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超声波在铁棒锤挥发油分析中的比较研究(附件)
研究铁棒锤微波和超声波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MA)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UA)提取铁棒锤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所得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2种方法分别从铁棒锤所得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和33种化合物。2种不同方法提取铁棒锤挥发油化学组成成分差异性较大,部分挥发油成分还具有毒性,这些挥发油成分是否是铁棒锤毒性成分的组成部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录
1绪论
1.1铁棒锤的本草考证 1
1.2原植物形态 1
1.2.1铁棒锤 1
1.2.2伏毛铁棒锤 2
1.3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
1.3.1根部的化学成分 2
1.3.2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2
1.4铁棒锤的炮制方法 3
1.5药理作用 3
1.5.1抗炎作用 3
1.5.2镇痛作用 3
1.5.3抗肿瘤作用 4
1.5.4局部麻醉作用 4
1.5.5解热作用 4
1.5.6毒性 4
1.6铁棒锤中生物碱的提取 5
1.6.1提取溶剂的选择 5
1.6.2常用的提取方法 6
1.7铁棒锤的开发应用状况 7
2实验部分
2.1.1材料与试剂 7
2.1.2仪器 7
2.2.1挥发油提取方法 8
2.2.2挥发油GCMS分析条件[2526] 8
2.3结果与分析 8
2.3.1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的物性比较 9
2.3.2挥发油成分分析[2731] 9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7
1绪论
1.1铁棒锤的本草考证
铁棒锤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铁棒锤(AconitumszechenyianumGay)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flavum)的干燥块根[1]。常见别名为铁牛七[2]、黑乌草[3]、八百棒、雪上一枝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7
1绪论
1.1铁棒锤的本草考证
铁棒锤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铁棒锤(AconitumszechenyianumGay)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flavum)的干燥块根[1]。常见别名为铁牛七[2]、黑乌草[3]、八百棒、雪上一枝蒿。生于海拔为2800~4500m的草坡、山地或林边[4],秋季采收,去除须根,洗净晒干。为羌、藏、回等民族的习用药。主要分布于陕西、青海、甘肃、四川、宁夏等地。根据《陕西中草药》中记载铁棒锤是以其块根入药,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湿,止痛,止血,去腐生肌,消肿败毒,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恶疮,劳伤,无名肿毒,痈肿,冻疮,毒蛇咬伤”等作用[5]。在《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名鉴》、《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著作中,铁棒锤AconitumpendlumBuschs.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mflavumsHands.Mazz.被作为“雪上一枝蒿”的部分植物来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2册(1996年版)中,伏毛铁棒锤A.flavum作为藏药“榜那”的部分植物,而以“铁棒锤”一名收录的药材为铁棒锤(AconitumpendulummBuschs)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flavumsHands.Mazzs)的块根和小幼苗。在《中华本草》中记载的铁棒锤的基源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mszechenyianumGay是.)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没flavumsHands.Mazz.)的块根;在《回药本草》、《宁夏中药志》及《中华藏本草》中均记载铁棒锤为毛茛科植物伏毛铁棒锤(AcontiummflavumHands.Mazz.)干燥小块根。《全国中草药名鉴》载入铁棒锤以植物伏毛铁棒锤(AcontiummflavumsHands.Mazz)块根入药。铁棒锤别名较多:一支蒿、草芽子(宁夏)、两头尖、磨三转(甘肃)、铁牛七(陕西)、乌药(青海)、八百棒、一枝箭、三转半(四川)、黑乌草、榜那、庞阿那保、雪上一枝蒿(西藏)等。铁棒锤因其具有明确的镇痛局麻的药理作用,在民间被广泛应用。
1.2原植物形态
1.2.1铁棒锤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根倒圆锥形,褐色。茎直立,不分枝,上部被短柔毛。叶互生,宽卵形,长3~5.5cm,掌状3全裂,裂片再作2~3深裂;小裂片线形,宽1~2.2mm,被稀疏毛绒;叶柄长4~5mm,上部叶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长8~20cm,总花梗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条形,萼片5,紫色,外面生短毛,上萼船状镰刀形;花瓣2,无毛,距短,弯曲呈钩状;雄蕊多数;心皮5,离生,柱头单一。蓇葖果5枚,有毛,成熟后向内开裂,宿存花柱呈芒尖状;种子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草丛或林缘。分布陕西、青海、甘肃、四川、河南、云南等地。
1.2.2伏毛铁棒锤
与上种相似,但花序上生紧贴的微柔毛,花蓝紫色,上面萼片近盔形。生于山地草丛中。分布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1.3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1根部的化学成分
铁棒锤药材迄今为止研究得到药用成分为生物碱。刘力样等用苯渗渡提取四川金沙江畔产的雪上一枝篙,二氯甲烷溶解萃取、并经酸提碱沉、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获2个结晶性的生物碱:去氧乌头碱(hypaconitine)I、乌头碱(aconitinen)II,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s,AAC)III,常数的确定及各种光谱分析证明雪乌碱为1,12去氧乌头碱II,其中主要生物碱乌头碱是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约为1%,生物碱从铁棒锤内第一次分离得到的新生物碱。阎文等用甲醇浸提取伏毛铁棒锤的块根,经氯仿提取的生物碱通过硅胶G柱层析进行分离,除得到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乌头碱,还可得到钠派林碱(napellinesn)V及一种结构待定的生物碱。孙文等从铁棒锤的根中,氧化铝层析,分离鉴定出的物质有β谷甾醇(psitosterols)华北乌头碱(songorinel)和一种新的命名为牛七碱(szechenyinevn)的乌头碱,8去乙酰氧基8乙氧基3乙酰乌头碱,其中以北部乌头碱含量高
