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县医院脾胃科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摘 要本课题通过分析收集的户县县医院脾胃科的中药处方,调查这些中药处方中患者的中药饮片的名称、使用频率、使用剂量等,统计出最常用的中药材以及使用剂量并进行分析,以探讨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胃疾病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在随机抽取脾胃科的200张中药处方饮片处方中,使用率达前十二位的中药饮片分别为茯苓、薏苡仁、白术、泽泻、甘草、山药、当归、黄芪、党参、柴胡、陈皮、白芍;共发现18张超剂量处方,占比为9%。近年来中药饮片的使用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了中医药在疾病治疗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掌握和了解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可以反映医院的医疗需要以及满足患者多层次的需求,通过分析收集户县县医院脾胃科的中药处方,分析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进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目 录
1 引言 1
1.1 中药功效的概念及作用对象 1
1.1.1 概念 1
1.1.2 作用对象 1
1.2 中药饮片概念及临床应用现状 1
1.2.1 概念 1
1.2.2 临床应用现状 1
1.3 常用饮片功效 2
1.3.1 补气药 2
1.3.2 补血药 3
1.3.3 利水渗湿药 4
1.3.4 解表药 4
1.3.5 理气药 5
1.4 中药饮片的临床要求 6
2 资料与方法 7
2.1 处方资料抽取 7
2.2 统计学方法 7
3 结果数据与统计 8
3.1 中药饮片使用频率前12位分布情况 8
3.2 处方中饮片使用剂量分析 9
4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引言
中药功效的概念及作用对象
概念
中药的疗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疗效的总结,是指导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理论之一。随着中医现代研究的发展,阐明中医药疗效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已成为中医药领域面临的重要学术问题。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药效的物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基础和作用机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中药药理作用是采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药治疗作用的总结,与中药功效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研究中药功效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是阐明中药功效现代生物学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用对象
中药饮片概念及临床应用现状
概念
临床应用现状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的三大支柱产业中的一个,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必备的武器,也是中药和专利的重要原料。它们特殊的炮制原理、理论以及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的浓厚智慧,随着中草药炮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治的重要手段。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减少并发症,现在许多患者在治疗时选择中药的疗效。虽然西医治愈得很快,但它不能治愈疾病。中医可以适当调整气血,一般中药包括:补药、解表药、理气药、补血药、消食药、芳香祛湿药等。目前,中药饮片也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它们能对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外感风寒、妇科疾病和肿瘤疾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很好地利用它们[23]。
常用饮片功效
1.3.1补气药
(1)甘草
(2)黄芪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尿解毒,脓瘀排出的功效。它属于气虚补虚。主要有黄芪甲苷,黄芪甲苷,黄芪甲苷,异黄酮,异黄酮,皂甙,黄酮类和多糖类。它可以促进核酸代谢,增强造血功能,改善心肌功能,抵抗心肌梗塞。它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改善肾功能和肾组织病变。其汤剂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衰老和抗应激的功能。
(3)党参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肺的作用。它含有挥发油、少量生物碱、氨基酸、多糖、皂苷等。以及丁基糖苷、正己基βd葡聚糖、孕酮和游离萜类化合物。它还能增强身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溃疡和肿瘤,增加血糖和抑制细菌等。
(4)白术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汗和稳定的作用,属于补气血类药物。它主要含有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降血脂酮。它能增强免疫力。具有明显持久的抗利尿作用,对小鼠埃利希腹水、淋巴肉瘤腹水和109例人食管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胃肠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抗胃溃疡。此外,还具有抗痉挛、保肝、抗菌等药理作用。白术还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胆囊功能、抗氧化、降血糖、抗凝血、抗菌、扩张血管、抑制心脏、镇静等作用[5]。
(5)山药
山药具有补肾益精、改善肺咳嗽、降血糖、健脾和胃、助消化的功效。症状包括脾胃虚弱、灼热、食欲不振、痰多、咳嗽、腰膝酸软等。山药中粗蛋白含量可达氨基酸中的17种以上。游离氨基酸中丝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山药还具有滋补强身、收敛固肠、止泻止泻、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等功效。
1.3.2 补血药
当归
白芍
(2)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这是一种补血药,归类为补血药。它含有小檗碱、盐酸小檗碱、苯甲酰小檗碱、小檗碱、小檗碱、常春藤皂苷元、小檗碱、小檗碱、黄连3,7iiβD葡萄糖苷、甘草苷、古罗糖、β胸苷。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以解热、镇静和催眠。具有抗痉挛、抗炎、抗溃疡、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耐缺氧、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菌、保肝、抗突变、抗肿瘤、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作用。神经连接去极化和其他效应[7]。
1.3.3 利水渗湿药
任何能过滤水和利尿的药物都被称为利尿剂。它是中药中的利尿剂,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利尿剂。有形的水保留在体内形成水肿,可以通过利尿剂和渗湿药物消除。有些药物具有健脾止泻、消积催乳、清热除痹的作用。湿有两个意思。首先,可见水残留在体内形成水肿,特别是下肢水肿患者,应采用渗水来消除水肿;第二种是痰,粘稠液体是痰。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有大量的痰积聚。胃炎和其他疾病会导致胃部积水或分泌物,以及异常液体(胸水、腹水等)。体腔内均有痰饮,可用利尿剂和渗湿药治疗。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有以下几种:
茯苓
茯苓具有利尿、燥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属于利尿剂和消肿药。含有三苯羧酸,如分生孢子酸、三烯酸、牙源性酸、松酸、松酸等。它还含有多糖,主要是奎宁,结构改变后,可以得到具有很强抗肿瘤活性的孢子。茯苓还可以预防胃溃疡和肝损伤。它具有抗癌作用,可以加快心率。药理实验表明,它具有利尿和抗菌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此外,在体外还具有降血糖、降低胃酸和增强心脏收缩的作用[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