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文学的影视化以网络作家唐七为例(附件)
摘 要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有更多业界和学界的人关注到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热潮。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受到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受众接受方式的改变,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IP(知识产权)以及名利驱使等因素影响。在这股热潮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文学抄袭,文学性消解,作品内容同质化等现象的发生。而影视剧在出现大热精品电视剧的同时,也出现了依靠流量和IP而忽略影视剧本身的质量、粗制滥造等情况。本文选取网络文学作家唐七的作品为例,探讨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在影视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浅析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一下对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发展的建议。
目 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1
(二) 研究意义 1
一、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原因 3
(一)经济原因:名利的驱使 3
(二)文化原因: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 3
(三)媒介原因:视觉文化时代的冲击 3
二、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的不足 4
(一)网络作品影视化范例——唐七作品为例 4
(二)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的问题 5
三、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应对策略 9
(一)网络文学坚持独立创作,影视化改编应谨慎 9
(二)影视化改编要遵循原著,影视制作要有责任感 9
结论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文学的发展与媒体的传播一直密不可分。文学需要媒体的传播,从很久之前的书籍出版,到报纸连载,再到现在的网络文学,传播媒体的的发展变迁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在大众媒体极其发达的现代,文学又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了大众眼前,即文学的影视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被改编的作品分为经典著作和网络文学。在21世纪之前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影视改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城南旧事》《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经典小说不论是完整的故事,还是当中经典的片段,都被反复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呈现给观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从1991年开始,网络文学悄然兴起。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低门槛等特征,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极为自由的环境,网络文学逐渐流行,开始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自由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变成文人作者,骚人墨客,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网络作家,并在网络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下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受众。大量的网络小说开始走红,受到追捧并出版成书。比如郭敬明、韩寒等新生代网络作家的小说作品《小时代》《三重门》等,都有大量的网络读者和书迷。
同时,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也开始悄悄萌芽。2000年,第一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出现。蔡智恒(痞子蔡)的同名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成电影,被搬上荧幕。2004年,小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虽然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并未激起很大的水花和反响,但是,这打开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大门。
随着2009年《王贵与安娜》《蜗居》等改编影视剧的成功,2010《杜拉拉升职记》《美人心计》,2011年电视剧《甄嬛传》《步步惊心》、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火爆,让导演和编剧看到了网络文学的潜力,也迎来了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的高潮。
网络改编成影视剧的爆发,给网络文学和影视剧的创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二) 研究意义
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热潮,从 2014下半年至今,几乎达到白热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IP、流量等热词。而也正是在追逐这些东西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和影视剧都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网络文学中唐七公子的抄袭事件,影视化过程中一味追求流量而使得影视剧质量下降,如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幻城》,电视剧《大汉情缘知云中歌》,虽然依旧是大IP加流量明星的热门规模,却因为缺乏剧本和细节的打磨,招来大量观众的不满和吐槽。
在网络文学影视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此类问题,都值得我们的探讨和研究。厘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加有助于文学和影视的健康发展,为读者和观众带来好的作品。
一、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名利的驱使
2015年,网络播放收视最高的十部电视剧中,有4部改编自网络小说。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的电影《致青春》等票房纷纷过亿。影视公司和各大制作人也正是看到了网络文学改编带来的巨大效益和未来的市场潜力,网络小说改编才更加受到业界的青睐。
原著粉丝对未来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也仍旧表现出较高的期待。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是双赢的,不仅给影视剧制作方带来巨大的利益,对网络文学作者来说,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收入,还能够提高个人的声誉。这样的名利双收,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可拒绝的诱惑,因此,网络文学的影视化的热度,近几年有增无减。
(二)文化原因: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有人坐下来阅读中外名著,更多的人热衷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更加大众化,生活化。它们多由处于社会基础阶层的普通人创作,职业作家很少介入,其思想普遍与时下大众的思想相符合,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享受,让人们产生了共鸣。读者读起来更加轻松,也更容易理解,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因而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2015年中国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PC端和移动端网络文学月度覆盖人数均达到了1.6亿人左右。
(三)媒介原因:视觉文化时代的冲击
