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桔梗汤复方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桔梗汤,最早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由桔梗、甘草两味中药组成,是用于治疗少阴咽痛的经方,也是现代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咽痛咳嗽等病症的经典方剂,在中医临床尤其儿科病症的使用频率偏高,疗效明显。本论文主要是以桔梗汤为基础对其进行复方颗粒制剂的工艺研究。以单因素试验法优选辅料比例并确定桔梗汤复方颗粒制剂工艺流程。最终结果显示最佳辅料比为浸膏粉糊精为5∶4,以80%的乙醇为润湿剂,所制的桔梗汤复方颗粒成粒性好,溶化性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工艺重复性,且制备工艺方法合理,稳定可靠,为后期的桔梗汤复方颗粒剂制备及研究提供制剂指导。
Key words:Platycodon grandifolium decoction;Granules;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目 录
1 绪论 1
1.1 处方渊源 1
1.2 桔梗汤相关文献综述 1
1.2.1 桔梗汤的理法方药及方证研究 1
1.2.2 桔梗汤现代研究进程 2
1.2.3 桔梗汤单味中药的现代研究 2
1.2.3.1 桔梗的研究进程 2
1.2.3.2 甘草的研究进程 3
1.3 复方颗粒剂的研究进程 4
2 实验研究 7
2.1 材料准备 7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1.2 实验仪器 7
2.2 制备工艺研究 7
2.2.1 浸膏的提取制备 7
2.2.2 制粒成型工艺研究 8
2.2.2.1 赋形剂的选择及添加比例 8
2.2.2.2 润湿剂的确定及浓度比例 8
2.2.2.3 测定方法 8
2.3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9
2.3.1 辅料的确定 9
2.3.2 润湿剂的确定 11
2.3.3 结果验证 11
2.4 桔梗汤复方颗粒剂工艺确立和制剂处方 12
2.4.1 桔梗汤复方颗粒剂工艺确立 12
2.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桔梗汤复方颗粒剂工艺处方 13
2.4.3 桔梗汤颗粒制剂工艺 13
2.5 桔梗汤复方颗粒剂的产品考察 13
2.5.1 考察方法 13
2.5.2 实验结果 13
2.6 结果分析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处方渊源
桔梗汤又称甘桔汤,它首次出现在《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一书中,书中提到了少阴病,二三日,咽喉部轻度红肿疼痛,病情清浅,可使用甘草汤即可,如果服用后不见效,则用桔梗汤治疗[1]。《伤寒论》其原著名为《伤寒杂病论》,它是我国东汉末年时期医学家张仲景所写的第一部以理论结合实际且理法方药较为完整的古中医药学著名作品。这部作品集汉之前医学之大成,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综合张仲景自身临床所学所感,系统地阐述了多种伤寒热病与杂病的治疗。它至今已有1800年的临床应用史,在中医药的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使中医药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成为一门有理论的学科,让各种治疗方法有理可循,有法可依。它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流传下来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辩证论证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我国对《伤寒论》经典药方改良成为中成药制剂的研究以及开发,还存在很多的空白,因此对该方进行新剂型研究,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按药典颗粒剂质量要求,对其制剂工艺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为该方以后的开发提供了制剂参考,将使其更好的服务临床。
1.2 桔梗汤相关文献综述
1.2.1 桔梗汤的理法方药及方证研究
咽痛不太甚,局部可有轻度红肿,可以以生甘草单用,能清除上焦的火气即清热解毒,从而起到调节经脉之效。要是用后咽痛不缓解,属肺气不宣,而桔梗苦辛清肺,与甘草合用开提肺气,热自透达矣[2]。这两味合用,配伍精确,疗效显著。
在《伤寒论》中,本方甘草味甘平,能清热解毒[3],桔梗不单单可以宣肺开结,还有排脓除痰之效用,其和甘草汤都是治疗咽痛的祖方。因此后世常常在桔梗汤的基础上加其他中药饮片治疗各种症状。它们常见于各个专科医学作品中,桔梗为主药,甘草以臣佐,对于喉痹咽痛症状,肺痈咳吐脓血症状,失音症状(加半夏),慢性咽炎症状(加诃子,名铁叫子如圣汤)等皆能治疗。以下是在桔梗汤的基础上加味而得的处方及处方的主治功效。
《御药院方》卷九加杏仁,主治咽喉不舒服,胸闷气短等症[4]。
《济生方》加桑白皮、贝母等治疗嗓子干咳嗽不断,发热胸痛,咳吐腥臭浊痰,甚至咳吐脓血痰等症。
《万氏家抄方》卷六加防风、牛蒡子等治疗嗓子肿痛。
《李东垣》加麻黄、黄芪、白僵蚕等治疗咽肿微觉疼、声破[5]。
《幼科类萃》加人参可治疗小儿热感,痘疹所引起的嗓子肿痛,痰气不顺等症状。
《通俗伤寒论》中的所提到的葱豉桔梗汤可以利咽喉。
《喉科紫集》加连翘等主治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及头晕目眩等病症。
《重楼玉钥》加元参、川穹等,主治咽喉部突现肿痛,音哑、喉鸣呼吸困难等疾患,即慢喉风症。
治疗咽喉痛的诸方大多由此加味而成,此类方剂扩展了桔梗汤功效主治。里面包括的成方剂型有三百一十五首,治疗一系列有相互关联的症状共八十九种。风热犯表证和风寒束表证这两种出现的较频繁[6]。
1.2.2 桔梗汤现代研究进程
桔梗皂苷和甘草皂苷是桔梗汤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这两种皂苷一起使用会发挥优良的祛痰镇咳作用,也会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7]。甘草皂苷也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平复误服桔梗皂苷带来的中毒症状及死亡症状[8]。桔梗汤与紫菀、浙贝母合用,可明显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小鼠的肠道功能障碍,促进胃肠蠕动[9]。再者也可用于治疗猩红热,能快速的降温退烧,使植物神经系统迅速恢复正常水平,疗效显著,收效快。徐福刚曾将其与《千金》苇茎汤合用,治疗鼻渊,即鼻窦炎,能清肺化瘀,疗效满意。秋天空气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常常会觉得口干舌燥,嗓子也相对较干,这样下去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可以喝点桔梗汤,润喉,缓解呼吸道的不适。如果干咳不断,可加一两个胖大海。因本方略刺激引起肠胃不适,所以通常饭后服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1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