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通过分析不同浓度SA在强光胁迫下对多花黄精光合及生理的影响,探究SA对多花黄精强光胁迫伤害调控的可行性。本文以盆栽多花黄精为材料,叶面喷施浓度为0.05、0.2、0.5、1.0、2.0 mmol·L-1的SA溶液,置于太阳光下,进行强光胁迫处理,以遮荫条件下和强光胁迫下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多花黄精叶片相关光合参数、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SOD、CAT、POD酶活性。结果表明,0.5 mmol·L-1的SA明显增强了多花黄精叶片SOD、CAT、POD三种酶活性,升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少了强光胁迫对细胞膜的破坏,显著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同时,SA处理也增加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了多花黄精叶片的光合速率,但是随着SA浓度的升高,多花黄精叶片对强光胁迫的抵抗能力反而会下降。结论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SA溶液可减轻强光胁迫对多花黄精叶片的伤害。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材料 4
1.2 方法 4
1.2.1 实验设计 4
1.2.2 光合参数测定 4
1.2.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4
1.2.4 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5
1.2.5 实验数据处理 5
2 结果与分析 6
2.1 SA对多花黄精叶片可溶性性蛋白、丙二醛的影响 6
2.2 SA对多花黄精叶片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6
2.3 SA对多花黄精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7
2.4 SA对多花黄精光合特性的影响 7
3 讨论 8
3.1 强光胁迫对多花黄精叶片的伤害 8
3.2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的渗透调节作用 9
3.3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9
3.4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光合特性的影响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功效,同时可以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还可以延缓衰老、抗炎、抗病毒、抗真菌,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宗药材[12]。多花黄精主要分布于云南、湖南、江苏等省。近年来,黄精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不断被讨论与研究,随着黄精的知名度提高,黄精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不仅国内消费市场巨大,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仅依靠野生资源的采挖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掠夺式的采挖也已引起野生资源濒危,加之黄精生长年限长,资源恢复困难,因此,人工栽培多花黄精迫在眉睫[3]。目前,多花黄精的人工栽培已引起普遍重视,在云南、湖南、江苏等地已有栽培,但是由于多花黄精喜阴湿的特性,在强光下会出现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脆等情况,且易被阳光灼伤。因此,如何缓解强光胁迫对多花黄精所带来的伤害,对提高多花黄精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叶片表面喷施水杨酸(SA)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抗热性,从而缓解高温强光胁迫所带来的伤害。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研究证实SA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5],在植物信息的传递和代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植物遭到逆境胁迫时,SA能够导致逆境反应信号转导分子H2O2含量的上升,从而引发系统获得性抗性反应的产生[68],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9]。LopezDelgado[10]等报道了SA能够提高马铃薯组织的抗热性。李利红[11]的研究表明,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预先处理灌浆期的小麦叶片,可有效减小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本研究根据多花黄精栽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不同浓度SA溶液处理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以其叶片相关光合参数、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为指标,开展不同浓度SA溶液对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光合及生理影响的研究,探讨SA减少多花黄精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能性,为后期多花黄精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实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57月在大学温室大棚内进行,2016年5月3日,选择形态一致,大小相近的多年生黄精幼苗进行盆栽,栽种于26cm×29cm规格塑胶盆中,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营养土为2:1:0.4,每盆栽种1棵幼苗,覆土57cm,栽种后置于大学园艺学院日光温室内,将温室进行一层遮荫网遮荫处理,然后进行常规水肥管理。缓苗两个月后,2016年7月17日开始进行水杨酸溶液处理,水杨酸设计0.05,0.2,0.5,1,2mmolL1 5个浓度,试验还设置2组对照,CK1为遮荫条件,喷施蒸馏水;CK2为太阳照射,喷施蒸馏水。于7月17日18: 00对多花黄精进行叶面喷施,以叶片的正反面浸润,向下滴液为度,每个处理3盆,共7个处理。然后从18日开始去掉遮荫网,并且每2d喷施一次处理液,也都为18:00进行喷施,连续处理5次后,于28日8:00采集各处理样本进行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1.2.2 光合参数测定
气孔导度(Gs) 、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含量(Ci)四项参数均由光合仪直接测得。本试验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时间为8:009:00。在测定前,将仪器气路定为开放式气路,选择红蓝光源,将叶室光合有效辐射调为800μmolm2s1,样品室内气流速率调为500μmols1,参比室CO2浓度调为380410μmolmol1,样品室相对湿度调为25%~40%。在测定时,选择生长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多花黄精植株,每株选择从顶部向下15 cm处大小基本一致、长势旺盛的2~4片小叶,并对叶片中部进行测定。每次测定均选取固定标记的叶片,每次3 个重复,每重复记录3个观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处理测定值。
