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郁消癖颗粒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丹郁消癖颗粒是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的临床经验复方制剂,通过改变剂型而来,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要用于乳腺增生病及增生性炎症的治疗。为继承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药特色,将其加工成丹郁消癖颗粒,为患者提供更方便简洁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良药。本实验研究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建立小鼠琼脂肉芽肿组织形成模型、建立小鼠乳腺增生模型来研究丹郁消癖颗粒主要药效学,观察丹郁消癖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乳腺组织形态学影响,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验证其作用,为本品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丹郁消癖颗粒三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学指标除了小剂量组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小叶数腺泡腔直径降低幅度无统计学意义外,大、中剂量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丹郁消癖颗粒可明显降低乳腺增生小鼠乳腺组织形态学指标的作用;丹郁消癖颗粒对增生性炎症有明显抗炎作用以及对小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Key words: Danyu xiaoji granule; Pharmacodynamics. Hyperplasia of the breast; Acute toxicity 目 录
1 综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丹郁消癖颗粒的简介 1
1.1.2 丹郁消癖颗粒的主要成分药效学研究 1
1.2 乳腺增生疾病的简介 2
1.2.1 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2
1.2.2 乳腺增生病因病机的认识 2
1.3 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2
1.3.1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疾病 2
1.3.2 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疾病 3
1.4 丹郁消癖颗粒的药效学试验研究 3
2 实验部分 5
2.1 实验材料 5
2.1.1 实验药物 5
2.1.2 实验动物 5
2.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5
2.2 实验方法 6
2.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6
2.2.2 丹郁消癖颗粒对小鼠琼脂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3 丹郁消癖颗粒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7
2.2.4 统计方法 8
3 实验结果分析 9
3.1 小鼠急毒试验结果 9
3.2 小鼠急毒体重测量 9
3.4.1 对小鼠血清E2及P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 10
3.4.2 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10
3.4.3 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丹郁消癖颗粒的简介
目前对乳腺增生疾病领域的研究已经到达很广很深的层面,但其发病机制研究尚不透彻,众说纷纭,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没有更确切的方法,也没有更好的药物。因此,研究乳腺增生病成为一项热门课题。丹郁消癖颗粒是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的临床经验复方制剂。主要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抗炎之功效。主要用于乳腺增生病及增生性炎症的治疗。在临床以传统复方汤剂形式治疗乳腺增生几十年,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1.2丹郁消癖颗粒的主要成分药效学研究
丹郁消癖颗粒为柴胡、青皮、香附、川楝子、赤芍、桔叶、丹参、莪术、益母草组成的复方制剂,柴胡:味辛,凉。入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作用。适用于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青皮:味苦、辛,性温。入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滞功效。适用于肝气瘀滞所致的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等;香附:性平,它的辛、苦、甘味。具有疏痛肝脉,行气解郁,活血调经止痛的功能。
川楝子的味苦寒性,入肝、小肠经,具有行气止痛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胁痛、痛经等。桔叶:味苦,性平,具有疏肝行气的作用,丹参:归心、肝经。具有和血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经痛、经闭等。莪术:味苦、辛、性温。入肝、脾经。具有行气破郁等,适用于气滞血瘀的经闭等症。益母草:味苦辛、稍稍带点寒性。归肝、心经。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综上所述,丹郁消癖颗粒主要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抗炎之功效,主要用于乳腺增生病及增生性炎症的治疗。
1.2 乳腺增生疾病的简介
1.2.1 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乳腺增生,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乳房胀痛、钝痛、弥散性疼痛的一类乳 腺类疾病的总称。是目前女性中最为常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疾病[1]。临床表现有乳房的胀痛和肿块,除了这些明显的临床表现外还有例假不规律[2],性情多变,容易发脾气还有容易出汗等症状。 其发病率位居乳房疾病的首位[3],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及心里健康。苗 萌[4]认为其是引发乳腺癌恶化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对于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各位学者各抒己见, 西医认为,主要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的激素水平失调从而导致发病。中医中:郝兰枝[5]认为,主要与情绪有关,愤怒、思虑过度等等,导致心情抑郁、情绪不佳、肝脏郁结,因此发病。周 锴[7]认为各种情绪低落、不佳导致的肝中气血不通,没有及时合理的调理才是它的发病原因。有认为,在该病中情绪不佳导致的肝脏气血不通是它的发病基础,而痰瘀结堵滞不通是它的结果。还有认为女性对于情绪变化起伏很大,容易忧思多度从而肝脏气血不通郁结等。因此,这些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综上所述,中西医对于本病的认识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1.2.2 乳腺增生病因病机的认识
乳腺增生病变是一种非肿瘤性增生,同时也是一种非炎症性的增生,它的局部病理改变会大量增多,也会发生膨胀,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乳房结构上的数目所得到的,从而改变了乳房的病理形态结构,所以肉眼可以观察到包块的存在,让患者感觉到有胀痛,刺痛等[6]。治疗上多从理气、疏肝、活血,软坚散结之法着手[7]。
1.3 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1.3.1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疾病
近年来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方法新颖多样,中医通过对本病的理解认识:以理气舒肝、活血散瘀、软坚散结等为治疗根本,更加注重标本兼治[1112]。治疗效果好,充分展现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极大优势:首先疗效确切,可明显消散较软的增生肿块及缩小质地中等增生性肿块,还可减轻增生引起的疼痛。并且,中药的作用持续而稳定,周期治疗也不容易反弹,治疗效果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其次可调节内分泌:中医认为月经周期变化可调节患者体内激素分泌,通过改善月经周期,使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颜色、月经量均更正常[13],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还可辨证用药: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多因思虑过度、性情郁闷不畅,致肝气郁结,气痰滞结在乳络之中,演变为核[14]。还认为肝主情志谋虑、藏魂[15], 大脑 皮层功能发生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情绪变化无常所引起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诱发神经功能紊乱,时间一长会引起肝郁气结,一般常用消散郁结,理气疏肝、软坚散结、益气补血的中成药来治疗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为显著。
1.3.2 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疾病
西医认为,影响乳腺增生疾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不正常增高所引起的。它有一定的治疗方法,其中采用降低雌二醇纠正激素分泌紊乱等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国内外采用的治疗方法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也很多,他们针对雌激素增高采用很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抑制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一旦停药容易复发并且还会加重机体内分泌的紊乱,其次,长期在紧张、还有类似焦虑状态下脑神经所生存的空间会发生特异性改变,导致雌激素和某些组胺不协调,使其发病率不断往上升[17]。治疗上多采用减压法,甚至外科手术等,据统计乳腺增生占乳腺外科门诊疾病首位[18],堪称女性健康杀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