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汤对幼龄蚂蟥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究三黄汤对幼龄蚂蟥消化道疾病预防作用的最适浓度。 方法采用观察不同浓度三黄汤(3.00‰、1.50‰、0.3‰、0.15‰、0.03‰)对消化道免疫低下的蚂蟥生长、存活情况,消化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蚂蟥生长,消化及非特异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筛选预防蚂蟥消化道疾病的三黄汤浓度并阐明机制。 结果与其他组别相比,0.15‰的组效果最显著,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增高(p<0.05)。0.15‰的组蚂蟥消化道接近于正常蚂蟥消化道。实验组生长激素G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3‰的组消化酶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SOD、CAT、AKP基因表达量均比对照组高,0.15‰和0.3‰的组显著提高(p<0.05)。 结论0.15‰三黄汤能够恢复消化道免疫低下幼龄蚂蟥消化道组织结构,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并促进其生长。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蚂蟥消化道免疫力低下模型的建立4
1.2.2不同浓度三黄汤对蚂蟥生长的影响4
1.2.3样品的石蜡切片制作4
1.2.4样品的生长激素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4
1.2.5样品的消化酶基因(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表达量的测定4
1.2.6样品的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SOD、CAT、AKP)表达量的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5
2.1各浓度组的生长数据分析5
2.1.1各浓度组的存活率 5
2.1.2各浓度组平均增重率 5
2.1.3各浓度组特定生长率 5
2.2蚂蟥消化道结构变化分析 6
2.2.1食道的结构变化 6
2.2.2除第6侧盲囊外的嗉囊的结构变化 6
2.2.3第6对侧盲囊的结构变化 7
2.2.4肠部的结构变化 7
2.3 蚂蟥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量比较分析 8
2.3.1蚂蟥生长激素基因相对表达量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2蚂蟥消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 8
2.3.3蚂蟥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相对表达量 8
3讨论8
3.1三黄汤对蚂蟥特定生长率及存活率的影响8
3.2三黄汤对蚂蟥消化道结构变化的分析9
3.3三黄汤对蚂蟥消化酶基因表达量分析 9
3.4三黄汤对蚂蟥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量分析10
3.2小结与展望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三黄汤对幼龄蚂蟥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引言
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015年版收载的三种水蛭之一,又被称作宽体金线蛭,隶属于蛭纲(Hirudinea)无吻蛭目黄蛭科[2](Haemo pidae)。水蛭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具有破血消症、逐瘀通经的功效。目前国内外对蚂蟥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作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随着对水蛭的研究日渐深入,人工养殖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亟待解决。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温差的急剧变化,不仅会对机体的生理代谢以及免疫能力等方面造成显著影响,甚至威胁到养殖生物的生命。养殖生产的实践表明,大多数海水养殖生物在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时容易发生病害[3]。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了蚂蟥的生长和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在养殖中发现,蚂蟥在低温环境下会因食欲不振导致肢体发白、萎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等现象,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蚂蟥的生长和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蚂蟥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如何防治蚂蟥消化道疾病已迫在眉睫。目前,中草药作为生长促进剂、免疫调节剂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三黄汤,亦是三黄泻心汤,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4],本方为治疗热盛吐衄证要方,其药理[56]及临床[79]已有部分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连碱在感染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10];黄芩苷、黄芩素有很好的抗菌、抗氧化等作用[11],大黄素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12]。本实验将三黄汤运用到蚂蟥养殖过程中去,本实验探究三黄汤对蚂蟥消化道疾病预防作用的最适浓度,以及消化道结构变化和免疫酶基因的变化来阐明三黄汤的调节作用,为蚂蟥健康繁殖与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成龄蚂蟥的经由大学中药研究所提供,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的卵茧。
三黄汤(大黄、黄连、黄芩水煎成每ml含1g生药)梯度乙醇,二甲苯,石蜡,苏木精,伊红,中性树胶,Trizol试剂,氯仿,异丙醇
FA1104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切片机(RM2016型,德国Leica公司),LeicaHimO展片机,光学显微镜(BX51型日本Olympus公司),PCR分析仪,自动凝胶图像分析仪,电泳槽
1.2 方法
1.2.1 蚂蟥消化道免疫力低下模型的建立
将蚂蟥置于20°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养殖,时间60天。
1.2.2 不同浓度三黄汤对蚂蟥生长的影响
模型造好后,试验用蚂蟥按质量、体积大小均匀分配到6个组中,分5个不同浓度三黄汤组别和1个模型组,分别标记为:对照组O,实验组A(3.00‰),B(1.50‰),C(0.3‰) ,D(0.15‰),E(0.03‰)。平均每组15条左右,每条单独饲养于玻璃罐中,全部置于25℃下,共10d,期间以天然饵料螺蛳常规饲喂,每隔三天换一次水,加一次药,称重,记录死亡数。