1.2.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95%乙醇浸泡法,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1g放入试管,用95%的乙醇15ml,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h,直叶片表面变白,取上清液在波长665nm、649nm、470nm下测定吸光度值。
首先,按公式①、②、③:
Ca(mgL1) = 13.95 × OD665nm – 6.88 × OD649nm;①
Cb(mgL1) = 24.96 × OD665nm – 7.32 × OD649nm;②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材料 4
1.2 方法 4
1.2.1 实验设计 4
1.2.2 光合参数测定 4
1.2.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4
1.2.4 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5
1.2.5 实验数据处理 5
2 结果与分析 6
2.1 SA对多花黄精叶片可溶性性蛋白、丙二醛的影响 6
2.2 SA对多花黄精叶片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6
2.3 SA对多花黄精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7
2.4 SA对多花黄精光合特性的影响 7
3 讨论 8
3.1 强光胁迫对多花黄精叶片的伤害 8
3.2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的渗透调节作用 9
3.3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9
3.4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光合特性的影响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SA对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功效,同时可以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还可以延缓衰老、抗炎、抗病毒、抗真菌,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宗药材[12]。多花黄精主要分布于云南、湖南、江苏等省。近年来,黄精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不断被讨论与研究,随着黄精的知名度提高,黄精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不仅国内消费市场巨大,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仅依靠野生资源的采挖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掠夺式的采挖也已引起野生资源濒危,加之黄精生长年限长,资源恢复困难,因此,人工栽培多花黄精迫在眉睫[3]。目前,多花黄精的人工栽培已引起普遍重视,在云南、湖南、江苏等地已有栽培,但是由于多花黄精喜阴湿的特性,在强光下会出现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脆等情况,且易被阳光灼伤。因此,如何缓解强光胁迫对多花黄精所带来的伤害,对提高多花黄精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叶片表面喷施水杨酸(SA)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抗热性,从而缓解高温强光胁迫所带来的伤害。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研究证实SA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5],在植物信息的传递和代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植物遭到逆境胁迫时,SA能够导致逆境反应信号转导分子H2O2含量的上升,从而引发系统获得性抗性反应的产生[68],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9]。LopezDelgado[10]等报道了SA能够提高马铃薯组织的抗热性。李利红[11]的研究表明,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预先处理灌浆期的小麦叶片,可有效减小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本研究根据多花黄精栽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不同浓度SA溶液处理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以其叶片相关光合参数、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为指标,开展不同浓度SA溶液对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光合及生理影响的研究,探讨SA减少多花黄精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能性,为后期多花黄精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实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57月在大学温室大棚内进行,2016年5月3日,选择形态一致,大小相近的多年生黄精幼苗进行盆栽,栽种于26cm×29cm规格塑胶盆中,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营养土为2:1:0.4,每盆栽种1棵幼苗,覆土57cm,栽种后置于大学园艺学院日光温室内,将温室进行一层遮荫网遮荫处理,然后进行常规水肥管理。缓苗两个月后,2016年7月17日开始进行水杨酸溶液处理,水杨酸设计0.05,0.2,0.5,1,2mmolL1 5个浓度,试验还设置2组对照,CK1为遮荫条件,喷施蒸馏水;CK2为太阳照射,喷施蒸馏水。于7月17日18: 00对多花黄精进行叶面喷施,以叶片的正反面浸润,向下滴液为度,每个处理3盆,共7个处理。然后从18日开始去掉遮荫网,并且每2d喷施一次处理液,也都为18:00进行喷施,连续处理5次后,于28日8:00采集各处理样本进行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1.2.2 光合参数测定
气孔导度(Gs) 、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含量(Ci)四项参数均由光合仪直接测得。本试验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时间为8:009:00。在测定前,将仪器气路定为开放式气路,选择红蓝光源,将叶室光合有效辐射调为800μmolm2s1,样品室内气流速率调为500μmols1,参比室CO2浓度调为380410μmolmol1,样品室相对湿度调为25%~40%。在测定时,选择生长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多花黄精植株,每株选择从顶部向下15 cm处大小基本一致、长势旺盛的2~4片小叶,并对叶片中部进行测定。每次测定均选取固定标记的叶片,每次3 个重复,每重复记录3个观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处理测定值。
1.2.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95%乙醇浸泡法,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1g放入试管,用95%的乙醇15ml,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h,直叶片表面变白,取上清液在波长665nm、649nm、470nm下测定吸光度值。
首先,按公式①、②、③:
Ca(mgL1) = 13.95 × OD665nm – 6.88 × OD649nm;①
Cb(mgL1) = 24.96 × OD665nm – 7.32 × OD649nm;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