1绪论
1.1铁棒锤的本草考证 1
1.2原植物形态 1
1.2.1铁棒锤 1
1.2.2伏毛铁棒锤 2
1.3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
1.3.1根部的化学成分 2
1.3.2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2
1.4铁棒锤的炮制方法 3
1.5药理作用 3
1.5.1抗炎作用 3
1.5.2镇痛作用 3
1.5.3抗肿瘤作用 4
1.5.4局部麻醉作用 4
1.5.5解热作用 4
1.5.6毒性 4
1.6铁棒锤中生物碱的提取 5
1.6.1提取溶剂的选择 5
1.6.2常用的提取方法 6
1.7铁棒锤的开发应用状况 7
2实验部分
2.1.1材料与试剂 7
2.1.2仪器 7
2.2.1挥发油提取方法 8
2.2.2挥发油GCMS分析条件[2526] 8
2.3结果与分析 8
2.3.1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的物性比较 9
2.3.2挥发油成分分析[2731] 9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7
1绪论
1.1铁棒锤的本草考证
铁棒锤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铁棒锤(AconitumszechenyianumGay)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flavum)的干燥块根[1]。常见别名为铁牛七[2]、黑乌草[3]、八百棒、雪上一枝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7
1绪论
1.1铁棒锤的本草考证
铁棒锤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铁棒锤(AconitumszechenyianumGay)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flavum)的干燥块根[1]。常见别名为铁牛七[2]、黑乌草[3]、八百棒、雪上一枝蒿。生于海拔为2800~4500m的草坡、山地或林边[4],秋季采收,去除须根,洗净晒干。为羌、藏、回等民族的习用药。主要分布于陕西、青海、甘肃、四川、宁夏等地。根据《陕西中草药》中记载铁棒锤是以其块根入药,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湿,止痛,止血,去腐生肌,消肿败毒,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恶疮,劳伤,无名肿毒,痈肿,冻疮,毒蛇咬伤”等作用[5]。在《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名鉴》、《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著作中,铁棒锤AconitumpendlumBuschs.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mflavumsHands.Mazz.被作为“雪上一枝蒿”的部分植物来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2册(1996年版)中,伏毛铁棒锤A.flavum作为藏药“榜那”的部分植物,而以“铁棒锤”一名收录的药材为铁棒锤(AconitumpendulummBuschs)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flavumsHands.Mazzs)的块根和小幼苗。在《中华本草》中记载的铁棒锤的基源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mszechenyianumGay是.)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没flavumsHands.Mazz.)的块根;在《回药本草》、《宁夏中药志》及《中华藏本草》中均记载铁棒锤为毛茛科植物伏毛铁棒锤(AcontiummflavumHands.Mazz.)干燥小块根。《全国中草药名鉴》载入铁棒锤以植物伏毛铁棒锤(AcontiummflavumsHands.Mazz)块根入药。铁棒锤别名较多:一支蒿、草芽子(宁夏)、两头尖、磨三转(甘肃)、铁牛七(陕西)、乌药(青海)、八百棒、一枝箭、三转半(四川)、黑乌草、榜那、庞阿那保、雪上一枝蒿(西藏)等。铁棒锤因其具有明确的镇痛局麻的药理作用,在民间被广泛应用。
1.2原植物形态
1.2.1铁棒锤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根倒圆锥形,褐色。茎直立,不分枝,上部被短柔毛。叶互生,宽卵形,长3~5.5cm,掌状3全裂,裂片再作2~3深裂;小裂片线形,宽1~2.2mm,被稀疏毛绒;叶柄长4~5mm,上部叶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长8~20cm,总花梗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条形,萼片5,紫色,外面生短毛,上萼船状镰刀形;花瓣2,无毛,距短,弯曲呈钩状;雄蕊多数;心皮5,离生,柱头单一。蓇葖果5枚,有毛,成熟后向内开裂,宿存花柱呈芒尖状;种子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草丛或林缘。分布陕西、青海、甘肃、四川、河南、云南等地。
1.2.2伏毛铁棒锤
与上种相似,但花序上生紧贴的微柔毛,花蓝紫色,上面萼片近盔形。生于山地草丛中。分布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1.3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1根部的化学成分
铁棒锤药材迄今为止研究得到药用成分为生物碱。刘力样等用苯渗渡提取四川金沙江畔产的雪上一枝篙,二氯甲烷溶解萃取、并经酸提碱沉、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获2个结晶性的生物碱:去氧乌头碱(hypaconitine)I、乌头碱(aconitinen)II,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s,AAC)III,常数的确定及各种光谱分析证明雪乌碱为1,12去氧乌头碱II,其中主要生物碱乌头碱是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约为1%,生物碱从铁棒锤内第一次分离得到的新生物碱。阎文等用甲醇浸提取伏毛铁棒锤的块根,经氯仿提取的生物碱通过硅胶G柱层析进行分离,除得到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乌头碱,还可得到钠派林碱(napellinesn)V及一种结构待定的生物碱。孙文等从铁棒锤的根中,氧化铝层析,分离鉴定出的物质有β谷甾醇(psitosterols)华北乌头碱(songorinel)和一种新的命名为牛七碱(szechenyinevn)的乌头碱,8去乙酰氧基8乙氧基3乙酰乌头碱,其中以北部乌头碱含量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