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特征分析及破解(附件)【字数:12521】

摘 要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并对其进行有效破解,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进行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从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类型出发,指出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之间存在着契合与共振关系,而网络谣言是影响舆情、激化事件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种种特征及破坏性影响,指出社会不良心态、权威信息不畅、网民素养不足是导致其产生和扩散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全社会应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的结论。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第二章 突发事件与网络谣言 3
2.1 突发事件生成的时代背景 3
2.2 突发事件的特点 3
2.3 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谣言 4
2.3.1 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的契合与共振 4
2.3.2 网络谣言是影响舆情、激化事件的重要因素 5
第三章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特征 7
3.1 爆发突然、极易激化 7
3.2 扩散迅速、传播多元 7
3.3 内容杂乱、瞬息万变 8
3.4 情绪失控、戾气横行 8
3.5 混乱无序、破坏性大 9
第四章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 10
4.1.社会不良心态郁积难解 10
4.2 官方信息发布不及时 10
4.3 监管法规执行难度较大 11
4.4 网民素养和理性精神不足 11
第五章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破解 12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舆情引导和监管作用 12
5.1.1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掌握议程设置主导权 12
5.1.2 完善信息发布形式,提升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和引导力 12
5.1.3 加强网络监管,依法严惩造谣传谣者 13
5.2 落实媒体的沟通和“把关人”职能 13
5.2.1 保证渠道畅通,做好政府与公众间的桥梁和纽带 13
5.2.2 及时准确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报道新闻,做好信息的“把关人” 14
5.3 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建立网络辟谣“统一战线”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贫富分化、环境危机、阶层对立、信任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矛盾集中凸显,突发事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等特点,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领域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认真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有关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之一。例如2011年日本“311”地震核泄漏导致国内食盐污染传言四起,引发了“抢盐”风波;2014年昆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相关传言引起社会恐慌;20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及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各类有关事件原因的流言、小道消息满天飞,导致各方猜测和质疑,如此等等。在网络时代,因为谣言的蔓延渗透所形成的负面网络舆情,往往会造成比突发事件本身更加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认识和处理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是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科学地认识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发生机理和传播规律,有效地应对网络谣言,消除负面影响,稳定社会秩序,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亟需面对的重大挑战,也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的选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所提出的。
1.2 研究意义
目前,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的相关研究课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类型、传播特征及应对策略等各方面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但研究多集中于网络谣言的成因、传播途径和规律等方面,属于定性描述,而较少涉及对其产生机理和预防、应对机制的研究,相关破解之道也过于笼统,缺少可操作性。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区别,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在于:在剖析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具有契合、共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网络谣言的特征,并从宏观、微观等多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最后从政府、媒体、公众等三个方面探讨网络谣言的破解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对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网络谣言的成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另外,部分前沿性案例的选择及剖析,对于传播实践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3 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介绍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引出网络谣言是影响舆情、激化事件的重要因素;在多方面分析网络谣言的特征之后,从社会、诱发因素、传统渠道等角度剖析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并从政府、媒体、公众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破解之道。
本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三个:网络谣言在形成突发事件中的负面网络舆情、破坏社会秩序过程中的传播机理及作用机制;各种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所呈现出的各有侧重的特征表现;在精心选择和深刻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网络谣言的破解策略。
第二章 突发事件与网络谣言
2.1 突发事件生成的时代背景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环境危机加剧、社会公平缺失、伦理道德滑坡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类矛盾层出不穷,多种突发事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为其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等特点,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构成了对当今社会的重大挑战。如何应对突出事件也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认真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不同的标准,突发事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比较常用的分法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其分为四类:自然灾害,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等;事故灾难,如2014年MH370马航失联事件、2015年古雷PX项目爆炸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如2012年反日游行活动、2014年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