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票房看悲喜剧电影的社会文化传播以1942和泰囧为例(附件)【字数:8218】

摘 要电影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娱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愈加重要。关于人们选择不同电影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也随之有了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对悲喜剧电影下的票房相关状况作出报告,以《1942》和《泰囧》为例,对两部电影票房情况,进行了社会文化心理维度的分析。围绕电影自身的票房现实,从电影本身的优缺点,电影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心理以及对电影艺术审美因素出发,分析造成这种票房情况的原因。同时,关注电影艺术,电影创造者与电影受众的三者关系,解析这三者间复杂的情况。并探讨电影与新闻传播的联系和意义,将电影与传媒相联系,研究其背后的深层关系。最后,发现电影艺术的实际究竟是什么,从来都并不是票房,而是观众的心。电影的失败与成功也不是仅仅唯票房论,但票房确是一个检验电影是否被观众接纳的一个最好标杆。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缘起1
1.2 文献综述1
1.3 研究的背景1
1.4 研究的途径与目的1
1.5 研究的创新与价值2
第二章 以《1942》和《泰囧》为代表的悲喜剧电影概述3
2.1 《1942》和《泰囧》影像文本与票房情况简述3
2.2 以《1942》和《泰囧》为代表的悲与喜的形态内涵3
第三章 由票房看悲喜剧电影的社会文化传播策略5
3.1 适应全媒时代的影像营销5
3.1.1 影片的市场定位 5
3.1.2 目标观众的锁定 5
3.1.3 上映档期的甄选 6
3.2 深层文化观念的培育与传播 6
3.2.1 从迎合观众口味到深挖电影内涵 6
3.2.2 从顺应观众审美到引领审美趣味 7
3.2.3 从悲与喜的对立到真与美的统一 8
第四章 票房背后的悲喜剧电影社会文化传播反思9
4.1 镜像世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9
4.2 直接表现与间接传达的错位9
结束语10
致谢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缘起
电影作为如今人们的生活中浓墨重彩的存在,其意义远远比它所表现的深远。中国电影在经历了三次发展时期后((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第二个时期是1937年到1966年;第三个时期是改革开放至今),在21世纪的今天,电影发展达到了新高度。大众对于电影的审美也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一定的规律与表现。本篇论文立足于电影本身,对电影票房背后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其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
以票房和口碑作为评判电影的好坏是现今评价电影公认的标杆,在《电影票房营销》中,夏卫国老师认为票房是对电影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但影片不是靠强推就能卖得好的,而是在影片立项之初就要未雨绸缪,充分创意、计划电影的各种独特的营销组合元素,如观众、影片内容、发行渠道、票价制订、档期选择、院线及影院选择等。在《基于电影营销因素分析的电影票房预测》一文中,也指出票房受影响因素较多,其表现也是具有片面性的。江林老师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一书中体现出加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电影美学导论》与《电影审美学》中,金丹元老师与沈国芳老师则从电影本身出发,探讨其自身的美学特色所带给观众的感受。
1.3研究的背景
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繁荣,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随之所发展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而文化产业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中,其中娱乐产业又绝对算得上是翘楚。得益于持续发展的经济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经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稳步增长,大众对于电影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对于电影的期待值也越来越大。无论是电影的总产量、总票房,电影类型以及电影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呈现一个良好的态势。这时对于电影本身的探究就运应而生,而作为电影分支上的两大派系,悲剧电影与喜剧电影的比较是在所难免的,其分别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我们目前探求的方向之一。
1.4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是,将使用该方法对悲喜剧电影票房的社会文化心理进行整体梳理。同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的方法。将实际数据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分析电影本身及其营销方式,附加的文化价值和深层次的内涵,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从横、纵两面具体研究导致最终现状的因素,并最终所反映的意义,给予人们的启示。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电影的良性发展作出一个好的借鉴提示。
1.5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本文立足于两部电影的现实真实情况,借鉴多位大师的著作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由浅入深层层研究这种社会现象选择的背后原因,是由哪些因素交叉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这种结果,以及这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存在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改进。
第二章 以《1942》和《泰囧》为代表的悲喜剧电影概述
2.1《1942》和《泰囧》影像与票房简述
《1942》改编自作家刘震云的的小说《温故1942》,由冯小刚指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影片于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1942》取材于发生在1942年战争时期河南的一场大饥荒,描述河南人民所经历的生死苦痛。
作为一部灾难性的悲剧影片,电影中出现的战争残酷,灾荒带来的疯狂,人性的泯灭与伟大都可以见到,恢宏巨制的场景也让人震撼,这些都是《1942》这部电影的加分点,可同时也是其不被观众易于接受的地方。该片的制作成本是2.2亿,宣发3000万,总投资2.5亿。内地票房3.7亿,其它地方的票房可以忽略,按账面分成来算,片方收回了1.5亿,亏损1亿。具体亏损情况不知,但《1942》确实没有达到它的理想票房。
《泰囧》全称《人在囧途之泰囧》,是由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并联合王宝强、黄渤主演的一部喜剧。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达到3.1亿人民币,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截止2013年2月17日,《泰囧》获得12.67亿的票房。《泰囧》讲述了一个简单但爆笑,同时十分温情的故事。商人徐朗因与同事高博经营理念不同,前往泰国拿取大股东的授权书,途中与王宝发生牵扯,三人在泰国发生的搞笑经历。
《泰囧》总投资4000万,票房收入12.67亿,算是一部小成本影片。作为一部小成本的影片,《泰囧》最后的票房成绩,无疑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部喜剧票房,口碑所获得的评价都不低,对于大片云集的2012年贺岁档,这不仅是市场的黑马,也是电影市场的一种动态回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29.html

好棒文