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社会类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探析(附件)【字数:22995】

摘 要本论文研究课题为《现代快报》社会类调查性报道分析,研究所需材料来自于笔者对2010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7年时间共计523篇调查性报道,并对其进行梳理,归纳、罗列分析。前言首先介绍了笔者写此论文的主观原因,并且对调查性报道做文献综述。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量化分析分别从主题、时间、领域、地域四个方面分别来对其研究,做简要介绍,并且说明表内数据来源。第二部分是介绍其基本特色,从整理的表格出发,依托表格内的数据对现代快报调查性报道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并且举例,如今现状到底如何。现代快报调查型报道数量萎缩严重,版面篇幅也得到了压缩,近几年发展缓慢;重视社会及文化类调查性报道,数量比重仍然维持原状;主题单一,社会类及文化类主题占据大部分内容,生态、科技、经济、政治类主题共占比只有29%,主题分布极其不平衡;社会类主题中各领域的报道轻重把握不准确,法制民生利益类报道停步不前,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社会热点、现象,比重逐年上升;报道地域分布不均,省内报道已经几乎占据报道的全部;对负面新闻严重排斥,主要涉及负面新闻的主题和领域都萎缩严重。第三部分是对其展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寻求解决的方法。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分析总结和阐述。此篇论文通过内容分析和实证分析法来阐述《现代快报》社会类调查性报道的特征,以及其发展的趋势,窥探中国现阶段调查性报道发展的瓶颈。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1.1选题原因 1
1.2文献综述 1
第二章《现代快报》调查性报道的量化分析 3
2.1从主题分析 3
2.2从时间分析 3
2.3从报道领域分析 4
2.4从地域分析 4
第三章 《现代快报》调查性报道的基本特色 6
3.1改善报道重点,寻求多元化发展 6
3.2 正面报道为主,紧抓社会潮流 7
3.3收缩报道范围,着重省内及市内报道 8
3.4内容社会化,注重深度性 9
第四章:《现代快报》调查性报道的问题与对策 13
结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第一章 前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选题原因
新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背负着梦想自由前行。笔者从少年起,便对新闻记者感情使然,对热点事件的深度剖析,对舆论事件的普及报道,总在笔者心头触动着某些东西。在二十岁之余,笔者有幸成为《现代快报》一位实习记者,在社会新闻机动部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期间经过独立的采编经历,对新闻调查的实践性尤为重视,并且也对《现代快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期间,笔者对调查性报道尤为感兴趣,自认为是最能体现新闻记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新闻报道。借此机会,准备将毕业论文定为对《现代快报》调查性报道的分析,作为都市报社会类新闻是其主体,以及篇数最多的部分,调查此类调查性报道更具有代表性,最后定标题为现代快报社会类调查性报道分析。
实习期间,最为深刻的就是报纸的衰弱趋势真的非常的明显,快报明显的减版裁员现象贯穿始终,纸媒的不足之处慢慢体现,但是以调查性报道为主的深度报道却是纸媒的优势,由此更加加剧了记者想对快报近年来的调查性报道进行研究,是否将此作为优势地位在运行,并且情况如何。
1.2文献综述
调查性报道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揭黑运动,是西方新闻界一种比较特殊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专门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黑幕,在西方很受欢迎。在西方国家调查性报道的影响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随之东来,并被中国媒体广泛采用。在西方国家,调查性报道以其独特有的守则守护社会,直面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广泛而直接的作用,并以其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监督和揭露权力集团、利益集团的阴暗面。调查性报道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整个西方国家兴起。美国学者大卫安德生和皮特本杰明编著的《调查性报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调查性报道研究的专著。并第一次尝试性地对调查性报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是调查性报道研究的开山之作。美国学者大卫安德生和皮特本杰明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的对象也包括庸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在到20世纪80年代这十年间,调查性报道作为当时最热门采访报道形式活跃于当时新闻界,其理论研究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
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开始被中国新闻媒体广泛釆用,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对调查性报道的研究,早期影响力最大的应该就是张威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调查性报道——对中国和西方的透视》,以及孙世凯在1996年于《新闻与写作上》发表的有名的三篇《再谈调查性报道》文章,此类文章也真正开始了国内早期对调查性报道的研究与探索,对新闻报道的形式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也是愈来愈多,有关调查性报道的文章有苏朝伟的《中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与前景》、卿志军的调查性报道原理探析、韩晓琴的《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困难解析》,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调查性报道进行了深入的探析,2003年“孙志刚事件”来自《南方都市报》达到了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巅峰其中段勃的研究十分全面,2006年《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趋势》、2008年《调查性报道概念辨析》、2010年《调查性报道特性探析》等等,给中国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带来了充足的理论资源,《调查性报道概论》更是统筹全面的介绍了调查性报道的“源”与“流”、中西的异同、发展趋势等等,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重要的教材。
《现代快报》作为江苏地区曾经炙手可热的纸质媒体,也引领着江苏省都市报的潮流,国内对其的研究也是较多的,与其相关的文章就有数百篇之多,论文期刊占据绝大多数,周颖发表的《《现代快报》南京青奥会报道的叙事研究》、《《现代快报狂飙2010》报道特色分析》等,也从现代快报各个特色专题进行研究,但是对其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性报道的研究却是十分少见,只有宋青发表的《从叙事学的角度看《现代快报》“特别报道”》,对其研究的专著也是没有。
第二章《现代快报》调查性报道的量化分析
本章数据主要查找自《现代快报》官网电子版,从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7年内《现代快报》刊发的所有调查性报道,具有普遍性。并且对其做表格记录(见附录),然后分析得出以下表格内容。
2.1从主题分析
《现代快报》共523篇调查性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下将研究对象主题分为6类,包括: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经济、政治。
表11 快报7年各主题报道数量
主题
合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