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通过对皂荚芦荟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并选出最终得率最佳的方法进行优化,为高效合理的提取大黄素的生产提供了条件。本文根据三种常用的实验提取方法在同一实验环境下分别提取皂角芦荟中的大黄素的提取工艺分析比较进一步进行研究,并对得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确定其影响因素,最终得到高效且节省资源的提取方法,这不仅为选择皂荚芦荟植物中大黄素的提取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其本身工业化的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在实验方法研究对比中,同一大的实验环境下,每种提取方法的耗时用量、耗材和最终结果都不尽相同,包括操作的繁复简易程度,设备的使用情况,都对实验最后得出的结果会有影响。而所得结果提取工艺的最终得率最大的为超声提取法,第二是渗漉提取法,第三则为水提法中的煎煮法。再进一步对超声提取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
目 录
1 绪论 1
1.1芦荟的历史发展与资源 1
1.11芦荟的历史发展 1
1.1.2芦荟的资源概况 1
1.2芦荟的化学成分 2
1.2.1蒽醌类化合物 2
1.2.2糖类、氨基酸 2
1.2.3脂类及有机酸 2
1.2.4矿物质、酶及其他成分 2
1.3芦荟的药理作用 3
1.3.1杀菌、抗炎和解毒的作用 3
1.3.2免疫、再生与抗肿瘤作用 3
1.3.3强心活血作用 4
1.3.4镇静、镇痛和抗衰老作用 4
1.3.5防臭作用 4
2实验部分 5
2.1仪器与材料 5
2.1.1仪器 5
2.1.2药材及试剂 5
2.2实验方法及结果 5
2.2.1芦荟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和研究方法 5
2.2.2工艺流程 6
2.2.3芦荟的预处理 6
2.2.4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以及对实验检测波长的选择 6
2.2.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
2.2.6线性关系的考察 7
2.2.7芦荟中大黄素的提取 8
2.2.8大黄素提取方法对其提取率的影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结果及分析 10
2.3.1单因素试验 10
2.3.2正交实验 13
2.3.3验证实验 15
3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1
1 绪论
1.1芦荟的历史发展与资源
1.11芦荟的历史发展
草本植物芦荟(Aloes)本身常见的别名有:龙角,油葱,卢荟等,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草本花卉。而对于芦荟植物的最先记载,是传统埃及人所藏的书籍中所记录的。其书中的医疗记录不仅提及芦荟植物对腹泻和一些眼病的治疗,还记录了各种处方。并且,在医学始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芦荟记载中也呈现了,不仅是公认的有药用作用的植物,而且还有对其外表为“色黑、树脂状”的一方面的描写。此外,在古代中国,用芦荟来治疗某些应对性的疾病已经是很普遍了。另一方面关于芦荟的药用价值和治疗作用,在相关的大多古老的书籍中例如:“药性论”、“海药本草”、“开宝本草”、“本草图经”以及“本草再新”等中均有详细的记录情况。芦荟从古至今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民间的实例应用芦荟治疗或者美容的已经有36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脚步的飞速发展,芦荟植物自己所含的有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和其它的药用价值等已经不断的开始被人们挖掘并且应用到实际中来,这标示着芦荟的深入开发和其利用市场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2]。自从八十年代到现如今,芦荟植物的多种治疗效果与其很是奇异的效果,让世界上诸多的国家开始注目,它被视为能够强身健体的“灵仙之药”。例如:在美国,它被用于治疗皮炎;在前苏联,被用于治疗肺结核;在埃及,被用于治疗皮脂外溢;在岛国,根据其叶子的活性物质又被制成消毒剂,用作清除防止污染,阻止一些菌类的生长,它同时又被赞为“家庭消疮杀虫的急救药箱”,对于一些较难治疗的症状,如结热便秘、癣疮、痔疮痰、萎缩性鼻炎等,这些基础上也曾经掀起过一股“芦荟热”的浪潮。
1.1.2芦荟的资源概况
芦荟植物隶属于百合科,是一种生长多年的绿肉质的草本植物,初年12月至年第二年的3月开花。本身最初的原始生长地是非洲热带的干旱地区,而现在的芦荟散布几乎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了[3]。再者说,芦荟本身的品种是很多的,现如今已发现了130多种,它的叶、花、根均都可以作药用,尤其是它叶中的汁液经过浓缩加工后的成品也就是芦荟植物的有关药用物品[4]。
1.2芦荟的化学成分
1.2.1蒽醌类化合物
植物芦荟中的重要活性成份是羟基蒽醌类的衍生物,其中囊括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霉素、芦荟泻素[5]等。芦荟其中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本身的品种和数量,在于不同的种类、培育的条件以及收获时期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含有的大黄酸具有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都有抗肿瘤的作用,而芦荟酸和芦荟泻素的药用作用则是健胃和通肠便。阿劳辛有抵抗癌症、祛除菌类和抗毒素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因为水疱而引起的白癣菌[6]。这些活性成分的作用也是甚为广泛,具有实际应用范围受限不大。
1.2.2糖类、氨基酸
这是指芦荟中存在的葡萄糖、甘露糖包括由它们本身组成的多糖物质。芦荟本身叶肉中含有的黏液主要组成成份是甘露聚糖(即一种线性多糖的聚合物),不同类别的芦荟植物所存有的葡萄糖与甘露糖的比例也不尽同,不过葡萄糖和甘露糖都可以连接成线性的一类聚合物[7],此外,科学家也发现在芦荟不同种类中的叶肉汁液含有的不多量的阿拉伯糖和鼠李糖。
芦荟植物叶片中的蛋白质一经水解后能够产生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这之中涵盖了人体必需的氨基酸8种,该组成成分还是较为合理得[8]。
1.2.3脂类及有机酸
本身芦荟植物的根、茎、叶中就均含有多种就含有机酸。对这些已检测出来的有机酸种类有:琥珀酸、苹果酸、丁二酸、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辛酸、壬烯二酸、十五烷酸、油酸、十六烷酸、亚油酸等。这些有机酸大部分在与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等或生物碱相结合后,它们就以盐的方式存在着[9]。有机酸在芦荟植物中的含量跟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夏日时令有机酸的含量几乎是普遍增高。
1.2.4矿物质、酶及其他成分
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如硅、铝、镁、钙、铬、铜、磷、钠、锌、镍、钒和银等,芦荟本身几乎包含了一大部分的存在。来源产地不同的芦荟中,矿物质的含量也各不相同[10]。
目前的状态,已经有科学家从芦荟的叶子汁中检验出许多不同的酶,有脂肪酶、过氧化酶、碱性磷酸脂酶、脂氧化酶、蒜氨酸酶等[11]。日本的Tim Tian Baizhi博士的研究发现,在日本,除了芦荟多糖、酚类化合物、化学成分和三种耐热、耐酸碱[12]:(1)阿劳米嗪:它作用有抗肿瘤、解毒[13],另外还会抑制能够引起癌症的病毒繁殖因子。(2)阿劳埃乌罗辛:治疗一些烫伤、烧伤及溃疡有很明显的良性效果。(3)阿劳埃汀:抗菌、解毒和抗霉是它的主要功用[14],不仅能够抑制病原细菌的不断滋生,同时也能够杀死病原菌和霉菌[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4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