采用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的计算方法(存活率( SR,%) = Nt /No ×100;特定生长率( SGR,% /d) = ( lnWt-lnWo) /t ×100);对特定生长率进行方差分析。
1.2.3 样品的石蜡切片制作
采用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取蚂蟥消化道组织固定于Bouin氏固定液中824h,70%乙醇过夜,95%各Ih,无水乙醇I、无水石醇II各45min脱水,使组织中的水分脱干净。然后入二甲苯I和二甲苯II各5min透明,接着再浸蜡和包埋,切片、二甲苯脱蜡、苏木精、伊红染色、中性树胶制片、镜检。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蚂蟥消化道免疫力低下模型的建立4
1.2.2不同浓度三黄汤对蚂蟥生长的影响4
1.2.3样品的石蜡切片制作4
1.2.4样品的生长激素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4
1.2.5样品的消化酶基因(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表达量的测定4
1.2.6样品的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SOD、CAT、AKP)表达量的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5
2.1各浓度组的生长数据分析5
2.1.1各浓度组的存活率 5
2.1.2各浓度组平均增重率 5
2.1.3各浓度组特定生长率 5
2.2蚂蟥消化道结构变化分析 6
2.2.1食道的结构变化 6
2.2.2除第6侧盲囊外的嗉囊的结构变化 6
2.2.3第6对侧盲囊的结构变化 7
2.2.4肠部的结构变化 7
2.3 蚂蟥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量比较分析 8
2.3.1蚂蟥生长激素基因相对表达量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2蚂蟥消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 8
2.3.3蚂蟥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相对表达量 8
3讨论8
3.1三黄汤对蚂蟥特定生长率及存活率的影响8
3.2三黄汤对蚂蟥消化道结构变化的分析9
3.3三黄汤对蚂蟥消化酶基因表达量分析 9
3.4三黄汤对蚂蟥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量分析10
3.2小结与展望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三黄汤对幼龄蚂蟥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引言
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015年版收载的三种水蛭之一,又被称作宽体金线蛭,隶属于蛭纲(Hirudinea)无吻蛭目黄蛭科[2](Haemo pidae)。水蛭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具有破血消症、逐瘀通经的功效。目前国内外对蚂蟥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作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随着对水蛭的研究日渐深入,人工养殖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亟待解决。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温差的急剧变化,不仅会对机体的生理代谢以及免疫能力等方面造成显著影响,甚至威胁到养殖生物的生命。养殖生产的实践表明,大多数海水养殖生物在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时容易发生病害[3]。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了蚂蟥的生长和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在养殖中发现,蚂蟥在低温环境下会因食欲不振导致肢体发白、萎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等现象,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蚂蟥的生长和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蚂蟥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如何防治蚂蟥消化道疾病已迫在眉睫。目前,中草药作为生长促进剂、免疫调节剂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三黄汤,亦是三黄泻心汤,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4],本方为治疗热盛吐衄证要方,其药理[56]及临床[79]已有部分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连碱在感染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10];黄芩苷、黄芩素有很好的抗菌、抗氧化等作用[11],大黄素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12]。本实验将三黄汤运用到蚂蟥养殖过程中去,本实验探究三黄汤对蚂蟥消化道疾病预防作用的最适浓度,以及消化道结构变化和免疫酶基因的变化来阐明三黄汤的调节作用,为蚂蟥健康繁殖与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成龄蚂蟥的经由大学中药研究所提供,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的卵茧。
三黄汤(大黄、黄连、黄芩水煎成每ml含1g生药)梯度乙醇,二甲苯,石蜡,苏木精,伊红,中性树胶,Trizol试剂,氯仿,异丙醇
FA1104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切片机(RM2016型,德国Leica公司),LeicaHimO展片机,光学显微镜(BX51型日本Olympus公司),PCR分析仪,自动凝胶图像分析仪,电泳槽
1.2 方法
1.2.1 蚂蟥消化道免疫力低下模型的建立
将蚂蟥置于20°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养殖,时间60天。
1.2.2 不同浓度三黄汤对蚂蟥生长的影响
模型造好后,试验用蚂蟥按质量、体积大小均匀分配到6个组中,分5个不同浓度三黄汤组别和1个模型组,分别标记为:对照组O,实验组A(3.00‰),B(1.50‰),C(0.3‰) ,D(0.15‰),E(0.03‰)。平均每组15条左右,每条单独饲养于玻璃罐中,全部置于25℃下,共10d,期间以天然饵料螺蛳常规饲喂,每隔三天换一次水,加一次药,称重,记录死亡数。
采用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的计算方法(存活率( SR,%) = Nt /No ×100;特定生长率( SGR,% /d) = ( lnWt-lnWo) /t ×100);对特定生长率进行方差分析。
1.2.3 样品的石蜡切片制作
采用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取蚂蟥消化道组织固定于Bouin氏固定液中824h,70%乙醇过夜,95%各Ih,无水乙醇I、无水石醇II各45min脱水,使组织中的水分脱干净。然后入二甲苯I和二甲苯II各5min透明,接着再浸蜡和包埋,切片、二甲苯脱蜡、苏木精、伊红染色、中性树胶制片、镜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