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质量评价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为研究评价陕产甘草质量。实验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陕产甘草所含的甘草酸与甘草苷两种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甘草样本进行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含量的测定,得到陕产甘草的甘草酸平均含量为4.05%,甘草苷的平均含量为0.92%,总灰分平均含量为5.3913%,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2635%,水分平均含量为10.6184%;完成对甘草性状、显微、理化反应研究。以2015版《中国药典》为标准,将所测结果与所规定的标准作对比,发现陕产甘草甘草苷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其余各指标皆为合格,综合实验得到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目 录
1文献研究 1
1.1研究背景 1
1.2品质评价 1
1.3甘草的化学成分 1
1.3.1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2
1.3.2黄酮类成分 2
1.3.3甘草多糖、生物碱及微量元素 2
1.3.4香豆素及其他成分 3
1.4甘草的药理作用 3
1.4.1抗肿瘤作用 3
1.4.2抗氧化作用 4
1.4.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
1.4.4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4
1.4.5抗炎作用 5
1.4.6抗病毒与对艾滋(AIDS)病毒的作用 5
1.4.7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5
1.4.8其它作用 6
1.5研究价值 6
2实验研究 7
2.1材料与仪器 7
2.1.1实验药材 7
2.1.2试剂与仪器 7
2.2性状鉴定 7
2.3显微鉴定 8
2.3.1横切面显微鉴定 8
2.3.2粉末显微鉴定 9
2.4甘草总灰分测定 9
2.4.1总灰分测定 9
2.4.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9
2.4.3结果与分析 10
2.5甘草含水量测定 10
2.5.1测定方法 10
2.5.2结果 10
2.6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10
2.6.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
2.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1
2.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1
2.6.4测定波长的选择 11
2.6.5线性关系考察 11
2.6.6精密度试验 12
2.6.7重复性实验 12
2.6.8回收率试验 12
2.6.9稳定性试验 13
2.6.10样品测定 13
2.7甘草苷的含量测定 13
2.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
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
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
2.7.4测定波长的选择 14
2.7.5线性关系考察 14
2.7.6精密度试验 15
2.7.7重复性实验 15
2.7.8回收率试验 15
2.7.9稳定性试验 15
2.7.10样品测定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1文献研究
1.1研究背景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1]。甘草也叫甜草根、粉甘草、红甘草、密甘、密草、美草、粉草、国老、甜根子、甜草、棒草等。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华北、陕西、山西、青藏即新疆等地。甘草味甘,性温和。归心、肺、脾、胃经;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健脾补气之功效。经常被用来治疗疖痈、咳嗽、心悸气短以及脾胃虚弱等,也可用来解毒物的药性以及烈性[2]。
现代药理学经过研究后指出,甘草不但可以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镇咳、镇咳、保肝等[3],还在临床上用来治疗消化道溃疡、哮喘、肺结核以及静脉栓塞和宫颈糜烂等。尤其是抗肿瘤、抗病毒以及杀菌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4]。最近有相关报道指出,甘草除了可以抗氧化延缓衰老还能用来控制艾滋病的进展。甘草中的甘草酸拥有非常明显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对于抗菌、抗氧化以及降压等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人体生理机能,提高抵抗力,还可控制癌细胞,因此被很多国外的研究者成为“仙草”、“神草”。
1.2 品质评价
在古代,我国关于甘草的优缺点就有很多阐述,评价药材的性状是评判甘草质量的最佳方式。例如在相关的医学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红皮、断理,看起来非常坚实,是抱罕草,最好的, 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又比如鲤鱼肠者,被刀割伤以后,不容易恢复; 又有紫甘草,细小并且很实,有的时候也可以用[5]。”另外在另一个医学著作中有这样描述:“当前甘草的种类有很多种,以坚实断理者,是最好的;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好治疗,只有货汤家才可以诊治[6]”。《本草纲目》也有这样的描述:“今人惟以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最好的方式,称作为粉草;其轻虚细小者,都不能达到治疗的要求[7]”。
全国各地所生产的甘草品名和规格有差异[8]。比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草就有内销和出口之分。出口的甘草有分为白粉和红粉两类,等级则有特级、甲级、乙级、丙级、丁级、疙瘩头、毛草。内销的甘草则根据大小差异分成7个等级。国家食药监管部门曾经将甘草的规格分为东草和西草,东草主要产于河北、蒙东、东北等地,有两个规格4个等级。西草主要产于西藏、甘肃、蒙西以及新疆等地,有5个规格(分别为大草、条草、毛草统货、疙瘩草)8个等级。
1.3 甘草的化学成分
甘草属的化学构成异常繁杂,其中有效的药用成分是经过甘草酸水解厚的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除此之外,还能生出多种元素和化合物,例如黄酮类物质、淀粉、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以及极少的微量元素[9]。现在经过分离甘草已经得出了一些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雌激素以及生物碱等。有资料指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从甘草中分离从而测出了三百多种化合物。邢国秀等人也在他们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甘草中的150多种化合物,并且对其进行了命名,还发现了构成这些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例如有黄酮类本身、黄酮醇、查尔酮等多于10个种类[10]。
1.3.1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对于甘草而言,其内部所含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不仅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活性,所以,其在药物中发挥作用的主要与这类化合物有密切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在甘草类植物当中,我们已经分离出了大约60中左右的该类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苷元约45个左右。同时这些甘草的有效成份是3β羟基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衍生物。甘草素从古至今被认为是这类植物中主要的化合物,而在我国古代的医药谱中,一般都会把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作为评判其品质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要求其含量不能够少于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