在媒体迅速发展的现代,人们通过视频和图像获得信息远比文字要多要频繁,影像带来的感官享受和刺激也远比文字要更直接。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可以更快地让观众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人物关系,即节约了时间,又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作为娱乐休闲项目,现在看电影电视剧,刷新观看手机短视频的人,远远比读书看报的人要更多。据调查显示,2016 年 111 月观影人次达 12.5亿人,同比增长 10%,网络在线影视剧的观看量和点击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在线视频市场增速迅猛。相比于阅读静态的文字,动态的视图更加适合现在快节奏生活的人们,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二、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的不足
目 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1
(二) 研究意义 1
一、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原因 3
(一)经济原因:名利的驱使 3
(二)文化原因: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 3
(三)媒介原因:视觉文化时代的冲击 3
二、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的不足 4
(一)网络作品影视化范例——唐七作品为例 4
(二)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的问题 5
三、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应对策略 9
(一)网络文学坚持独立创作,影视化改编应谨慎 9
(二)影视化改编要遵循原著,影视制作要有责任感 9
结论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文学的发展与媒体的传播一直密不可分。文学需要媒体的传播,从很久之前的书籍出版,到报纸连载,再到现在的网络文学,传播媒体的的发展变迁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在大众媒体极其发达的现代,文学又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了大众眼前,即文学的影视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被改编的作品分为经典著作和网络文学。在21世纪之前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影视改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城南旧事》《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经典小说不论是完整的故事,还是当中经典的片段,都被反复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呈现给观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从1991年开始,网络文学悄然兴起。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低门槛等特征,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极为自由的环境,网络文学逐渐流行,开始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自由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变成文人作者,骚人墨客,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网络作家,并在网络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下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受众。大量的网络小说开始走红,受到追捧并出版成书。比如郭敬明、韩寒等新生代网络作家的小说作品《小时代》《三重门》等,都有大量的网络读者和书迷。
同时,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也开始悄悄萌芽。2000年,第一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出现。蔡智恒(痞子蔡)的同名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成电影,被搬上荧幕。2004年,小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虽然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并未激起很大的水花和反响,但是,这打开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大门。
随着2009年《王贵与安娜》《蜗居》等改编影视剧的成功,2010《杜拉拉升职记》《美人心计》,2011年电视剧《甄嬛传》《步步惊心》、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火爆,让导演和编剧看到了网络文学的潜力,也迎来了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的高潮。
网络改编成影视剧的爆发,给网络文学和影视剧的创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二) 研究意义
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热潮,从 2014下半年至今,几乎达到白热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IP、流量等热词。而也正是在追逐这些东西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和影视剧都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网络文学中唐七公子的抄袭事件,影视化过程中一味追求流量而使得影视剧质量下降,如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幻城》,电视剧《大汉情缘知云中歌》,虽然依旧是大IP加流量明星的热门规模,却因为缺乏剧本和细节的打磨,招来大量观众的不满和吐槽。
在网络文学影视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此类问题,都值得我们的探讨和研究。厘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加有助于文学和影视的健康发展,为读者和观众带来好的作品。
一、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名利的驱使
2015年,网络播放收视最高的十部电视剧中,有4部改编自网络小说。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的电影《致青春》等票房纷纷过亿。影视公司和各大制作人也正是看到了网络文学改编带来的巨大效益和未来的市场潜力,网络小说改编才更加受到业界的青睐。
原著粉丝对未来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也仍旧表现出较高的期待。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是双赢的,不仅给影视剧制作方带来巨大的利益,对网络文学作者来说,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收入,还能够提高个人的声誉。这样的名利双收,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可拒绝的诱惑,因此,网络文学的影视化的热度,近几年有增无减。
(二)文化原因: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有人坐下来阅读中外名著,更多的人热衷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更加大众化,生活化。它们多由处于社会基础阶层的普通人创作,职业作家很少介入,其思想普遍与时下大众的思想相符合,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享受,让人们产生了共鸣。读者读起来更加轻松,也更容易理解,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因而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2015年中国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PC端和移动端网络文学月度覆盖人数均达到了1.6亿人左右。
(三)媒介原因:视觉文化时代的冲击
在媒体迅速发展的现代,人们通过视频和图像获得信息远比文字要多要频繁,影像带来的感官享受和刺激也远比文字要更直接。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可以更快地让观众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人物关系,即节约了时间,又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作为娱乐休闲项目,现在看电影电视剧,刷新观看手机短视频的人,远远比读书看报的人要更多。据调查显示,2016 年 111 月观影人次达 12.5亿人,同比增长 10%,网络在线影视剧的观看量和点击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在线视频市场增速迅猛。相比于阅读静态的文字,动态的视图更加适合现在快节奏生活的人们,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二、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的不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