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连翘不同配伍比例药效研究(附件)

摘 要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解热、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家兔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实验得出相关结论,金银花连翘2:1、金银花连翘1:2、金银花连翘1:1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金银花连翘1:1解热、抗炎作用最佳。金银花连翘1:1的配伍比例解热、抗炎效果最佳。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意义 1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
2 中药配伍的阐述 1
2.1 中药配伍关系研究 1
2.2 中药配伍研究的必要性 1
3 金银花、连翘的概述 1
3.1 金银花的现代研究 1
3.1.1 基原研究 1
3.1.2化学成分 1
3.1.3 药理作用 1
3.2 连翘的现代研究 1
3.2.1 基原研究 1
4 实验部分 1
4.1 金银花连翘药对的抗炎实验 1
4.1.1实验材科 1
4.1.2实验方法 1
4.2 金银花连翘药对的解热实验 1
4.2.1 实验器材与材料 1
4.2.2 实验方法 1
4.2.3 结果 1
5讨论与展望 1
5.1讨论 1
5.2 展望 1
6 结论 1
参考文献 1
致谢 1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中药金银花、连翘自古以来为中医常用配伍。药对是中药配伍方法的精髓,亦是药物组成方剂的核心。多年来医药科学工作者对连翘、金银花、炮制、方剂、化学、药理、毒性和临床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增加疗效,寻找有效成分阐明药物作用的机理。近代医药学的研究认为金银花、连翘对研究其解热、抗炎、抗菌等药效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作用。目前通过对市场上的中药中金银花、连翘药对的筛选,发现金银花、连翘配伍比例大多集中在2:1(清热解毒口服液) 。1:2(双黄连口服液) ,1:1(复方双花口服液) 。二药配伍清热解毒效果倍增,流通气血以消肿散结止痛。金银花、连翘药对是临床上公认的常用有效药对,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广泛的研究,增加疗效,寻找有效成分阐明药物作用的机理。近代医药学的研究认为金银花、连翘对研究其解热、抗炎、抗菌等药效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作用。目前通过对市场上的中药中金银花、连翘药对的筛选,发现金银花、连翘配伍比例大多集中在2:1(清热解毒口服液) 。1:2(双黄连口服液) ,1:1(复方双花口服液) 。二药配伍清热解毒效果倍增,流通气血以消肿散结止痛。金银花、连翘药对是临床上公认的常用有效药对,现有中成药中金银花、连翘的常用比例为3:11:2为了探索金银花、连翘最佳配伍比例及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现代制剂中,有很多口服制剂应用了金银花、连翘的药对配伍,鉴于对研究配伍规律的重要性和金银花、连翘药对运用的普遍性进行研究。
1.2 选题意义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
连翘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浓缩煎剂在体外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
连翘轻清上浮,善走上焦以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痈肿;金银花质体轻扬,气味芳香,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二药合用,并走于上、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的力量增强,可用于外感风热、风热痒疹、疮痈肿毒、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偏于上半身之热;而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便于透达全身之热。二药配伍清热解毒力量倍增,流通气血以消肿散结止痛。金银花、连翘药对是临床上公认的常用有效药对配伍的研究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之一:既具有复方的特性,又具有单味中药成分相对简单便于展开现代科学研究等特点探讨药对配伍后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课题研究金银花、连翘最佳配伍的药效对今后的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整个社会带来益处。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对国内外有关药对和金银花、连翘两味药材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对目前国内外药对配伍以及金银花连翘药材的化学成分的主要研究概况加以合理分析。对金银花、连翘药对的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寻找二者配伍后是否有成分上的变化。考察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以连翘苷、绿原酸和咖啡酸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进一步考察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总多糖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等有效部位为指标初步综合评价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探讨药对配伍后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为揭示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加以探究应用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的现代制剂的物质基础提供工作基础与理论指导。
2 中药配伍的阐述
2.1 中药配伍关系研究
中医中药之所以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有赖于它的内在科学性,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就是其精华所在。其独到配伍规律,配伍后中药复方的独特疗效有其相应的化学物质基础,即中药的化学成分,中药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苷类、生物碱、有机酸)及生物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多糖等)。随着对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探讨中药配伍的实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用现代科学方法验证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配伍规律,使这些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目前我们可以支持这样的观点。
2.2 中药配伍研究的必要性
中药配伍是指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位以上药物配合应用。不同的药物配伍后有不同的效果,有些药物配伍后可增进疗效,减轻或消除原有毒性和副作用;有些相互拮抗,抵消或削弱原有功效,甚至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从微观上来挖掘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配伍的相关性,通过药物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来阐述原有中药配伍的规律。
3 金银花、连翘的概述
3.1 金银花的现代研究
3.1.1 基原研究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多分枝,长可达9m。皮棕褐色,呈条状剥落,幼时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