g)的老鸦瓣,根据不同的栽培深度和土壤含水量设置处理1(0.5 cm深,50%田间持水量)、处理2(0.5 cm深,100%田间持水量)、处理3(10 cm深,50%田间持水量)、处理4(10 cm深,100%田间持水量)四个处理,每个处理5盆(3~5号盆各10粒,1、2号盆各20粒)。2盆20粒材料供不定时采样,观察芽茎发生情况;3盆10粒材料供最后统计。固定位置放置温度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